•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诗词名句赏析
资料查询

苏轼的陌上花主要内容是什么 苏轼的田园诗有哪些

2021/2/11 13:40:173080 个作者有用

苏轼的陌上花主要内容是什么

《陌上花》是苏轼写的一组著名的诗词,一共有三首,三首诗叙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苏东坡是著名的豪放派大家,一生写下很多令人激昂的诗句,很多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三首陌上花诗,虽然不算出名,不过是随手写下的感慨,但是心思细腻,感情至深,让人感动不已。

《陌上花》本是吴歌,是吴地百姓民间传诵的歌谣,经过苏轼的改编,成为格律严谨,朗朗上口的诗句。这背后其实有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据说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王钱镠与他的爱妃感情很好,他本来是个出身市井的莽夫,没有什么文采,也不认识几个字,他是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凭借谋略才坐上皇位的,他就是个武将,不懂什么儿女情长。那时候他的宠妃每年一到春天就要回娘家省亲,离开他一段时间,有一年爱妃又回去了,钱镠百无聊赖,在皇宫的后花园中看到陌上花开的正好,于是越发思念远方的爱妃,这个性情粗犷的皇帝竟也提笔给自己的宠妃写了一封相思绵绵的书信,其中有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成为传世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能得到有情人的共鸣。

这句话本来没什么特别的,只是一句日常的家常话,但因为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所以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爱情最高的境界,就是能挨过平淡的流年,这缓缓的等待,不就是爱人之间深深的恋情的写照吗。

苏轼的田园诗有哪些

在中国古代,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部分以景物和农民、渔父等人的劳动话题为主要题材。但自从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田园诗就变成多数由文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主要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那么苏轼的田园诗如何呢?

在苏轼的诗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这样的题材,比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等等,这些诗均从侧面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风光,热爱生活,追求高雅乐趣的情操。例如在苏轼的《卜算子》中,他就描绘出一幅清冷的画卷,抒发感情。根据资料记载,此词为1083年的时候苏轼写于黄州定慧院。当时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仕途不顺,远离亲朋好友,生活上也不尽如人意。但是苏轼仍然保持着一份乐观旷达的心态。但不管怎么说,他的内心充满了郁闷与寂寞,这是他的家人们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苏轼借月夜孤鸿这一幽冷的意象借物抒情,表达了清高,不世俗的心境。

黄庭坚曾经这样评价苏轼的这首诗——“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的确,苏轼的这种潇洒豁达的至高境界,得益于他高妙的艺术技艺。这首诗词也是苏轼田园诗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在苏轼的诗词中,不难看出,他将陶渊明的诗风很好的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中,并赋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形成了一番焕然一新的审美意境。

苏轼政治主张什么

苏轼不仅仅是北宋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其实还能算得上是一位政治家。

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经历了太多,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作为为官之人,苏轼在当时北宋史上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从宋神宗到宋哲宗再到宋徽宗。苏轼经历了三代,并且屡次被委以重任,屡次被贬。但是在政治发展史上,他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心为民,两袖清风,真心实意为百姓做事。哪怕被贬被流放,初心不改,踏实做人,认真做事。

从苏轼的诗词中来看,苏轼生性豪放,思想冲破世俗,但是在政治上,他却属于保守一派,反对变法。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苏轼感觉王安石等人的变法过于迅速,有些冒进。在他看来,改革应该要是循序渐进的。而且在那场改革中,保守派的主要人物,司马光,欧阳修等人,是苏轼的前辈,对苏轼有过很大的帮助和提携。所以很多因素导致了生性豪放的苏轼在改革中选择了反对变法的保守派。

其实,苏轼的仕途坎坷,跌宕不平。但是从他的诗作中还有平日里的所作所为不难看出,他的政治观点主要在于“以民为本”的重要思想。提倡改革能改善人民生活,但是又不希望冒进,引起大的变动,主张稳健。主要是考虑到人民能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另外他主张“仁政治国”,希望国家能够国泰民安,繁荣富强。

总的来说,苏轼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贯穿在他坎坷的人生之路中。

苏轼的望湖楼醉书是什么意思

望湖楼是杭州西湖边上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只见亭台楼阁高耸入云,檐角飞立,宛如展翅欲飞的鲲鹏,远远望去,蔚为壮观,再加上周边绿树掩映,波光粼粼。风景优美,更显得望湖楼古朴典雅,庄重非凡。

据说这望湖楼早在五代十国的时代就有了,当时名叫经楼,不过因为望湖楼位置俱佳,是欣赏西湖美景的绝佳之地,所以宋代就改名叫“望湖楼”,可谓是十分贴切。当时的很多文人雅士都曾经登上望湖楼来一览西湖壮美风光,也留下很多诗词歌赋,不过这些文人的作品一遇到苏轼这个大才子,立马就被比下去了,苏轼在杭州做官的时候,非常喜欢游览西湖,他甚至把办公地点都搬到了西湖边,也许就在望湖楼上。想象一下,这位知州大人,一边欣赏西湖游人如织,三潭印月的美景,一边处理公务,这枯燥的公文也变得生动起来,苏轼诗兴大发,写下了著名的《望湖楼醉书》的组诗,一共七首,其中以第一首最为有名。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望湖楼上的一个片段,一日乌云密布,黑云压顶,豆大的雨珠打到了望湖楼里,顿时好不狼狈,不一会一阵狂风席卷而来,把雨点都给吹散了,这时候从望湖楼上眺望西湖,西湖上波光粼粼,清澈见底,好似一块巨大的美玉镶嵌在杭州的大地上,风光与平时不同。苏轼把这首诗命名醉书,看来当时她站在望湖楼上是真的“醉”了。

苏轼的初夏主要内容是什么

苏轼,世人称之为“苏东坡”北宋人士,著名的豪放派诗人、政治家、文学家,苏轼因为散文,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歌被称为“宋代的典范”他的词,被誉为“为词立法”其中《阮郎归·初夏》描述了夏天特有的韵味。

这首《初夏》是苏轼在夏天午睡时所作,大概的意思是说,少女睡眠正酣之时,被掉落东西的声音所扰,内心有些不快,只得起床,起床后看见窗外的嫩绿的柳叶,听见窗外的蝉鸣,便一扫自己的不快,高兴的出门了,窗外小溪在流淌,荷花开的正好,让人不禁的欣喜。

这首词一改往日苏轼闺情词的相思、苦闷、倦怠等之情,展现出少女沉浸于自然美色,与初夏生机勃勃的景象浑然天成,为少女注入了一股清泉般的活力,展现了少女单纯、天真和对生活的热爱。

《阮郎归·初夏》的巧妙在于将对人的描写、对物的描写、对环境的描写,交叉进行,上半联是对静态事物的描述,下半联是对动态事物的描述,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构造出一幅活泼自然的庭院初夏图。

苏轼的政治仕途一直不顺,入朝为官,经历了三起三落,苏轼继承了儒家、道家两大学派的素养,自有一种乐观旷达、清新洒脱的情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透过史诗,表达着自己对待生活的热情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人苏轼画像是怎样的

苏轼的画像到底遗传下来了吗?这个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在民间却流传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苏轼画像,谁也不知道其中的真假,但是所有画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应该是苏轼本人比较突出的几个感官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身材魁梧高大,有的画像着意突出表现其肩宽背阔、大腹便便。第二个特点是头戴高高的“子瞻帽”,浓眉大眼、鼻直口方。第三个特点是脸型长且宽阔,还有一部浓密威武的络腮大胡须。 第四个特点是,大多的画像都刻意的表现出苏轼满足的样子和很豪迈的气质。

那么从这些图像就可以得出苏轼的一个基本样子,身高大约有七八尺,这个身高在古代算是比较高的个头了,从苏轼的诗中也可以看出苏轼的身高是因为遗传下来的,在苏轼中年后是有点发福的样子,头发虽然是花白了,但是脸色还是比较的光润。脸并不宽阔,他的眉毛并不是有些画像上画的那么的浓重,但是也体现出来了一种秀气。按照苏轼自己所做的诗里面来看,他并不是画像里边那样胡子很长,看起来很高深的样子。

那么究竟有没有一幅相似他本人的画像呢?相传当时的李公麟曾画过一幅苏轼的画像。看起来是比较的相似,可惜的是并没有传下来。

从意义上来讲呢?我们并不用在这里纠结苏轼的画像,因为苏轼本人给我们带来的意义深远,超过了一切。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加入我的收藏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网-官方推荐墨星写作网-官方推荐

查阅资料SC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