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写历史小说
资料查询

中国古代常识之中国古代名医大全

2020/12/24 9:08:592180 个作者有用

中国神话中人类的鼻祖。所处时期约为旧石器时期中晚期。相传为中国医药开山祖师之一。《帝王世纪》称“宓羲尝百药而制九针”,我国医界数千年来尊奉其为医药学、针灸学之鼻祖。

神农氏

一说神农氏即炎帝。中国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创造者,所处时期为新石器时期晚期,《淮南子·修务训》:“神农乃始教平易近,尝百草之滋味,识水泉之甘苦,……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帝王世纪》称:“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庶民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

黄帝

传说中我国各族国民的配合祖先。所处时期为原始社会末期,为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脑。传说他的创造发明许多,我国古文献也多有黄帝发明创造医药之记录。

岐伯

中国传说时代最富有名誉的医学家。《帝王世纪》:“(黄帝)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宋代医黉舍勘学家林亿等正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表》中强调:“求平易近之瘼,恤平易近之隐者,上主之深仁,正在昔黄帝之御极也。”

伯高

传说上古之经脉学医家,黄帝臣。伯高之为医是以针灸之理论、临床和熨法等外治为专长,同时,对脉理亦多有阐述。

雷公

传说上古医家,黄帝臣,善于于传授医学之道,望色诊断与针灸医术等。正在关于针灸阐述上与黄帝评论辩论了“凡是刺之理”,和望面色而诊断疾病的理论。

少师

传说上古时医家,以善于人体体质之论而著名于世。少师对五种人的体质、性情、行动特色等进行了比力具体的论述,少师之论点近世为朝鲜医学家成长为“四象医学”。

甄立言

甄立言,甄权之弟,生于南朝梁年夜同十一年(545),卒于唐贞不雅年间(627~649)。立言医术娴熟,精晓本草,善治寄生虫病。著有《本草音义》七卷、《本草药性》三卷、《本草集录》二卷、《古今录验方》五十卷,均已散佚,部门佚文尚可正在《令媛要方》和《外台秘要》中见到。他的《古今录验方》如《外台秘要》所引“消渴小便至甜”是我国有关糖尿病的最早记录。(王医)

周汉晋名医篇

扁鹊

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据,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310年)。扁鹊是他的绰号。这是因为大夫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边带去安康,如同翩翩翱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边带来喜。

淳于意

淳于意(公元前205~前150年),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年青时喜研究医术,拜公孙光为师,进修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公孙光又将他保举给临淄的公乘阳庆。其时公乘阳庆已年过六十,收下淳于意为徒,并将本身收藏的黄帝、扁鹊脉书,按照五色诊断疾病、断定病人预后的办法教授给他。

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名机,东汉末年南阳郡涅阳人。张仲景的本籍自来众说纷云,陈邦贤氏定为南阳郡涅阳,范行准氏定为南阳蔡阳。

华佗

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亳州)人。他正在年青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肄业,“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专志于医药学和摄生保健术。他行医四方,萍踪与荣誉普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

王叔和

王叔和名熙,汉未至西晋时代高平人,其籍贯一说山东巨野,一说山西高平。唐·甘伯宗《名医录》谓其“性度沉寂,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摄养之道,深晓疗病之说”。

皇甫谧

皇甫谧,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师长教师,安靖朝那(今甘肃平凉,一作灵台)人,后随其叔父移居至河南新安(今河南渑池县邻近)。其曾祖是汉太尉皇甫嵩,但至皇甫谧时,家道已贫寒,而他幼时也欠好念书,直到二十岁今后,才奋发念书,竟至废寝忘食,终于成为其时有名文人。

涪翁与郭玉

郭玉(公元1~2世纪),东汉广汉郡(今四川新都县,一说广汉县)人,是汉和帝时最负盛名的医学家。

郭玉的师祖是一位山人医学家,即四川涪水邻近以垂纶为生的一老翁,世人不知其姓名,所以称为“涪翁”。史志记录:“涪翁避王莽乱隐居于涪,以渔钓老,工医,亡姓氏。”(《直隶绵州志隐逸》卷41)。

葛洪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心虽勤而无获矣”。这是晋代科学家葛洪正在治学上的一句名言。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约生于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363年)。晚年,他隐居正在广东罗浮山中,既炼丹、采药,又从事著述,直至逝世。

魏晋南北朝篇

雷斆

南朝宋时药学家。曾著《炮炙论》三卷,记录药物的炮、炙、炒、煅、曝、露等十七种制药法。原书已佚,其内容为历代本草所收录,得以保留,个中有些制药法,至今仍被采取。现传《雷公炮炙论》,为近人张骥辑佚本。

陶弘景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隐居师长教师或华阳隐居,卒后溢贞白师长教师,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一带)人。陶氏生涯于南朝,历经宋、齐、梁三朝,是其时一个有相当影响的人物,博物学家,对本草学进献尤年夜。陶氏为世医出生,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且有武功。他自幼聪明,约十岁时即读葛洪《仙人传》,深受影响。

全元起

全元起(生卒年不详)为南朝时齐梁间人,史籍有作金元越或金元起的,并为讹字,据《南史·王僧儒传》称,全元起正在注《黄帝内经·素问》之前,曾就砭石一事拜访王僧儒。他的《注黄帝素问》,为我国最早对《素问》之注解。该书虽佚,但宋·林亿等正在校订《黄帝内经》时,尚得见其书,并引录《内经·素问》篇名秩序。

徐之才

徐之才是南北朝时代一代名医,出生世医家庭,其先祖为徐熙,南朝丹阳人,人称“东海徐氏”。熙之子徐秋天,秋夫子徐道度及徐叔响,皆以医有名。徐道度之子徐文伯,及本家徐謇,亦皆以医名。后徐謇因故为北朝所俘,终于入仕北朝。徐之才系徐文伯之孙,徐雄的第六子,人又称徐六,也为北朝所俘。

许胤宗

许胤宗,一作引宗,约生于南朝梁年夜同二年(536),卒于唐武德九年(626),享年九十余岁。许氏乃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曾事南朝陈,初为新蔡王外兵从军、义兴太守;陈亡后入仕隋,历尚药奉御,唐武德元年(618)授散骑侍郎。许氏以医术有名,精晓脉诊,用药灵巧变通,不拘一法。

甄权

甄权,约生于南朝梁年夜同七年(541),卒于唐贞不雅十七年(643),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因母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甄权对针灸术成就尤深,兼通药治。平生行医,活人浩瀚:隋开皇初(581)曾为秘书省正字,后称病告退。甄权通保养有术,提出弃旧容新可使肺气清肃,是健身延年的有用办法。

隋唐名医

巢元方

隋代医学家。曾任太医博士,隋年夜业六年(610)主持编撰《诸病源候论》。

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581~682年。人们尊称他为“药王”。他从小勤恳勤学,七岁念书,逐日背诵一千多字,有“圣童”之称。到了二十岁,已精晓诸子百家学说。

张宝藏

张宝藏,字澹,唐栎阳(今陕西临潼)人,约生涯于公元六世纪。唐贞不雅年间(627~649),宝藏年已七十,任金吾长,时太京李世平易近患气痢,诸医屡治无效,于是下诏征医方,宝藏曾患此疾,服乳煎荜茇方而愈,他具疏此方。太宗服药后,痢即痊愈。宝藏是以授三品文官为鸿胪卿,是我国医学史上官爵最高者。

崔知悌

崔知悌,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公元615~685年。崔氏出生宦族,历任洛州(今河南)司马、度支郎中、户部员外郎,唐高宗时升殿中少监,后任中书侍郎,公元670~674年为尚书右丞。公元679年官至户部尚书。

张文仲

张文仲,约公元620~700年。唐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武则天光宅元年(684)为侍太医、后至尚药奉御。文仲通医理,尤工风与气之研讨。他以为风有一百二十四种,气有八十种,若不克不及区分,会耽搁病机而致逝世亡。

王焘

王焘,今陕西县人,约生于公元670~755年,其曾祖父王珪为唐太宗朝宰相。祖父祟基,父茂时,王焘为次子。王焘少小多病,年长爱好医术,有感于不明医者,不得为孝子,遂立志学医。

鉴真

鉴真,俗姓淳于,鉴真原籍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唐代梵学年夜师,公元688~764年。幼时家道贫寒,长安元年(701)14岁时,随父正在扬州年夜云寺(后更名去兴寺)落发,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他从道岸禅师受菩萨戒。

王冰

王冰,号启玄子,又作启元子。籍贯不详,约公元710~805年,公元762~763年为太仆令,王氏少时笃好易老之学,讲究摄生,究心于医学,尤嗜《黄帝内经》。

昝殷

昝殷,唐代蜀地成都(今四川成都)人,约公元797~859年,昝氏精医理,善于产科,通晓药物学,唐年夜中年间(847~852),他将前人有关经、带、胎、产及产后诸症的经验效方及本身临症验方共378首,编成《经效产宝》一书,共三卷。

李珣

李珣,字德润,五代时前蜀梓州(今四川三台)人,生涯于九、十世纪。李珣本籍波斯,其先祖隋时来华,唐初随国姓改姓李,安史之乱时入蜀假寓梓州。

韩保升

韩保升,五代后蜀(今四川)人,约生涯于公元十世纪,生平籍贯史乘无载。后蜀主孟昶正在位时(934~965),他任翰林学士,曾奉诏主修《本草》。他与诸医详察药品形态,精究药物功能,以《新修本草》为底本,参考了多种本草文献。

明代名医(中)

徐春甫

徐春甫,甫一作圃,字汝元,号东皋,又号思敏、思鹤,祁门(今安徽歙县)人。早年攻举业,因苦学掉养,体弱多疾,遂改攻医,师从名医汪宦。徐氏著有《古今医统年夜全》及《医门捷径》。徐氏是我公民间医药学术集团——“一体堂宅仁医会”的提议人和开办者,对鞭策医学成长,开展学术交换起着必然感化。

高武

高武,号梅孤,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喜念书,天文、律吕、兵书、骑射无不娴习。晚年研讨医学,尤长针灸。著《针灸聚英》、《针灸节要》、《痘科正宗》等。高氏为校勘穴位,亲制针灸铜人模子三具,男、女、孺子各一,正在针灸史上是少见的。

龚廷贤

龚廷贤,字子才,号云林山人,又号悟真子。江西金溪人。廷贤幼攻举业,后随父学医。龚廷贤平生著述极丰,个中《小儿按摩秘旨》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儿科按摩专著。《万病回春》和《寿世保元》两书传播最广,它从理论上剖析病理、症状和治法,并附有方子及400味药性歌诀。

方有执

方有执,明代伤寒学家。字中行,号九龙山人,安徽歙县人。两番以中风、伤寒丧妻,五次以中风殇子,遂奋发学医。方有执平生埋头《伤寒论》研讨,从新整顿《伤寒论》条则,并正在《伤寒论条辨》一书中,侧重阐释了卫中风、营伤寒、营卫俱中感冒寒之源。他敢于疑古,敢于立异,开“错简重订派”之先河,拉开了伤寒学派百家争鸣的序幕。

明代名医(下)

杨济时

杨济时,字继洲,三衢(今浙江衢县)人。世医出生。嘉靖三十四年(1555)被选任侍医,隆庆三年(1568)进太病院圣济殿,三朝任医官达46年。医迹普及闽、苏、冀、鲁、豫、晋等地。正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基本上,博采众书,参以己验,编成《针灸年夜成》,对针灸理论及临床又一次进行了总结。

杨氏具有丰硕临证经验,学术主意很有特点。以为治病,针、灸、药缺一不成;看重经络学说,以之指点辨证取穴,提出“宁掉其穴,勿掉其经”,如许能力使“穴无不正,疾无不除”。正在操作上,杨氏强调“奇妙玄机正在指头”,看重补泻手段,将前人针刺14法归纳综合为12字手段,即“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对、指搓、指捻、指留、针摇和指拔”。后又简化为下针8法:揣、爪、搓、弹、格、扪、循、捻。

张介宾

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又号通一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4岁随父进京,师从名医金英,得其传。张氏医名噪京师。

张氏早年崇丹溪阳有余阴不足之说,中年后,以《内经》“阴平阳秘,精力乃治”为据,并受张元素影响,转而报复丹溪,“医法东坦、立斋”。受王冰影响,并施展说命门之火为元气,肾中之水为元精。无阴精之形,不足以载元气,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亦常不足之说,成为温补派重要人物之一。

正在诊断治疗思惟上,张氏强调辨证论治、辨证求本,提出二纲、六变之说,以为“诸病皆当治本”。张氏临证经验丰硕,提出不少有益看法。作为温补派重要人物,其功不成没;但过于强调温补,造成流弊,亦不成辞其咎。

傅青主

傅青主,名傅山,字青竹,山西阳曲人,是明末清初有名的医学家。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

《傅青主女科》是一部颇有建树的妇科专著。综不雅全书,重要抓住了肝、肾、脾的彼此关系,对妇科疾病进行调理,处方较为符合临床适用,因而颇受后世医家推重。傅青主虽以《傅青主女科》一书著名于世,但他的医学成就是很周全的,故有“医圣”之称。

清代名医(上)

邹润安

邹润安,江苏武进人。著有《本经疏证》。这是一部挖掘《神农本草经》药物精蕴和研讨《伤寒杂病论》的力作。它融《内经》、《伤寒杂病论》诸书之精义于一炉,正在论述《神农本草经》药物及其功能方面,看法奇特而又精辟,可谓颇具卓见。

刘奎

刘奎,字文甫,号松峰,山东诸城人,系名相刘墉之堂弟,清嘉庆年间名医。他曾向名医郭右陶进修临床医术,同时精研《内经》、《难经》,对金元四年夜家的名著研考尤深。能融古出新,正在治疗瘟病方面独树一帜。他充足应用和成长了医界“戾气说”治疫病的理论和实践,著成《瘟疫论类编》和《松峰说疫》。刘奎的医学专著不仅为国内医学界进修应用,还传播到日本。此外还有《景岳全书节文》、《四年夜家医粹》、《松峰医话》等著述。

尤怡

尤怡,字正在泾,号拙吾,别名饮鹤山人,清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少时家贫而勤学,曾正在寺院卖字为生,是为清代内科名医马俶的自得学生。尤怡本性沉寂澹泊,工诗词,不求显达。为人治病,多见奇效。好为诗与古文,稍暇即念书灌花,饲鹤不雅鱼,著书自娱。所著医书有《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医学念书记》、《金匮翼》及《静喷鼻楼医案》等。

薛雪

薛雪,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磨剑道人、牧牛老拙。江苏吴县人。薛雪精于湿热症。所著《湿热条辨》即成传世之作,于温病学进献甚年夜。又尝选辑《内经》原文,成《医经原旨》。唐年夜烈《吴医汇讲》录其《日讲杂记》八则,论述医理及用药;尚有《膏丸档子》、《伤科方》、《薛一瓢疟论》等,亦传为薛氏著作。

薛雪对湿热病的研讨,凸起了湿邪与热邪相合为病的特色,抓住了湿热二邪轻重分歧的关键,并联合脏腑、三焦、内外等辨证办法,使之融为一体,解决了湿热病的证型辨析,有利于临床运用。正在治疗上,固然有温化、清泻、清热祛湿诸年夜法,同时又有补阳、益气、养阴、生津诸法的配伍,然其用药不时留意到清热不碍湿,祛湿不助热,扶正不碍祛邪,祛邪当留意扶正等方面。治疗不拘泥于固定成方,表现了湿热病治疗的特色,成为后世治疗湿热病的规则,影响极其深远。

清代名医(中)

叶天士

叶天士,名桂,号喷鼻岩,又号上律白叟,江苏吴县人。约生于清代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卒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是四年夜温病学家之一。

叶天士从小熟读《内经》、《难经》等古籍,对历代名家之书也旁搜博采。不仅孜孜不倦,并且谦虚向贤;不仅博览群书,并且虚怀若谷、善学他人优点。叶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他的先生中有长辈,有同业,有病人,甚至有端中的僧人。从12岁到18岁仅六年间,他除继续家学外,先后踵门求教过17人。叶天士的虚心求教,“师门深广”,确切令人寂然起敬。

叶天士最善于治疗时疫和痧痘等证,是中国最早发明猩红热的人。正在温病学上的造诣尤其凸起,是温病学的奠定人之一。清代乾隆今后,江南涌现了一批以研讨温病著称的学者。他们以叶天士为首,总结前人的经验,冲破旧条框,首创了治疗温病的新门路。叶天士著的《温热论》,为我国温病学说的成长,供给了理论和辨证的基本。他起首提出“温邪上受,起首犯肺,逆传心包”的论点,归纳综合了温病的成长和传变的门路,成为熟悉外感温病的总纲;还按照温病病变的成长,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为辨证施治的纲要;正在诊断上则成长了察舌、验齿、辨斑疹、剖白疹等办法。

徐年夜椿

徐年夜椿,原名年夜业,字灵胎,晚号洄溪白叟,江苏吴江松陵镇人。生于清代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卒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性通敏,喜豪辩。自《周易》、《道德》、《阴符》家言,和天文、地舆、乐律、技击等无欠亨晓,尤精于医。

徐年夜椿精勤于学,生平著述甚丰,皆其所评论分析,如《医学源流论》、《医贯砭》、《兰台法度模范》、《慎疾刍言》等,均能一扫偏见,另树一帜,实中医史上千百年独见之医学评论年夜家。又著《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伤寒类方》及《内经诠释》、《六经病解》等,个中真知灼见亦颇不少。后人将其所著辑为《徐氏医学全书十六种》等,传播甚广、影响极年夜。

赵学敏

赵学敏,字恕轩,号依吉,浙江钱塘人。乾隆三十五年,赵学敏初步完成了他小我的一套丛书,取名为《利济十二种》。这套书共一百卷,含12种医药书,包罗药性、本草、摄生、祝由、眼科、炼丹及平易近间走方医疗法等方面的内容。丛书子目标名称是:《医林集腋》、《养素园传信方》、《祝由录验》、《囊露集》、《本草话》、《串雅》、《花药奶名录》、《起落秘要》、《摄生闲览》、《药性元解》、《奇药备考》、《本草纲目拾遗》,遗憾的是这12种医书只有《串雅》和《本草纲目拾遗》留传下来。

《串雅》是我国汗青上第一部有关平易近间走方医的专著。书中记载了走方医常用治病手腕,又介绍了有关药物伪品、制法、食物、杂品等情形,揭示了走方医所用的轻便治法和药物炮制、作伪的内情。这些材料的披露,不仅为研讨走方医供给了第一手资料,也为中医药学供给了很多新的治疗办法。

《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为了填补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之不足而作的本草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不仅改正李时珍书中的几十条毛病,还增加了年夜量新的药物。该书是清代最主要的本草著作,正在中医药史上占领主要位置。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加入我的收藏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网-官方推荐墨星写作网-官方推荐

查阅资料SC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