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理性行走于网络世界
前段时间,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引起了观众的热捧,特别是年轻女性观众,被女主角白浅与男主角夜华的爱情搞得神魂颠倒。无独有偶,去年播出的电视剧《花千骨》也被追捧,男主角白子画对女主角花千骨的深情看起来大有惊天地泣鬼神之势。
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改编自网络小说的“现象级”剧作,尽管情节曲折,荧屏形象唯美,却存在致命的缺陷:为爱情而爱情,复杂幻想世界里的人物命运、矛盾纠葛,全都源于“爱情”的推动。在这些故事中,理想蜕变为对口号式的、标签式的爱情的追求,从而导致了意义的空洞和价值的虚无。
放眼网络世界,一味沉迷于这种爱情不能自拔的故事,屡见不鲜。此外,还有太多无意义的网络生活方式,在一点点消磨掉人们本就短暂的生命:各种无厘头的恶搞、无聊的文字和图像、套路化的网络小说和网络剧。在这些网络娱乐生活中,独立的、理性的思考被排斥在大多数文化形式之外。人们似乎只习惯于图片、动漫、视频等能够带来感官刺激的表现方式,除了不间断地举着手机刷屏,很难有耐心去读完一本严肃的经典图书,耐心止于阅读一条微信或一条微博的简短文字。
有专家称,如今,网络和各种电子终端已经开始成为人类的“主人”。当人们嗟叹生活如此紧张,精神如此疲惫的时候,不要忘记,正是我们自己创造和选择的过度网络化的生活方式加剧了这种状况。电视出现以后,美国社会学家尼尔·波兹曼看到,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化的方式出现,便提出“娱乐至死”的观点。
显然,我们无法阻挡网络对生活的干预和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会加剧,人们已经不可能退回到暮鼓晨钟的生活了。但是,为了避免被“娱乐至死”,必须要求对网络利用的理性回归。人们已经历了多年的“网络时代”,也认识到了网络的利与弊,是重新调整思维和生活方式,建立起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引导网络构建正向的价值和意义的时候了。
网络不是安全的密室,也不是不受约束的自由世界,它只不过是方便人与人交流的媒介平台。加拿大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但是如果媒介代替了人体,取代了人的大脑,依赖媒介所形成的文化生活就将是混乱的,也是无意义的。因为网络世界里“傻白甜”的爱情梦终究要回到现实世界的柴米油盐;网上造谣传谣在追究发布者的责任时,也会变成真实的证据和依法处罚的依据。
媒介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工具之一,就像开汽车和开飞机一样,使用媒介需要技术。因此,利用网络媒介是需要门槛的,这个门槛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上网的人要有理性,具备拨云见日的观察能力和推己及人的思辨能力。有了理性,人们才会明白,所谓网络的虚拟性只不过是“皇帝的新装”,全无隐私可言;有了理性,人们才能不在网络世界里迷失自我,认清人与现实生活的正常关系。只有这样,网络文化才能真正成为网络时代人们创造和建设的先进文化,而不是与现实隔绝、虚拟虚幻的网络陷阱和网络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