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写历史小说
资料查询

中国古代常识之苏门四学士简介

2020/12/25 13:30:551840 个作者有用

“苏门四学士”指北宋后期正在苏轼扶携提拔下而著名于时的四位诗人:黄庭坚、秦不雅、晁补之和张耒。

苏轼作为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首脑人物,正在其时享有盛誉,黄、秦、晁、张四人都曾获得他的造就、奖掖和荐拔,《宋史·黄庭坚传》记录:“(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不雅俱游苏轼门,世界称为四学士。”同时也是苏轼最先将四人的名字并提,“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不雅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因为苏轼的推誉,四人很快名满世界。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之开山开山祖师。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传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设等。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 检查官,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设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逝世与宜州贬所。

黄庭坚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摒轻俗之习,开一代风尚。早年受知于苏轼,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师长教师文集》。词与秦不雅齐名,然词风流宕豪放,较接近苏轼,有《山谷词》别名《山谷琴趣外篇》。黄庭坚主意要以丰硕的书本常识作为写诗的基本,主意“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论作诗文》)。他创“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说,也就是说写诗要擅长化用前人词语、意境,推陈出新。他的诗能闇练化用前人诗意加以翻新改革,化为己有。如“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身愁”(《夜发分宁寄杜涧叟》),现实是从欧阳修“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别滁》)中稍加编削翻出新意。他用典繁密,尤喜用僻事,经常使人索解难堪。正在说话上,他好用奇字,力撰硬语,又经常有意打破诗歌的平仄格律,倒置句法,应用拗律、拗句,以求得生新瘦硬,奇峭苍劲的审美后果。黄庭坚的理论与创作为江西诗派的形成及成长奠基了基本。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书体的启示,形成本身的作风。黄庭坚年夜字行书凝练有力,构造独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大的长画,并努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极新结字办法,对后世发生很年夜影响。正在他以前,圆转、流利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构造奇险,章法富有发明性。黄庭坚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重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

秦不雅(1049-1100),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人,北宋文学家。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政治上偏向旧党,哲宗时“新党”在朝,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

秦不雅素性豪放,潇洒不拘,溢于文词。20岁作《浮山堰赋》,24岁作《单骑见虏赋》,为世人所重。其散文擅长群情,《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擅长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他是北宋后期有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年夜多描述男女情爱和抒发宦途掉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致,乐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浪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

秦不雅的造诣重要正在词的创作上,他是婉约派的年夜家,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系体例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竭意脉,品味无滓,久而知味。”他的词题材普遍,以传统的相思恋情为主,也有不少感叹出身之作。其名作《满庭芳》(山抹微云)经由过程一个体离排场把男女两边那种藕断丝连、缱绻悱恻的情感表示得过细入微,正在恋情的抒写中融会着对世情的感叹与悲酸。《踏莎行》(雾掉楼台)中以雾霭迷漾中楼台隐掉、津渡难寻寄寓着徘徊掉路之感,正在凄怆悲愁的太息中写出了由政治掉意所带来的悲惨感、孤单感。秦不雅的词柔婉妍雅,擅长正在凄迷的风景衬托中把人物心坎深处的感伤情调与纤微感想表达得回肠荡气、一往情深,具有极为强烈的艺术沾染力,这也是他的词之所以倍受称赏的重要原因。秦不雅的词风直接影响了后于他的周邦彦、李清照等,正在婉约词史上占领主要的位置。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别名《淮海居士长短句》)、《惩恶录》、《逆旅集》。又辑《扬州诗》、《高邮诗》。其《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不雅为“直龙图阁学士”。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代有名文学家。元丰二年(1079)进士,授澶州司户从军、北京国子监传授。元佑间调京,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后派任扬州通判,又召回秘书省等职。绍圣初,出知齐州,后因编修《神宗实录》掉实的罪名,连贬应天府、亳州、信州等地。宋徽宗立,召拜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崇宁追贬元佑旧臣,出知河中府,徙湖、密等州,撤退退却闲桑梓。晚年起知泗州,逝世于任所。

《宋史·晁补之传》云:晁补之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悫之曾孙也。父端友,工于诗。”从这几句简短的记录里,可知晁补之发展正在士宦之家、书喷鼻家世。其子晁公武(约公元1105—1180年),人称昭德师长教师,是宋代有名学者、目次学家、藏书家,所著《郡斋念书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附有提纲的私人藏书目次。从弟晁咏之(生卒年不详),少有异才,深受苏轼赏识,著有文集50卷,已佚。其他,如从叔晁端淑、从弟晁说之等,皆有文名。

晁补之诗以古体为多,七律次之,其诗善学韩愈、欧阳修,骨力道劲,辞格飘逸。也有掉于散缓,散文化偏向较明显的作品。题材除写景、咏花、赠和、悼亡而外,还多写贬谪生活和田园风光。有的篇章气候雄俊,追步东坡,如《摸鱼儿·东皋寓居》、《水龙吟·问春何苦促》等篇,词气大方,笔如游龙,为后来名家所竞效,有人以为亦是辛弃疾词所本。晁词时有健句豪语,如“牙帐尘昏余剑戟,翠帷月冷虚弦索”(《满江红·次韵吊汶阳李诚之待制》),但缺少苏词的奔放超妙,而趋于凄壮沉咽。他的诗风与张耒接近,以乐府诗见长,乐府诗具有浓烈的平易近歌风味。

《宋史·艺文志》曾录有晁补之《左氏春秋传杂论》一卷、《续楚辞》二十卷、《变离骚》二十卷、《鸡肋集》一百卷和《晁补之集》七十卷。这些集子正在宋徽宗崇宁二年均遭禁,现存仅有《鸡肋集》七十集,个中诗赋二十三卷,散文杂著四十七卷,系补之从弟晁谦之于绍兴七年编成,发行于建阳。有明毛晋汲古阁刊《晁氏琴趣外篇》六卷本、旧钞《鸡肋集词》一卷本、旧钞《晁补之乐府》一卷本、清道光十年晁氏裔孙贻端刊《晁氏丛书》本、涵芬楼刊林年夜椿七卷本、吴昌绶煦楼影刊宋金元明本词本,龙榆生《苏门四学士词·晁氏琴趣外篇》校点本等。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淮阴(今属江苏)人。自幼伶俐,年十三能为文,熙宁六年(1073)中进士,曾历官临淮主簿、寿安尉、咸平县丞等职。迁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秘书丞、著作郎、史馆检查,又升为起居舍人。绍圣初,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后谪监黄州酒税,徙复州。徽宗即位,起为通判黄州,知兖州,召为太常少卿。崇宁初,因遭弹劾而贬为房州别驾,后居于陈州宛丘。建炎初,赠集英殿修撰。

张耒的诗学自白居易、张籍一派,以平易浅易的说话反应平易近生疾苦,规戒社会实际。因为他本身早年生涯穷困,流离转徙,后又屡遭贬谪,历久任处所卑官,对社会实际体察甚深,因而特为关心庶民劳苦,如《劳歌》用比较手段描写城市穷人的悲凉生涯,《输麦行》描述农家打场交租的情况,正在《籴官粟有感》和《和晁应之悯农》中,几回再三发出“哀哉寰宇间,生平易近常苦辛”和“力田竞岁犹无获”的深邃深挚太息。他的诗通俗晓畅,平易天然。“人生何用念书史,文字未补囊中阙”(《惜别赠子中昆仲》),“浮世十年若干事,风烟依旧分袂愁”(《寿阳楼下泊舟有感》),“箫鼓儿童集,衣裳妇女矜”(《腊日》),“竹笼晨收果,茅庵夜守瓜”(《夏季》)等,写来似乎毫不消力,脱口而出,却自有韵味。正在北宋后期的诗坛上,张耒以通俗浅近的诗风独树一帜,现实已开南宋杨万里、范成年夜的先河。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加入我的收藏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网-官方推荐墨星写作网-官方推荐

查阅资料SC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