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通史 民国钞票乱入
众卿看了那么多民国小说,那些个高富帅VS白富美到底在用什么钞票横行世界呢?貌似还没有一个作者对此提点过,于是楼主本尊正好最近研究次货,就顺道诈尸来八卦一下吧。表示应该算写作素材吧~ 申明 不是原创哟 不是原创啊
其实,民国的票子如同现代的一般,从钞票面额演化可以评估经济走势,花纹字体可以考察文化脉络等等,先就以近代纸币上人物头像来讲几个八卦典故。
先来看光绪年间我大清最早出现人物头像的几张钞票。
,湖广总督张之洞和湖北巡抚端方,
,商务部尚书载振,
江苏巡抚陈夔龙,
直隶总督李鸿章,
两江总督端方。
这几张纸币说明了当时怎样的政治局面?简而言之,“财权分立,票出多门”,上至朝廷各部,下至地方各署,都有各自印钞聚敛的法门。这些都是公事部分,楼主不多说,只八卦一下钞票上的几位大佬。张之洞,李鸿章都是历史老面孔,不展开了。看后三位,简而言之,对他们各有一字评价也就足够。载振占一个“福”字,端方占一个“巧”字,陈夔龙占一个“奇”字。
载振是个福将,说起来他是晚清最牛的官二代,他爸爸是总理大臣庆王奕劻,他叔叔奕勋是老佛爷小妹夫,醇王的连襟,而他的大妹嫁给了太后二弟桂祥的长子德桓。小妹则是蒙古王爷那彦图的福晋。看他家这人脉关系,所以投胎真是门技术活。有这样的背景支撑,他十四岁就一品顶戴了,之后英皇加冕观礼特使,商务部尚书等等海外镀金,政治加分的美差全都占尽。在光绪末年,他还一度是储位的有力竞争者,虽说后来因为风头太劲,被觊觎大位的其他亲贵授意清流以涉嫌风化案的名义弹劾下去,仕途失意,但人生依旧滋润,富贵闲人的日子从晚清一路贯穿民国,要知道在民国时期,八旗子弟整体没落,王爷拉车,格格卖笑都是平常事,可他家底子雄厚,生活品质丝毫不受影响。就这么舒服的活到72岁寿终正寝,48年的冬天过世,又不用见来年太平军进城,家门败落。他的一生,好事全赶上,衰事都躲过,这是多大的福气。
端方是个巧宦,端老四平生的际遇全在一个巧字。他本是工部小郎官,机缘巧合,他的任上正好经手两件大工程,一是光绪大婚,一是太后万年吉地的勘测,他红白事都来得,大婚司仪搞得体面,吉地堪舆,选中了普陀峪。前者受帝师翁同龢赏识,后者让军机刚毅满意,于是在帝后两边同时讨巧。他本身也是个会来事的巧宦,跷跷板玩的熟练,即便是戊戌政变,也不过轻发陕西,做个巡抚,结果没几年又赶巧碰上庚子西狩,他接驾有功,更上一层楼,成为太后心腹,着力培养,于是才有了票上的湖北巡抚,两江总督一路好运。虽说在宣统初年,因为他站在隆裕一边,串联满洲八大臣上书,要求太后垂帘,亲王归邸,触怒了载沣,找了个借口把他罢免,但不久又借铁路国有的机会复出,但这也是他人生最后一个巧合,以他的名声,人脉各种政治资源,辛亥年如果在京师,在东南,湖广,西北,即便碰上乱党,都会有人为他说话,不至于死,偏偏那时他在去四川的路上,地方政情一无所知,手下又是最激进的湖北丘八,于是又碰巧成为辛亥年被杀的最高等级公务员。
陈夔龙是个奇人。他是贵州人,丧父家贫读书好。于是先被当地知府看中,把女儿嫁给他,人生上一个台阶,后来在四川总督幕府,老婆死了,总督把侄女嫁给他续弦,又上一个台阶,日后推荐去了京师,被军机大臣赏识,老婆又死了,军机大臣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他,这位新夫人同时还是庆王的干女儿,他的人生从此踏上金光大道,日后一路做到直隶总督。升官发财死老婆,多少男人的终极梦想,一辈子赶上一次都算祖上有灵,他倒好,一辈子能连中三元,这还有天理吗。
接下来是宣统年间的几张钞票,这是紫禁城换届来了票年轻人,于是朝廷财政政策也是大变,要实行财政集权,印钞权收归户部专有。以下几张大清银行钞票明显反映这一点。因为大清银行其实是北洋官钱局升格而来,自然北洋鼻祖李鸿章还可以上像,算是承上启下,但大清银行的主打票种则是载沣的飞龙在天了。
图中这四张票,一元券,乘风破浪,伍元券,八旗劲旅,拾元券,金汤永固,佰元券,农为邦本。具体寓意,不言而明。可杯具的是,这套票还没正式发行,大清就完了。如果推根溯源,革命爆发的原因,和这套龙票还有直接因果关系。财政集权需要货币改革,货币改革需要准备金,国库空虚,只好对外融资,朝廷于是拿铁路向外资银行做实物担保,路权转让触发了保路运动,保路风潮引发了辛亥革命。大清是有准备金可以印钞了,可江山没了,龙票还有什么用。
图7,轩辕黄帝,因为革命初期,是黄帝纪年,北京中行咸与维新,预估南方政局,自然是汉族始祖黄帝领衔。可谁知炮哥在南京开国,为了赶上公历元旦,特意选在晚上就职。点解,派系卡位。年号选择,关系到新政权排排坐,分果果的政治利益分配问题,清帝的宣统年号自不能用,农历的干支纪年没有新潮共和气象,炮哥不取黄帝纪年的公开理由,大汉族主义太重,不利于五族共和云云,其实真正原因,黄历是湖南帮的宋教仁捣鼓出来,光复会章太炎这票浙军附和,当时南京他们和炮哥的广东帮从议会制,总统制优劣,到国号,年号,闹得不可开交。炮哥选择西历无非是派系斗争使然。北京中行哪知道内幕,于是落空一次。
图8和图9,袁大总统,和继袁而任的黎大总统。结果还是先后失误,袁大总统不到百日,帝制失败,黎大总统的票子出来没多久,就赶上辫帅入京。中行两位前总统的马屁没拍上,反而还亏掉不少,等张勋复辟,溥仪重出江湖,中行有人建议把库存的辛亥龙票,再版重印,老总说要等等,幸亏等了等,不然又得亏。但这批龙票底板还在,到了后来日军入关,还是派上用场。
图10~11,日军初来,扶植的华北王克敏伪政权,把中行库存辛亥龙票拿出来,把载沣头像扣掉,换上孔子,关羽,岳飞,黄帝头像印发,结果还是不行,因为汪伪很快登场,接管伪钞发行,汪是炮哥信徒,不喜欢这些中行老派作风,汪伪的钞票上依旧印炮哥。事后有聪明人看破玄机,为什么华北的票子这次又完了,因为人物选择不好,孔子在家排行老二,关于在桃园也排老二,黄帝在炎黄里也是老二,而岳飞也是做老二的命,王瞎子选这四个人上像,怪不得做汉奸也只能屈居于汪精卫,做老二。
当然王瞎子不是好惹的,他也有恶趣味,日军委托华北当局代印山西军票,王瞎子素性召忠做到底,把汪精卫的头像印了上去,汪主(蟹)席很不高兴,心说你丫坑爹啊。
以上是民国初期,那几年政治还是有主心骨的,全国看北京,金融观中行。所谓中国银行,其实也就是大清银行换了块招牌。这一时期,看中行印的票子,好比如今守着CCAV等少将名嘴出来点评,是很欢乐的一件事。因为少将挺谁谁死,当初中行的票子也是印谁谁完
继续说黎元洪第一次下野之后的北洋时代,这时秋高马肥,诸侯并起,财权四分了。各地印票子的不是武夫,就是商人。所以票子也是各有特色。
武夫们印的票子基本都是一个路子,把自己的头像印上去就行。看图12~13,广东都督陈炯明,江西都督马毓宝等等,比较高档次的则是图14,吴佩孚在河南印的票子,别的督军都印自己,吴秀才却印岳飞。为什么呢,好比贵妇沙龙,一般富太太都喜欢炫耀自己的珠宝首饰,可比较有心机的,却喜欢赞美女主人的服饰打扮,这样既会做人,也通过捧别人,变相突出了自己的不凡品位。
除了持枪的武夫印钞,还有打算盘的商人,中央金融威权不复存在,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市场多元化,他们也迎来白银时代。有了资本之后,地方各类商业银行也纷纷坐大。商人印钞,也有两个雅俗方向。
图15,中南银行券,老板是华侨巨商,侨商口味最是炫富艳俗,什么妻妾成群最是投合他们的品位,现在台商,港商都是一样,东莞的繁荣全靠他们。当年他们印的票子,说是五族共和,五族妇女共聚一堂,其实都是富贵之后三妻四妾的心理潜意识的投射。票上伍美,汉族是南唐的小周后,满族是西太后,回族戴头盔的是香妃,蒙藏两个,小熊不认得,唯一的男士,是袁世凯,所谓一龙压五凤,也不管袁受不受得了,尤其是太后,是袁的老领导,见面有多尴尬。
图16,淮海银行券,老板是张骞,南通大财主,民国首富,资产有3千多万白银,他开银行,则是希望传给子孙,他只有一个独子张孝若,于是在印钞的时候把儿子的头像印了上去,想讨个彩头,没想到日后张公子会被人暗杀。事件众说纷纭,其实很悲催。富二代在生活作风上,人人都心里明白。话说大奶奶早死,二奶奶本指望扶正,没想到外头还有小三,二奶奶不是梁洛施,一看要为她人做嫁衣裳,一不做二不休,买通保镖,枪击老公和小三,事后接管家产,改名换姓另嫁他人,改嫁之人也是牛人,日后生下的孩子,更是强悍,拜在狮驼山,金翅大鹏鸟的门下,也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图17,则是浙江兴业银行券,这是属于文人经商,券面气质就偏向文人画了。关于这三张上的人像,向来有争议,有说是,管仲,王阳明,齐太公,也有说是,勾践,王阳明,黄宗羲。后一种说法比较可信,因为浙江银行印三个浙江先贤,说的通。
之后进入南京国民政(蟹)府时期,金融再度集权,形式统一,人物不多(只有四个人,炮哥,石公为主,以及林森和廖仲恺特定时期出现),国币人物像的题眼在于看人物的穿着。如果你是制服控,那你有眼福了。炮哥和石公在大多数时候,一个是中山装,一个是军装,看图18,图19,这是标准装,代表无可置疑的党统,军统,标榜党国正统性。
但在某些时期,也会上演变装秀,例如图20,炮哥穿上了西装,这年是国币改革,废止银本位,挂靠英镑美金的时期,主政财政是西化派宋子文等等,他们在上升期,炮哥就得变装适应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