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通史 20世纪中华十大名将
【中国魅力】20世纪中华十大名将。
NO.1 聂士成
满清积贫积弱,处处挨打,满清末年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落后挨打的屈辱历史,然而在这黑暗的年代里,聂士成却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也是我深为佩服的一位将领。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里,爱国将领不可谓不多,邓世昌血洒黄海,留给后人的是家国共存亡的悲壮气概,左宝贵平壤殉国,但一腔热血也终难挽大厦于将倾。相比之下,聂士成的人格魅力却格外的突出,毫不夸张的说,他是清末中国将军中除了袁世凯外最具现代战争观念的将领,而他朴实的生活作风与廉洁的品行,更为后人所称道。
最为悲壮的是,聂士成在八国联军入侵时代成为了各方面都嫉恨的人物。他看穿了义和团“刀枪不入”的把戏,遭到了义和团的嫉恨,甚至在他率军为保卫天津浴血奋战的时候,义和团却派人杀死了他的全家。清廷的主和大臣对他处处限制,在他的军队弹尽粮绝的时候依然一兵不发,眼睁睁的看着他身陷重围。
天津保卫战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无论怎样评价1900年天津城的失守,无论怎样抨击清廷的昏聩、愚昧和清军战斗力的低下,历史必须承认的是,在与外来列强战斗的时刻,清军始终是抵抗的主力,清军士兵是英勇的。这些农民子弟虽然不知道皇宫里的政治内幕,也曾为军饷的迟发而对朝廷起过怨。
而聂士成,则成了这场悲剧的牺牲品。他的军队在天津战斗到最后一吸,最后一片瓦。他的军队里所剩的最后两个士兵,点燃了火药桶,和冲上来的日本兵同归于尽。天津战役历时24天,在内无粮草外无救援的情形下,天津军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抵抗,而聂士成出色的指挥,则给了八国联军以沉重的打击。
1905年清政府立碑纪念,谥号“忠节”。 在南开区紫金山路与津盐公路交叉口。花岗石砌筑基座,上置碑心,高2.4米。碑正面刻“聂忠节公殉难处”,两侧立柱上刻“勇烈贯长虹,想当年马革裹尸,一片丹心忍作怒涛飞海上;精诚留碧血,看今日虫沙历劫,三军白骨悲歌乐府战城南”,横额为“生气凛然”。1984年复立时,碑文仅留“聂忠节公殉难处”七字。
公元2000年是着名爱国将领聂士成为国捐躯100周年,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天津市政府近日在原聂公碑所在地建了一个高4.18米的聂士成铜像。
NO.2 张自忠
抗日英雄,国民党33集团军司令,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与聂士成一样,张自忠在有生之年同样受尽了责难与非议,而这些责难与非议,却来自于他浴血奋战所保卫的国家人民。当他拿出一块银圆为抗日捐献的时候,却被募捐的学生群起殴打,说汉奸的钱我们不要,随枣会战两军对峙的危机关头,竟然也有报纸污蔑张自忠畏敌不前。我很难想象那个时刻的张将军的心情,他默默的忍受,却心如刀割。
他在给蒋介石的信中曾有这几句话:“卢沟桥事变以来,余以伏罪之身转战南北,唯一死可雪耻也。”其中的愤懑与委屈,令人感怀落泪。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抗战八年,他消灭日军累计达八万人。可谓抗战中华第一猛将,而他最终也以身殉国,倒在了湖北的十里长山,也只有那一刻,他的国家和人民才真正理解了他的满腔热血,感动于他的爱国热诚,可是一切的悼念与悔恨,是不是来的太晚了一些呢。
为纪念张自忠将军,湖北省宜城县曾一度改名为“自忠县”。1941年5月在南瓜店张自忠殉国的山头建造了“张上将自忠殉国处”纪念碑,山下修建了两千战死十里长山的官兵公墓。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
NO.3 薛岳
外号“老虎崽”,一个农民的儿子。只有10岁便进入黄埔陆军小学,13岁毕业便加入同盟会,曾担任孙中山警卫团的营长,1922年陈炯明叛乱,就是薛岳冒着枪林弹雨救护宋庆龄逃离虎口。1927年“412”之前,他曾建议中共中央:“把蒋介石当反革命抓起来!”结果他又成为围剿红军的干将。杨成武上将在晚年回忆湘江战役时曾说:“我这把老骨头,差点埋在湘江边上了。”此言非虚,他当年身负重伤,是爬回部队里去的。那一仗,长征的中央红军从八万五千人打成三万,而主攻者即是薛岳。还是杨成武上将,1987年5月在文章中写道:“对他们(指民国将领)的历史坚持进行实事求是的记述,是功绩就讲功绩,是过失就讲过失,一段时间有功就讲一段时间有功,一段时间有过就讲一段时间有过。”
我们说薛岳是中国抗日第一战将,是指他是抗日战争时期歼灭日军最多的战将,仅他指挥的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人。1946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授予薛岳一枚自由勋章,以表彰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张治中将军称其为“百战名将”。曾经是老战友也曾经是死对头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则盛赞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三立,盛名当垂不朽。”遗憾的是,许多年来,何谓万家岭大捷,似乎没多少人知晓了。
薛将军最辉煌的战役。当是1941年指挥的长沙会战取得的重大胜利,歼灭倭寇五万六千人,是二战时期自珍珠港事件以来,同盟国军的第一个伟大胜利。
纵观薛岳上将的一生,南征北战,出生**,为国民政府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抗日战争中,他屡挫倭寇,扬中华之国威于域外,更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创下了辉煌业迹。至于他的反共立场,是在对国家认识上的不同造成的,在下认为是可以原谅的。在此,特向抗日名将薛岳致敬!
NO.4 孙立人
抗日名将,新一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不过,我并不认为英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命更值钱。我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
在国民党将领中,孙将军是为数不多的一位学院派将领,孙将军1900年出生于安徽路江,14岁时即留学美国,由此注定了他与美国一生解不开的渊源。更有意思的是,孙将军当年在美国就读的是土木工程专业,与军事丝毫无瓜葛,不过我想,后来抗战期间,孙将军有“攻坚战之王”的美称,也许就是和他所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分不开吧。在美国就读期间,酷爱篮球的孙将军还曾在22岁那年作为中国篮球队的主力后卫,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远东运动会(亚运会前身)。
NO.5 张灵甫
抗日名将,国民党抗日铁军74军(后改为74师师长),英勇的抗日英雄,伟大的民族英雄。一位曾被我们唾骂却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民族英雄。
即使张灵甫在内战中真的是罪恶累累,但对中国来说,他绝不仅仅是罪人。张灵甫骁勇善战,是抗日战场上的常胜将军。虽然他在对日浴血奋战中成了瘸子,但却从未打过败仗。就一个职业军人对国家的效忠而言,他是军人中的军人。如果有一天,大陆也为抗战英烈们建立国家英烈祠的话,里面就应该有张灵甫一个位置,而不仅仅只是允许上海的陵园里有他的衣冠冢。这位职业军人没有死在日 寇的枪炮下,而死于1947年内战的硝烟中。这是一个缺乏政治和解传统的民族的历史悲剧。
今天,当我们面对祖国河山,面对那些用忠骸堆成的山岳,直觉其巍峨神圣,壮丽无比!弟兄们,你们安息吧,你们没有白死,日本已经投降,国家已因你们之死而得救!”
NO.6 杜律明
国民党第五军军长,抗日英雄。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后终老大陆。其青年时代为中国抗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杜将军是国民党军队中少有的西方化将领。如果说张自忠是中国传统武将的代表,孙立人是中国儒将的代表,张灵甫是中国少壮派猛将的代表,那么杜将军则可算是中国少有的西方化将领的代表。
在抗战中,杜将军是为数不多的“闪电战”的坚持者。与大多数中国军队在对日作战中积极防御,稳打稳扎的战术不同,杜将军的特点就是进攻!以优势的火力压制敌手,以最快的攻击速度打挎敌人,其经典战役就是昆仑关大捷。当然,杜将军的成功与蒋介石对他的宠爱分不开,他所掌握的部队是国民党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这也是他有条件去完成他的军事部署。然而,他最后的失败却也恰恰是因为这一观念,在广阔的淮海战场上,面对解放军“运动战专家”粟裕将军的口袋战术,杜将军坚持进攻战术,以至最终被分割包围,惨遭俘虏。
杜将军一生最为辉煌的战绩,则是在抗战八年中缔造的。他消灭倭寇的数量虽然不及薛岳将军,但他面对的敌人都是日本最精锐部队,其战斗的艰苦程度和惨烈程度可想而知。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杜将军手中有中国当时最先进的坦克部队,因此杜将军的胜利,是中国陆军第一次运用现代化战争方式打赢的胜利,其对中国陆军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NO.7 彭德怀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的排名上,彭大将军位列第二位。屈居在朱德的后面,但是我想,如果评选20世纪十大名将,那么在对于国家民族的贡献上,彭将军远比朱德更有资格入选。
彭德怀将军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中国将军形象,他的优点和缺点,几乎集中了中国将领的所有品格。他刚正不阿,敢做敢为,为了坚持真理,甚至敢于毛泽东据理力争,以至引火烧身。他爱兵如子,体恤战士,为了改善朝鲜战场战士的生活状况,他在全国军委工作会议上发了火,骂了毛泽东的祖宗八代,为了给屈死在三七线的一百八十师讨回公道,他狠狠的扇了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两个耳光。他不象林彪,从不耍什么阴谋手段小人伎俩,也不象朱德,为难时候明哲保身得过且过,对人民的苦难装聋做哑。面对民间的疾苦他为民请命仗义执言,面对国家的为难他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却从来没有计较过个人的得失。在打仗上,他身先士卒,作战勇猛,毛主席曾赞他“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解放战争,他经历的是最为艰苦的西北大战,在茫茫的戈壁沙漠,面对曾让西路红军全军覆没的回族“马家军”,彭将军用重拳为那些屈死在祁连山下的红军烈士雪了耻。他断然拒绝了斯大林要求休战和谈的斡旋,毅然进兵新疆,让新疆重归祖国怀抱。而他用兵却极具智谋,刚柔相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是一位无论从人品还是军品都值得我们由衷纪念和尊敬的伟大将领。若说他是新中国人民军队战将第一人,相信没有人会反对。
NO.8 宋时轮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抗日英雄,抗战时开拓了冀东抗日根据地,朝鲜战争中曾任九兵团司令,志愿军副司令,成功缔造了朝鲜战争具有转折意义的长津湖会战。
也许是因为彭大将军的存在,使得宋将军在朝鲜战场的光辉被遮盖了。但是毫不夸张的说,宋将军是朝鲜战场上除了彭大将军外最优秀的中国将领。他亲自指挥的长津湖会战,可以说改变了整个朝鲜战场的走向,使美国人最终失去了进攻的主动权。
在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尽管位列司令,但与粟裕等将领相比,宋将军是默默无闻的,他麾下的部队可以说是解放军里装备最差,战斗力最差的部队。因为宋将军在国内战争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改造投诚的国民党军队。即使是入朝作战的时候,他所率领的第九兵团,也是由在度江战役里被我军俘虏的国民党士兵所组成的。然而宋将军却好象一块烧红的烙铁,将身边的战士都烧热了。他把一支士气低落的疲惫之师,锤炼成了百战不屈的精锐之旅。
宋将军戎马生涯的最光辉一笔,当是在朝鲜尚庆南道的长津湖,这是一场直到今天依然让许多美国老兵后怕的经典战役,这场战役后来被美国人编写进了西点军校的战役教材中。
NO.9 刘伯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现代军事家。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入学生军,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组织过沪顺起义、南昌起义,先后任过中央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军事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他对中国革命军队的建立和壮大,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的迈进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把刘伯承列入十大名将中,也许会有人有不同的意见.因为从入选标准衡量,尽管刘将军身经百战,并且有千里飞跃大别山的军事奇迹.可是他外战战绩实在一般.本来朝鲜战争给了他扬名立万的机会,可是他拒绝了毛泽东的任命,甘愿去南京军事学院任校长.许多人还把此事看做刘将军的怯懦.然而,这却正是刘将军高瞻远瞩所在.因为刘将军清楚的认识到,中国军队未来的任务,不仅仅在于赢得一场朝鲜战争,更在于如何在现代化军事战争中保卫祖国的和平,因此办学校与打仗是同样重要的.也正是由于刘将军高远的战略眼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进程才得以加快.
戎马一世,勤学一生;施计用兵,略胜孙吴;指挥若定,出神入化;雄才大略,古名将风。这是我对刘将军的评价.如果说彭大将军是猛将的话,那么刘将军可算的上是儒将.
刘将军对于中国军队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办教育.他不象许多开国元勋一样,沉醉在三大战役和朝鲜战争的胜利中,他更多的是居安思危,想到了中国军队发展的百年大计.
全国解放之后,刘伯承辞去了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之职,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为军队的正规化和现代化积极努力。刘伯承在军事学院任院长七年多,他常常亲自审定教材,参加演习,使军事学院的建制和课程设置逐步趋于完善。
在办学过程中,刘伯承倡导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校风是育人的重要环境,学风是成长的重要条件。为了使刚刚办起的学校尽快形成良好的风气,他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学校建立起完整的正规化规章制度,仅通过严格管理保证了这些制度的贯彻执行。
为了适应现代化正规化的需要,刘伯承亲自审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针。他提出了“战术为经,技术为纬,经纬交织,纵横联系,编织起来”形成整体的训练指导原则。他强调把训练和培养善于组织指挥现代化诸兵种协同动作的指挥员作为高级军事指挥院校的培养目标。
办学离不开师资,他提出并采用“速成”“速办”等方法提高教员的专业水平,提倡“尊师重教”以促使教员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刘伯承十分关心教材问题,他主张教材要少而精,内容要准备无误。他要求提法妥当,用语准备科学,标点符号无错误。他还常常在百忙之中亲自抓教材的编写、翻译、校对、出版等工作。
为了形成良好的办学风气和领导作风,他提倡“人人当院长”,“执事者各执其事”各负其责。倡导“共同学习政治,各自钻研业务;统一集中领导,单刀直入基层;集中领导,分工负责”的工作方法和领导作风。
刘伯承办教育其成绩是显着的,毛泽东在《给军事学院训词》中肯定了刘伯承的成绩,他说:“军事学院的创办及其一年多以来的教育,对于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是有重要贡献的。”
综上所述,用“我军院校的开拓者”和“我军院校之父”等词来描述刘伯承对军事教育的贡献是不过分的。刘伯承饱读古今中外军事着作,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钻研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对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司令部工作都有独到的论述。他的军事谋略和指挥艺术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贡献。他的主要军事着作已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他还翻译了苏联的许多军事着作。
然而,正当刘帅呕心沥血地为军事教育而工作时,不公正地打击降临到他的头上。1958年夏天,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斗到了这位六十六岁的老元帅头上。七月的一天,高烧三十九度的刘帅被召回京,在怀仁堂千人大会上作检讨。此后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老元帅失去了战争胜利带来的愉快,经常缄默不语。但他仍然关心着军队和国家的建设,他受的不白之冤历史早已作出了公正的结论,他的功绩和贡献已被永远载入史册。刘帅的坎坷经历使他的一生具有了更浓的传奇色彩。
NO.10 许世友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曾任济南军区,广东军区司令,他出身少林寺,是位虔诚的佛教徒.他武术高强,身经百战,在长征,抗战等重大战役里屡立奇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虎将.晚年他成功指挥了对越自卫反击战,重创越南小霸.将他列入十大战将第十位,当之无愧.
有时候我一直在怀疑,许将军与彭大将军是不是亲兄弟?两人性格如此相似,一样的敢做敢为,一样的爱兵如子,一样的治军严格,一样的身怀绝技,一样的性格豪爽.只是彭总的性格豪爽中多了一分理智与冷静,和许将军却憨直的近乎可爱.也许,这也正是毛主席宠爱他的原因吧!
许世友将军应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将领.他快意恩仇,极重情意。自延安时代起就发誓对毛泽东誓死效忠。关于他的趣闻逸事数不胜数.比如他敢说敢当,在军委会议上当着毛主席的面骂江青是“白骨精。”在文革“二月逆流”里和王洪文拍桌子拍断了两根手指头。比如他好酒如命,大敌当前依然照喝不误,酩酊大醉后依然能身先士卒重创敌人.抗日战争中许将军醉酒斩倭寇的故事,许多人都耳熟能详.又比如他性格暴躁,一有不合意见就大发雷霆甚至在会议上动粗,情绪一不好能连主持会议的周恩来都晾到一边.更比如有时候,他性格脆弱的象小孩子.文革时有人贴了他的大字报.他一气之下来到北京,把毛泽东堵在卧室里哭,要毛泽东给他发“免死金牌”。弄的毛主席也哭笑不得。如果拿《水浒传》来比喻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无疑是宋江。而许世友将军,自然是那位性格憨直可爱勇猛善战的黑旋风李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