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写作指导之用词汇塑造画面感
网络小说写作指导之用词汇塑造画面感
要让读者阅读时有画面感,首先对文字最基础的一个要求,就是文字词汇要让读者理解,让读者看到这个词后,一下子就能反应出来,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那么,什么样的词汇能让读者一下子就能了解?
三个要素。第一,读者经常见到这个词汇,对它很熟悉;第二,修饰词(如形容词)与中心词(如名词)组成的那个大词汇整体,其描述要抓住重点,其长度不要太长;第三,对于作者原创的词汇,其汉字组成需要符合逻辑。
先来看第一点:读者经常看到这个词汇,对它很熟悉。
举个极端的例子:
一:小明侘傺的走在街上。
二:小明落魄的走在街上。
对比之下,明显第二句话更容易被读者理解,更容易在读者的脑海中照应出画面。
因为“侘傺”二字,大部分读者都并不认识,即便少数了解的,也对这个词不多见,因此理解起来就不会非常顺畅,那么画面感的产生也就被大大的削弱了。
尽管侘傺与落魄都是表示失意的样子,尽管侘傺这个词比落魄高大上了无数倍,但对于网文而言,我们依旧要采用落魄。
我们的卖点不是文字优美,我们挑选词汇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读者理解。
上面这个例子有些极端,因为很多作者都想不到侘傺这种词,因此更不会犯这种错误。那么下面,我换一个比较常见的例子:
一:外焰烤炙着丹炉。
二:熊熊烈火烤炙着丹炉。
一些略有文化的写手,经常会写出第一种的文字,觉得自己学会了“外焰”这个词,所以一定要显摆出来。
是,我相信几乎所有读者,都学过“外焰”这个词,它表示火苗外层的红色部分。但你想过没有,你生活中有遇到过这个词吗?除了你做物理题的时候,其余时间,外焰这个词汇在你的世界里有出现过吗?
没有。可以说几乎是所有人,都不会在生活中遇到这个词。
这是一个专业词汇。
虽然初中就学了这个词,但这与它的身份毫无关系,它依然是一个专业词汇。
专业词汇,意味着读者对它的接触不多,即便认识这个词,但也只限于认识罢了,理解的速度不会是瞬间理解,而是需要停顿一瞬、或是选择不去理解,然后直接跳过。
无论是停顿还是跳过,都会导致画面感无法产生。
外焰这个例子,不只是犯了读者对它不熟悉的错诶,还犯了第二个错误:找错重点。
还记得之前说的,理解词汇的三要素吗?单个词汇要读者熟悉,组合词汇要抓住重点且长短适中,自创词汇要符合逻辑。
现在看第二点:组合词汇要抓住重点且长短适中。
上面的例子中,有两个组合词汇:“外焰”,“烤炙着丹炉”。
它们的长短没有问题,但是,是否抓住了重点?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来看看它错在了哪。
首先了解一个概念,什么是重点?
所谓重点,就是描述的重点方向,也就是说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句话是要表达什么意思。
“外焰烤炙着丹炉。”
我相信,如果作者能写出来这句话,那么作者想表达的重点,应该是“丹炉被烤”这件事,而不是“外焰发挥作用”这件事。
那么,丹炉被烤,究竟是被外焰烤,还是被内焰烤,对作品有影响吗?
换句话说,把原文改成“内焰烤炙着丹炉”和“外焰烤炙着锅炉”,哪种可以,哪种不可以?
丹炉是主体,“丹炉被烤”这件事是重点。重点跟外焰没有关系,所以,不需要强调、也不该强调外焰。
小说,要有详略,详略不只在于整篇的段落,还在于每一句话,每一个词。
在这里,丹炉与烤炙是“详”,火焰应该是“略”。不要对“略”的部分进行过多的修饰,因此火焰就是火焰,不要说外焰。
对火焰进行了过多的介绍,会导致读者无法反应出详略,无法了解重点。而无法了解重点的话,读者同样无法感受到画面感。
至于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外焰”就不行,而“熊熊烈火”就可以呢?“外焰”只是一层修饰,是“外层的火焰”的意思;而“熊熊烈火”是“熊熊燃烧的炽烈的火焰”,是两层修饰。如果说火焰是“略”,不能过多修饰的话,那么改成“熊熊烈火”,岂不是犯了更大的错误?
不知道你还是否记得,前面讲文字流畅度的时候,“起因与结果篇”里说的读者的“猜测”;以及更前面讲的,读者是同时处理四到六个字的。
读者在看到火焰后,可以直接猜到“火势凶猛”、“熊熊烈火”、“火焰升腾”等意境,所以在同时分析了前四到六个字后,发现这几个字果然都是这类词后,就可以直接印证,瞬间理解,随后往下继续看。
所以,对于“熊熊烈火”与“火焰”,读者理解它们的难度,并没有区别。而“熊熊烈火”在这里又比“火焰”更形象,所以采用“熊熊烈火”。
反观“外焰”,读者大脑并不能瞬间理解,需要分析一下才行。
优秀的笔力要做到的,就是让读者每一次的停顿,都在文章的重点之处。
“长短适中”,这个长短,指的是读者的大脑对于文字分段数量的多少。多为长,少为短。
在上文语境中,“外焰”,“外”是一段,“焰”是一段,所以“外焰”是两段;而“熊熊烈火”是一段,所以“熊熊烈火”比“外焰”更短,更略。
值得一提的是,长短适中,适中,不是越短越好。只不过上面的例子里,火焰要略写,所以长度要短罢了。
判断长短怎样才是适中,其实就是看你描写的重点是什么。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一:二营长的意大利炮被拉了过来。
二:一台大炮被拉了过来。
先分析用词。
“二营长的/意大利/炮”和“一台大炮”,第一种的文字是三段,较长;第二种是一段,较短。
采用第一种还是第二种,这需要看语境。
如果描写的重点是这个意大利炮,那么就采用第一种写法。
而如果描写的重点是这场战争,那么第一种则是不可取的,就需要简洁的第二种了。
一般情况,对于一个词汇或组合词汇,三段是最多的了。(组合词汇:即带修饰词的中心词。如“燃烧的火焰”这种)
如何判断几段?其实什么算分段,什么不算,没有明确的界限,很多时候是模糊的。比如“开心的孩子”,有的读者的大脑不分开来算,直接理解为一段;有的读者则分为“开心的/孩子”,是两段。这就看不同读者的生活阅历与读书阅历了。
像“外焰”这种词,对于一个研究燃烧方向的物理学的专业人士来说,它也是一段,并非两段。只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的大脑,“外焰”是两段,因此前文说“外焰”是两段。
判断一个词是几段,就看你看到一个字后,能否想到另一个字。比如“外焰”,看到“外”之后,你联想组词,能否想到“焰”这个字?然后,看到“焰”这个字的话,你能否想到“外”这个字?
再比如“开心的孩子”,看到“开”,一般人很容易想到“心”。不信你现在问你的朋友,让他对“开”组词,表示情绪的词。组完一个后,接着组下一个。不到十秒,甚至不到五秒,他就绝对会说出“开心”这个词。
大脑根据前文语境的判断,可以猜到这里应该是一个表示情绪的词;然后又看到“开”,自然会想到“开心”;看到“心”后,印证;同时看到“心”的时候,也会想到“开心”,又跟前文的“开”印证。所以对于大脑来说,“开心”是一个词,是一段。
然后往下继续,看到“开心的”后,能否联想到“孩子”?这个就不简单了,但也不算难,有的人联想到“孩子”的难度是四个单位指数,有的人难度是六个单位指数。
在一个人大脑里,联想的难度越高,“开心的”与“孩子”的关联就越低,因此对于他来说,阅读“开心的孩子”这个词汇时就越不流畅,越难以瞬间理解。
流畅度决定了理解速度,理解速度与理解程度共同决定了读者的画面感。
刚才说的是理解速度,那么下面就说理解程度。
文言文与白话文,哪一个你更容易理解?必然是白话文。
因为文言文都是用一个字来表示一个意思,而白话文是用两个字表示一个意思。
一词多义,两个字表达一个意思的话,可以有效地避免一词多义带来的困扰。两字一意,表意更准确,所以理解的更顺畅,不仅速度快,而且程度高。
所以我们写书的时候,除非在快节奏的情节时,否则,都要避免单字的情况。
举个例子。
一:火焰燃起。
二:火焰燃烧了起来。
第二种的画面感,比起第一种,强了太多。
我相信几乎所有读者都能瞬间理解第二种表达,但对于其中的一部分,要理解第一种表达方式的话,则需要停顿一瞬间。这一瞬间很短,但思维确实需要停顿,无法完全流畅。
介绍清楚,可以大幅度的增加读者的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