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激发类型文学新能量
经过约二十年的发展,在与读者阅读需求和网站传播机制的持续互动中,网络文学开创了新的文本形态和表现方式,其中类型化写作是最重要的创作经验。类型化并非是网络文学的独创,早已有研究者指出,网络文学与传统通俗小说存在着隔代遗传的关系,类型化写作手法也是判明网络文学大众文艺属性的重要特征。面对新的文学载体和当代中国叙事对网络文学的功能要求,进一步激活类型写作的新能量,对于提高网络文学的整体创作水平至关重要。
在古典小说传统中,类型小说是自唐传奇以来的古代小说的主要样式。刘大杰曾总结说,宋代的白话小说,是在民间艺人的手里创造、发展、提高起来的。创作的目的,是满足市民文娱的需要。在这一点上,网络文学的发展动力与此并无多少差别。宋代以后,正是在市民趣味的引导下,民间小说家们逐渐开拓小说的边界,既改进了类型化的方式,增加了新的内容和形式以吸引读者,又不断整合故事形成丰富的复合类型,加长篇幅,并最终出现了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受此传统的影响,及至新文化运动兴起前的近代文言小说,也主要是以类型化为主要特征的通俗小说。
传统通俗文学随着与西方文学有着内在联系的新文学传统的形成而渐成末流,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主要靠港台输入的金庸、梁羽生、琼瑶、梁凤仪等的作品苦撑大众阅读的危局,适合人民群众阅读的本土原创通俗文学作品少之又少。网络文学诞生之后,类型写作被复活,通俗文学迎来新的高潮。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学为网络文学提供了文化滋养,就目前网络上人气最旺的富有东方文化色彩的玄幻、仙侠、修真等小说来看,其世界体系的设定和情节的创设方式等在《西游记》《封神演义》《镜花缘》等传统神魔小说中已有范式,后来的创作只是对此的完善和丰富;言情、宫斗、武侠等类型则从《红楼梦》以及晚清以来的鸳鸯蝴蝶派、武侠小说等通俗文学中汲取营养。另一方面,网络文学也发展了中国小说传统,适应分众阅读的需求,吸纳古今中外的文化资源,其语言方式、类型化技法、题材门类、价值表达等与传统通俗小说相比有了全新的变化,成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大众文化形式之一。
关于网络文学至今仍然争议不断,其文学史定位也屡遭质疑,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从创作上看,类型化或许也难辞其咎,正所谓“成也类型、败也类型”。正因为不同的类型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而读者又能够通过类型分类在无可计数的海量作品中进行精准选择,网络文学的创作和阅读才不至于“盲人骑瞎马”。而返回传统看,正是这种分众化的方式,不同类型作品的故事架构和情节推进方式主动修正以迎合读者需求,从而使该类作品发育出稳定的类型特征——类型化是一柄“双刃剑”,既适应了不同读者的口味,同时也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在网络文学中,为迎合阅读市场的细分,类型细分正在加剧,过度的细分类型导致人物的性格形象发生畸变,拉低了作品的文学性,同时也导致同一类型的读者群减少,作品的综合影响力下降;随着类型化程度的加深,同类型或近似类型的作品出现情节重复、观念雷同、故事和描写模式化、人物性格单一等问题,无法给读者提供更丰富、更新颖的阅读感受;有些作者为了在同一类型中出新出奇,在写作时生搬硬套、胡编乱造,使小说的故事荒唐、情节荒谬;题材的多元化和类型的细分化相结合,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片面追求感官刺激,甚至有违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和主流价值观念的作品。
通俗文学贴近读者生活、反映读者愿望、切近读者情感的表达方式对读者有着重大影响。信息时代,网络文学应当继承和借鉴传统类型小说、通俗小说的资源,创新表现技巧,尽可能克服自身的局限性,为社会提供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念,传导正能量,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向往富裕、安定、自由、美好生活理想的作品。在题材选择方面,要书写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和理想追求,反映普遍的、健康向上的情趣,在这方面既要向中国古典小说学习,还要向纯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学习,用通俗文学的方式书写现实生活;在类型化方面,注意把握小说形式的文学特质而不是单纯追求类型化的情节和结构,特别要注意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完整性,避免“千人一面”的符号化“假人”出现,同时要着眼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价值观念的表达,不能为了类型而刻意细分类型,否则将会使网络小说完全变成实用文本,失去文学性和可读性;在创新方面,网络文学的创新能力极强,但是作家的创新要符合人类基本的经验逻辑和文学逻辑,还要能够被读者理解,更要为读者提供新鲜、健康、知性的阅读感受。只有如此,网络文学才能以自身的品质回应质疑并确立稳定的文学史位置,与“纯文学”一道共同担负起书写中国梦、建构新时代国民精神的重任。
(作者系保定市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