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字词句篇描写
资料查询

其他 古文化的精华

2017/6/12 10:59:403050 个作者有用

  古文化的精华,概括如下:

  第一是古文化的道德善的筹建。道德即善。中国古文化的道德即善之教化。古文化的善的概念是,善来自天地本源,自然。善来自天。亦即善来自自然。“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效仿道德之公正,善即公正,利他。

  第二是古文化的自然人伦合一。即天人合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然变化与人的行为的统一,人的意志与自然意志的统一。这里,人部分地成为自然之一,人即自然。古文化还没有预见到文明对人的异化。人即自然,自然即人。人完全是自然的,适应自然的。这样人与自然是一体的。

  第三是秩序性筹建。古文化认为一切是有序的,那么人类应该是有序的,人类秩序与自然秩序是统一的。这里不是上述的重复,而是对秩序的强调。《易经》即秩序演绎。“一阴一阳”,秩序也,就此进入人伦,人伦秩序的筹建,国家秩序的筹建。“先规定,后存在”,按照秩序思维和行动。“三思而后行”,即思维与行为的秩序。“无规矩不成方圆”,先规定,后存在。此非因果关系的凸显,而是链式关系的凸显。

  第四是革故鼎新的观念。革故鼎新出自《易经》《革》《鼎》卦。革者,巩固也,鼎者出新也。按照自然的变化,新旧交替,巩固旧的,滋生新的。自然,社会,人伦都是如此。

  第五是物极必反的哲学观。古文化认为物极必反。任何单一性的运动结果都是向对立面返回。这里已经有所谓的辩证法的思想。在此建立了“庸执厥中”的思想,即中庸之道。

  第六是自然依托,人伦为本。古文化重人轻神。凸显人之价值,人之价值在人伦关系。长幼有别,以自然年龄建立的“孝道”,尊老爱幼。人的价值凸显,在人万物之灵的认识。此时古文化独有的。人是万物之灵,暗示人高于神。人的价值即服从,认识,顺应自然。自然是万能的,对天地祭祀,说明古文化的泛神论在自然界中。

  第七是现实主义。古文化始终以感官世界为真实世界。淡化抽象层次的世界。此其缺失,亦其优势。为什么?进入抽象层次会形成虚无主义,淡化此点,就始终获得现实感,中国人的实在性,即感官实在。非观念实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现实主义淡化了对抽象层次的重视,糟粕精华并在。

  第八是世俗思想成为文化核心。中国古文化并不拒绝世俗,而是“入乡随俗”,善俗,即对世俗的适应性,不愤世嫉俗,保持世俗在传统中的递进。中国人至今还善于服从世俗,不显示与世俗的冲突和逆反。孔子云“攻乎异端,其害斯己”。儒家,道家,佛家都接受世俗。

  综上所述。古文化在多神教,自然观,人伦观中已经有成熟的哲学观念。如何对待自然,如何进入社会,如何组建家庭,如何展开人生,都有涉及。也就是说,古文化已经是兼备各种部件的文化。其圈子封闭,亦是其完善性的表现。经济上的小农经济,政治上的大一统,文化上的自我完善,思想上的独立思考,。。。。已经成为成熟的文化。

  前文《古文化的糟粕》亦即从上述精华中滋生出来的。可以分开研究,但是事实是一体的。作为古文化独立看,没有明显的宗教信仰,没有形而上的追求,只在感官现实中绵延几千年,其核心是----以自然为依托,以善为核心,以人为本质。就此亦完成了宗教有神论的文化的功能。这是许多学者深思的地方,也是吃惊的地方。

  以自然为依托,以善为核心,以人为本质。

  此即古文化的精华之浓缩。要言不烦。以自然为依托,不同于以神为依托,以善为核心,不同于重视契约法律,以人为本质,使人的异化得以遏制。中国人始终是“人”的范畴。但是其弊端是,“人”的范畴不能满足人对“人”的想象力,也就开始了“神话人”。把人神话,这是因为淡化了神格,不能满足人对“人”的无限的想象力。

  抽取上述核心的概念,即-------自然(天)----善-----人

  自然是善的,这是古文化的第一判断,善是自然的,这是古文化的第二判断,人既是自然的,亦是善的,这是古文化的第三判断。三者概念互相注解,互相诠释。天-----善----人。即古文化的核心概念。天是无限的善,善是无限的存在可能,人在天和善的无限性中最大可能地生生不息。人的目的是善,始终皆善,善即价值。天为据,善为依,人为本。古文化的精华。以天为据,则四方坦然,无所畏惧。以善为依,则内在坚定,不畏人言。人为本,则,归于生命目的,非终极目的,乃是生命自身为目的。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加入我的收藏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网-官方推荐墨星写作网-官方推荐

查阅资料SC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