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通史 古代的宵禁制度
中国自商周到近代两千年间,除了极少数的时间外,一直有着“宵禁”的制度。 一般在各个城镇,
都有巡夜的制度,有的地方则以鼓楼来控制和指示夜晚的时间和生活。
?《周礼 ?秋官司寇》列 “司寤氏”一职:“掌夜时,以星分夜 ,以诏夜士夜禁 ,御晨行者 ,禁宵行者 、夜游者。”专门负责夜禁事宜。
?汉代亦行宵禁 ,由执金吾负责 。 即薄暮之后,城门关闭,居民不得无故夜行。治安官员率卒巡夜,遇到夜行者即何呵止之,盘查可疑即抓捕。
?《三国志?魏书》卷1《武帝纪》引 《曹瞒传》:“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 ,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曹操能以违反宵禁棒杀皇帝宠臣,足见两汉时宵禁之严。
?《南齐书》卷22《豫章文献王传》载萧嶷与齐武帝 “同辇夜归 ,至宫门,嶷下辇辞出,上日:‘今夜行 ,无使为尉司所呵也 。’嶷对日:‘京辇之 内,皆属臣州 ,愿陛下不垂过虑。’上大笑。”身为皇帝的萧赜仍担心夜行遭到官员的呵斥 ,说明在南朝宵禁并无松弛。
?《北齐书》卷16《段荣传附子孝言传》言段孝言 “曾夜行,过其宾客宋孝王家宿,唤坊民防援,不时应赴 ,遂拷杀之。”骄奢放逸的段孝言召唤坊民增援 ,将不能按时抵达者拷打而死 ,既可说明段氏的凶残,也可看到当时聚坊民以备盗的组织模式以及宵禁的严厉 。
1.唐代实行严格的夜禁制度,“昏而闭,五更而启”。黄昏时刻,承天门击鼓四百下,京城城门关闭。鼓声再响六百下后,城内的坊门一律关闭,行人也禁止夜行。夜鼓过后而晓鼓至之前,诸人在街上行走,即为犯夜,违反者笞打二十。 但是在每年的上元灯节,解除宵禁,万民同欢。
2.然至僖宗以后 ,宵禁逐渐松弛。虽无直接的诏告 ,却能从载述中明其踪迹。《唐语林》卷 2载武宗时,王式初为京兆尹 ,“长安坊中有夜拦街铺设祠乐者迟明未 已,式过之驻马寓 目,巫者喜 ,奉主人杯跪献于马前 ,……式取而饮之。”夜晚当街聚众铺设祠乐 ,王式身为京兆尹视而不见。
?五代时期 ,宵禁制度再无恢复。《旧五代史 ?唐书》卷 32《庄宗纪》载后唐同光二年 (924年),唐庄宗根据有司的建议,因 “荧惑犯星二度 ,星周分也 ,请依法禳之。于京城四门悬东流水一罂,兼令都市严备盗火,止绝夜行”。此事在秋天 ,需要另外提出画区域 宵禁 ,说 明后唐都城并无严格执行宵禁制度。《新五代史》卷 65《南汉世家 ?刘隐世家附奥子玢世家》言刘龚尚在殡 中。刘玢就 “衣墨缭与倡女夜行,出入民家”。后汉也并无严格宵禁 ,娼女、民家与官宦之间来往自由。
?北宋初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解除宵禁成为达官贵族和底层人民的共同需要。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诏令开封府三鼓以后不禁夜市,百姓在三更前可以外出行走。熙宁年间(1068-1077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政府禁令松弛,阻碍商品交换和限制生活自由的坊墙纷纷被推倒或拆除,封闭式的坊市制彻底崩溃。
?元朝重新实行严格的宵禁。《通制条格》记载至元七年太原路禁止嫁女娶妻时夜晚饮宴,“今后会亲,止许白日至禁钟”。皇帝更直接颁下圣旨,禁止那些“夜间聚首众人唱词的、祈神赛社的、立集场的”,严令“将为头的重要罪过也者、其余唱词赛社立集场的”要“比常例加等”进行处罚。
?明朝《大明律》以及内容相沿的《大清律》对京城及外郡城镇的夜禁皆有具体的规定:“凡京城夜禁,一更三点,钟声已静之后,五更三点,钟声未动之前,犯者笞三十。二更、三更、四更,犯者笞五十。若犯夜拒捕及打夺者,杖一百;因而殴人至折伤以上者绞,死者斩”。
?清朝的官员同样要规范地方民众的这种时间秩序,除了在乡间建立保甲制度外,还要“立禁止夜行木牌,时刻叮咛各处甲长,大家堤防,看明这一村的出路去路。于要津路口埋伏乡夫,如遇此村人黑夜行走,即行绑锁,次日禀官严审”。顺治初年更针对京城的夜间巡逻,详细规定如下:京城内,起更后闭栅栏,王以下官民人等不许任意行走。步军尉负责分定街道界址,轮班直宿,而步军协尉则往来廵逻。至于夜行之人,除非有奉旨差遣及各部院差遣,或是“丧事、生产、问疾、请医、祭祀、嫁娶、燕会”等特别状况,直宿的官兵须详细询问事故,记录其旗分、佐领、姓名、住址,才可以开栅放行。
总结
1.从商周到隋唐时期,由于宵禁的存在,饭店在天黑之前必须关门。除了隋唐时期的上元节,且仅限京城中,解除宵禁,万姓胪欢,饭店一般不关门。
2.晚唐时期,宵禁松弛,夜市开始出现,饭店可以选择关门很晚,甚至不关门。
3.五代及宋朝时期,宵禁几近废除,夜市异常繁荣,北宋时期开封几乎成为不夜城。饭店自然关门很晚甚至通宵营业。
4.元明清三代,夜禁的规定更加严厉和明确,尤其明清时期,在京城街头巷尾甚至设置栅栏,昼开夜闭,大栅栏因此得名。按照规定,饭店关门的时间应该是在一更三点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