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网络文学规范中前行
山西省在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传播网络正能量方面已经开始积极行动。2014年10月23日,山西网络文学院在省作协挂牌成立,18位网络作家“找到组织”,被聘为“山西网络文学院首批在线作家”。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作协主席杜学文表示,网络作家和传统作家都有责任通过自己的作品传播正能量,表现出中国人美好的理想、不懈的努力、艰苦的奋斗,带给人温暖和力量。在信息时代,必须发出我们的话语,壮大我们的声音。
省作协构建网络作家“大家庭”
7月29日,省作协文学院办公室主任孔令剑接受采访时表示,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目前有网络作家110余位,知名度较高的有20余位,网络文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余罪》就是近来涌现出的一部代表作品。《余罪》是由我省网络作家常舒欣创作的警匪题材小说。据了解,《余罪》创下了创世中文网连续两年冠军和百度风云榜小说榜前十的纪录,同名网剧5月23日上线,至7月初,两季播放总量突破20亿。
常舒欣,笔名常书欣,是我省沁水人,山西网络文学院首批“在线作家”。谈及《余罪》为什么会火,常书欣说“《余罪》从表面上看是一部警匪题材的小说,但是如果去掉警匪这层皮,实际上写的是一个小人物的奋斗故事。主人公的侠义精神、奋斗历程都是吸引读者的亮点。此外,《余罪》更多关注人性,贴近现实生活这是玄幻、仙侠小说表现不了的。读者阅读这种表现现实的作品,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影子,更有代入感。”
“除了常舒欣,在我们山西,还有很多优秀的网络作家和作品,比如汪洪(笔名竹宴)的《天后进化论》、李颖(笔名老草吃嫩牛)的《乐医》、孟超(笔名陈风笑)的《狂仙》等等。”孔令剑表示,山西网络文学院成立后,省作协通过开展采风、座谈、培训及奖励等方式,积极引导网络作家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为我省网络文学行业健康发展,传播网络正能量贡献力量。
传播正能量成网络作家共识
网络文学如何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网络文学发展前景在哪里?——传播正能量、走精品化道路,已成网络作家共识。
汪洪,笔名竹宴,是我省作协签约作家,多部作品获出版社签约出版。汪洪认为:首先,网络作家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为作者本人的“三观”其实决定了文章的导向。所以网络作家不断学习、不断改造自己的精神世界是非常必要的。其次,传播正能量是作家的本职。“我经常会拿一些生活中的案例放到文章里,实际上也是一种对于生活的隐喻和传导。谈不上教化众人,但让自己的读者受益应该是作家应尽的本分吧。”汪洪说。
常舒欣,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络文学作品自由开放的特性和直接面向市场的处境,决定了其在表达方式和写作角度上与传统文学有所不同,但在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上与传统文学并无不同。相比传统文学,网络文学题材更广泛、表达更自由。网络作家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多创作精品,这是对社会的责任,也是自我进步不可或缺的条件。
孟超,笔名陈风笑,是山西文学院第四批签约作家、山西网络文学院特聘副院长。孟超认为,网络文学目前处在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网络文学作品娱乐功能突出,引导能力不足。不过,相信随着行业的发展、管理的完善、网络作家的成熟,网络文学的文化功能将逐渐凸显,毋庸置疑的是“精品化”“正能量”是网络文学的必由之路。
正能量作品更易引起读者共鸣
对网络文学作品的评价,读者最有发言权。山西大学大四学生栾玉玲是网络文学迷。栾玉玲接受采访时说,现在的网络文学作品的定位有点像小时候看的动画片,热闹之余也能获取很多知识。此外,一些格调积极向上的作品更容易打动我,每当看到故事里的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成功,自己也会深受感染。
省城市民王女士则更喜欢历史类网络文学作品。“我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叙事方式和语言风格,在描写具体的历史情景时,网络文学作品更‘亲民’,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历史故事、人物,通俗易懂、幽默风趣,使原本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例如《明朝那些事》《大唐明月》《百年家书》都是很不错的作品。”王女士说。
山西大学大四学生小何认为,尽管很多读者阅读网络文学作品是为了娱乐消遣,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文学作品可以颠倒黑白、扭曲人性、歪曲事实。只有关注人性、积极正义的作品,才能给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没有读者希望读完作品后变得消极沉沦、郁郁寡欢;因此,正能量作品更易引起读者共鸣。
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杨占平从评论家的角度,提出网络作家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要处理好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在题材选择、创作方法上取长补短;二要处理好网络作家与网络自身的关系,做到与时俱进;三要处理好网络文学作品与读者的关系,力争提高品位,加大影响力,扩大读者群;四要处理好网络文学与价值观的关系,写作一定要有底线,只有具备一定品格的作品,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