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器具 清代朝珠
【朝珠】
是清代朝服上佩戴的珠串,形状如同和尚胸前挂的念珠。朝臣,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本人及妻室或儿女和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大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员穿着朝服时,才得挂用。它是显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之一,平民百姓在任何时候都不许佩挂。
组成
朝珠通常由身子、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坠角六部分组成, 是从佛教的“念珠”衍化而来。每串朝珠的珠数都严格规定为108颗,据称佛教将108作为佛的象征。朝珠每隔27颗珠子夹入一颗“佛头”加以间隔,使其在色泽上与朝珠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佛头”共有4颗,色泽和大小一致,直径比朝珠大一倍左右,将108颗朝珠四分,也称之为“分珠”,据说是寓意四季。朝珠顶部的那颗佛头上,连缀一塔形“佛头塔”,其穿孔的方式为倒置的“T”字形,即把朝珠的两头各从对穿的孔的一头穿进,然后都从中间上部的孔中穿出,合二为一。佛头塔的顶端用阔丝带系缀有一块宝石大坠子,大坠上端还垂有一块宝石,称之为“背云”。 葫芦状佛头塔的两侧又有三串小珠串,每串10粒,珠串的末端各有用银丝珐琅裹着宝石的小坠角,称为“纪念”。
材料及颜色
清代的朝珠多用东珠(珍珠)、翡翠、玛瑙、琥珀、珊瑚、象牙、蜜蜡、水晶、沉香、青金石、玉、绿松石、宝石、碧玺、伽楠香、桃核、芙蓉石等世间珍物琢制,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由项上垂挂于胸前。朝珠的材质珍稀高贵,一般都以光素的形态出现,着意表现它的材质,以显其气质非凡。清代朝珠的绦用丝线编织,颜色等级分明:明黄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全绿和金黄色绦是王爷所用;武四品、文五品及县、郡官为石青色。
女人佩戴朝珠的规定
清代皇后穿朝服时,要身挂三盘朝珠,中挂东珠朝珠,两侧为珊瑚朝珠;穿吉服时则挂一盘,珠宝杂饰随意。而皇贵妃、贵妃、妃等人身穿朝服时,中间佩戴一盘蜜蜡或琥珀朝珠,左右斜挎肩挂两盘红珊瑚朝珠;嫔以下乃至贝勒夫人、辅国公夫人、乡君等人,身穿朝服中间佩戴一盘珊瑚朝珠,另两盘为蜜蜡或琥珀朝珠;民公夫人、五品命妇身穿朝服时所挂的三盘朝珠,则在青金石、绿松石、蜜蜡、琥珀、珊瑚中随心选用,无严格定制。
妇女与男子朝珠的区别
妇女悬挂的朝珠,与男子所佩者略有不同。其区别主要看朝珠上的“纪念”,两串在左者为男,两串在右者为女,两者不能颠倒。此外,还有一些规定:如命妇穿着吉服参加祈谷、先蚕等古礼,只需佩挂一盘朝珠;若遇重大朝会,如祭祀先帝、接受册封等时,则要佩挂三盘朝珠,同时还必须穿着朝服。三盘朝珠的具体佩挂是正面一盘佩于颈间,另外两盘由肩至肋交叉于胸前。至于男子,在任何场合都只悬挂一盘朝珠。
显示官位高低
朝珠的大小质量也表示了官位的高低。官员觐见皇帝时必须伏地跪拜,只要朝珠碰地,即可代替额头触地。朝珠的直径越大,珠串就越长,佩挂者俯首叩头的幅度就可减小,这可以说是皇上对不同官职的不同恩赐。
配挂朝珠的规定
按清《会典》规定,自皇帝、后妃到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皆可配挂朝珠,朝珠虽然是装饰品,但一般官员和百姓不能随意佩带。对于佩带何种质地的朝珠,也有严格的区分和等级规定,从官员胸前所佩带朝珠质地的好坏,可以看出官员的品级高低来.
清代朝服上佩带的珠串。状如念珠﹐计一百零八颗。珠用东珠(珍珠)﹑珊瑚﹑翡翠﹑琥珀﹑蜜蜡等制作﹐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由项上垂挂于胸前。朝官﹐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以及五品官命妇以上﹐才得挂用。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其中东珠和明黄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参阅《清文献通考.王礼十七﹑十八》﹑《清会典.礼部四.仪制清吏司》。
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于胸前。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称分珠,翡翠朝珠始于清朝乾隆时期,于光绪年间达到鼎盛。
朝珠原是佛教数珠的发展,清代皇帝祖先信奉佛教,梵文称满洲为“曼殊”的转音,佛教徒对清朝皇帝有“曼殊师利”大皇帝之称,“曼殊师利”就是文殊菩萨。因此,清代冠服配饰中的朝珠也和佛教数珠有渊源。按清代冠服制度,君臣、命妇凡穿朝服或吉服必于胸前挂朝珠。朝珠由108粒珠贯穿而成,每隔27粒穿入1粒材质不同的大珠,称为“佛头”,与垂于胸前正中的1粒佛头相对的1粒大珠为“佛头塔”,由佛头塔缀黄绦,中穿背云,末端坠一葫芦形佛嘴。背云和佛嘴垂于背后。在佛头塔两侧缀有三串小珠,每串有小珠十粒,名为纪念(或称之为“三台”,当时称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即言官为外台。又一说天子有三台,即观天象的灵台、观四时施化的时台、观鸟兽鱼龟的囿台。寓意圣明高贵)。一侧缀两串,另一侧缀一串,两串者男在左,女在右。朝珠的质料以产于松花江的东珠为最贵重,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才能戴。此外有翡翠、玛瑙、红蓝宝石、水晶、白玉、绿玉、青金石、珊瑚、绿松石、蜜珀菩提、黄碧、伽南香、白檀、催生石、金刚子、崇珠克石等。贯朝珠的线条,皇帝用明黄绦,而下为金黄绦、石青绦。
其定制:
皇帝朝珠用东珠,祀天以青金石为饰,祀地用蜜珀珠,朝日用珊瑚珠,夕月用绿松石珠,均明黄绦。
皇后、皇太后朝服朝珠三盘、东珠一、珊瑚二,吉服朝珠一盘,均明黄绦。
皇贵妃、贵妃、妃朝服朝珠三盘、蜜珀一、珊瑚二,吉服朝珠一盘,明黄绦。
嫔朝服朝珠三盘、珊瑚一、蜜珀二,吉服朝珠一盘,金黄绦。
皇子、亲王、亲王世子、郡王,朝珠不得用东珠,余随所用,金黄绦。
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朝珠,不得用东珠,余随所用,石青绦。
民公、侯、伯、子、男朝珠,珊瑚、青金石、绿松石、蜜珀随所用,石青绦。
皇子福晋朝服朝珠三盘,珊瑚一、蜜珀二,吉服朝珠一盘,金黄绦。亲王福晋、世子福晋、郡王福晋均同。贝勒夫人、贝子夫人、镇国公夫人、辅国公夫人石青绦。
民公、侯、伯夫人朝服朝珠三盘,吉服朝珠一盘,珊瑚、青金石、蜜珀、绿松石随所用,石青绦。
品官文五品、武四品以上,命妇五品以上,及京堂翰詹、科道、侍卫均可用朝珠,以杂宝及诸香为之。礼部主事,太常寺博士、典簿、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鸣赞,光禄寺署正、署丞、典簿,国子监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在庙坛执事及殿廷侍仪时准用,平时及在公署则不许用。内廷行走人员不分品级均可用。这种制度到后期逐渐放松,晚清时连捐纳为科中书(从七品)者也挂朝珠。
朝珠除由皇帝赏赐之外,也可由自己到珠宝店购买,较高贵的一盘朝珠价值千金,珍贵者价值连城。
清代的僧尼和佛门信徒所用的念珠(数珠),也有108粒的,称为“百八牟尼珠”。当时佛寺每**暮都要撞钟108响,称为“醒百八烦恼”。京城内的钟楼及紫禁城神武门楼上的钟,每日早晚也击钟108下,是按12个月,24气、72候为1周年的说法,总数为108而定的。这与朝珠每盘为108粒,也有文化内涵的联系。不过念珠多用香木或玛瑙、玉石制作。也有18粒、27粒、54粒数种,是念佛计算诵读次数的工具,后因材质、色泽、雕工等精美而成一般人把玩珍藏之物,由18粒珠串成的,称为“手串”或“十八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有椰子嵌银丝梵文数珠、嘎巴拉嵌金银珠宝数珠、金泊数珠、翠玉数珠、砗磲珊瑚数珠、雕橄榄核镂空八仙手串、伽楠水手串、伽楠木嵌金、珠团寿手串、黄碧玺手串、珊瑚间翠玉手串、红宝石手串、青金石手串、粉碧玺手串等珍贵的文物,是清代手串的代表性作品
其种类有琥珀朝珠、料器朝珠、核雕人物山水朝珠、鹤顶红朝珠、沉香木朝珠、象牙朝珠串、翡翠朝珠、核雕翡翠珊瑚朝珠、南红玛瑙朝珠、雕瓷朝珠、翠玉猫眼石朝珠、树籽朝珠串等。其中东珠和明黄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