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写历史小说
资料查询

宗教民俗 佛源俗语

2017/5/30 14:33:593790 个作者有用

  引用

  【僧不僧,俗不俗】

  佛家称出家人为“僧”,在家人为“俗”。僧人剃除须发,披上僧服,受了大戒以后,从形貌服侍到起居作息,都与俗人有很大的区别。俗语中形容某人的穿着打扮或行为不伦不类,谓之“僧不僧,俗不俗”。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我经文也不会谈,逃禅也懒去参……别的都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也作“僧不僧,道不道。”“道”,指道士。道士与僧人的形象与作为也有很大区别。如鲁迅《呐喊·风波》:“现在的长毛,只是剪人家的辫子,僧不僧,道不道。”也比喻办事不按常规,不合情理。如《红楼梦》第六三回:“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也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李明权)

  引用

  【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作为“佛、法、僧”三宝之一的出家人以普渡众生、行菩萨道为己任。菩萨道的主要精神体现在替众生“与乐、拔苦”的慈悲心上。因此,南朝梁·沈约《究竟慈悲论》指出:“释氏之教,义本慈悲。”慈悲是发起一切善行的基础。不过,光有慈悲还不够。度化众生还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权巧之智,称为“方便门”。如唐·窥基《法华经玄赞》卷三解释:“利物有则曰方,随时而济曰便。”据说,佛有八万四千方便法门,度化一切众生。如元·朱凯《昊天塔》第四折中长老说:“俺出家的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李明权)

  引用

  【螺蛳壳里做道场】

  在狭窄简陋处做成复杂的场面和事情,今谓之“螺蛳壳里做道场”。道场是梵语mandala(曼荼罗)的意译,或译为“坛”,指供奉佛菩萨像,依据一定的要求布置并举行法会的宗教场所。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二说:“延请僧道作法事曰作道场”。佛教中有名的法会道场有水陆道场、慈悲道场等。释迦牟尼成道的地方,称为菩提道场,在 中 印 度摩 揭 陀 国 尼 连 禅河侧的菩提树下。(参见《大唐西域记》卷八)道场亦泛指修行佛法的场所乃至喻指所修的佛法,如《维摩诘经·菩萨品》:“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此外,在隋炀帝时,曾诏改佛寺之名,亦称道场。在古例中如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欣见素以抱朴,果甘露于道场”。(李明权)

  引用

  【僧来看佛面】

  这个俗语的意义同“不看僧面看佛面”有所不同。“僧来看佛面”,谓和尚来访,看在佛的面上也应款待他。比喻接待来人,要看在其他有关人员的情分上,给予礼遇。《官场现形记》第二回:“这个人是你王公公荐来的,僧来看佛面,不可轻慢于他。”

  引用

  【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

  “如来佛”即佛,“如来”是佛的十种尊号之一。神话小说《西游记》描写孙悟空神通广大,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但却无论如何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此俗语比喻不管有多大本事,用尽解数,也摆脱不了某种力量的控制。如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六章:“果不出所料,眼前这一套全是美国顾问处的设计,可是不管严醉有天大本事,还是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

  引用

  【嗔拳不打笑面】

  古时江淮一带有“嗔拳笑面”之戏,双方带面具作胡人勇士状,一扮“嗔拳”,一扮“笑面”。(可参阅宋·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禅宗有“嗔拳不打笑面”之语,《续传灯录·泉州云台因禅师》:“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嗔拳不打笑面。”后俗语中多用之,谓恼怒者不拳打笑脸相迎的人。或谓对人和气可以免遭欺辱,如《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二回:“他有钱的性儿,随他说几句罢了。常言嗔拳不打笑面,如今时年尚个奉承的,拿着大本钱做买卖,还放三分和气。”也作“嗔拳输笑面”。如《水浒传》第二十七回:“自古嗔拳输笑面,从来礼数服奸邪。只因义勇真男子,降伏凶顽母夜叉。”

  引用

  【解铃还须系铃人】

  比喻谁做的事有了问题,仍须由谁去解决。《指月录》卷二十三:“金陵清凉泰钦法灯禅师在众日,性豪逸,不事事,众易之。法眼(禅师)都契重。(法)眼一日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法灯)适至,(法)眼举前语问。师(法灯)曰:‘系者解得。’”如《西游记》第七十一回:“这正是:狮项金铃何人解,解铃人还问系铃人。”

  引用

  【新来和尚好撞钟】

  比喻新来乍到的人手脚总是比较勤快。如《歧路灯》第八回:“果然‘新来和尚好撞钟’,镇日不出园门,将谭绍文旧日所读之书,苦于点明句读,都叫丢却。自己到书店购了两部课幼时文,课诵起来。”(参见“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条)

  引用

  【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佛教把众生世界分为“三界”。其中欲界包括六欲天、人间和地狱;色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包括四空天。三界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处所,充满痛苦烦恼,被喻为“火宅”。“五行”原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构造物质世界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不但有各自的本质特征,而且相互之间有生成、克制等联系,从而构成了万物及其运动变化。“超出三界外”就是超出生死轮回,“不在五行中”就是不受物质的障碍。俗语“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指超凡脱俗,不受世俗的污染和拘束。如《封神演义》第二六回:“妹妹既系出家,原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岂得以世俗男女分别而论。”又如《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第二六回:“真君道:我既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么又来管你凡间什么闲争闲闹斗?”

  引用

  【骑牛觅牛,骑驴觅驴】

  《景德传灯录·福州大安禅师》:“师即造于百丈,礼而问曰:学者欲求识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骑牛觅牛。师曰:识后如何?百丈曰:如人骑牛至家。师曰:末审始终如何保任?百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师自兹领旨,更不驰求。”又《福州白龙院道希禅师》:“问:如何是正真道?师曰:骑驴觅驴。”文中骑牛觅牛、骑驴觅驴是相同的比喻,觅牛比喻“求识佛”,觅驴比喻求“正真道”。“骑牛”之牛、“骑驴”之驴则未明言,然由下一则语录可知。同上《梁宝志和尚大乘赞》:“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义即众生本具的佛性。后以此二语比喻忘其本有而到处寻求。宋·黄庭坚《寄黄龙清老》诗:“骑驴觅驴但可笑,非马喻马亦成痴。”

  引用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谓行善得乐报,作恶得苦报,不会没有报应,只是报应有快有慢而已。佛教说“三是因果报应”。依善恶业力的大小,或现世受报,称为“现报”;或来生受报,称为:“生报”;或隔二生以上才受报,称为“后报”。这就是所谓“来早”或“来迟”的不同。如元·无名氏《硃砂担》第二折:“休将奸狡昧神祇,祸福如同烛影随;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句俗语的变式较多,且举数例。如明·张景《飞丸记》第十六出:“善恶终有报,只争早与迟。自家押解的便是。世藩丈夫相权,善作威福,缙绅切齿,台谏舌缩。不意天意昭昭,祸来忽倏。”又如《飞龙全传》第八回:“可怜二魏平日千般凶恶,万种强梁,今日双双俱遭郑恩之手,了命归阴。正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善恶必报,迟速有期。”也省为“善恶到头终有报”。如峻青《写在百花重放的时候》:“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善恶到头终有报”。

  引用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道,指“道行”。魔,梵语mara,指一切扰乱身心,妨害修行者。《魔逆经》指出:“其精进者,乃为魔求其便;若懈怠者,彼当奈何。”释迦太子成道前夕,坐于菩提树下,自誓:“不成正觉,不起此座!”其时天界魔宫震动,魔王波旬先率魔军进行威吓,又遣魔女进行引诱,均以失败告终。在修行中降伏魔事主要是靠“智慧”。正如隋·智顗指出:“转魔事为佛事,即巧慧。”应知一切善恶境界,均是唯心所现。“但了惟心,见无所见。若取之则心外有境,便成魔事。”(宋·延寿《万善同归集》卷上)佛家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告诫修行者警觉修行过程中难免出现的各种“魔事”。俗语用以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后,前进道路上可能有更大的障碍。如清·谭嗣同《仁学》:“算学盛而愈多难取之题,治理盛而愈多难防之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愈进愈阻,永无止息。然反而观之,向使不进,乃并此阻而不可得。是阻者进之验,弊者治之效也。”也作“道高一尺,魔高十丈。”如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三:‘道高一尺,魔高十丈。到得登峰,则魔自退。”有时也反其意而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谓总有压倒胜过对手的一招。如雪克《战斗的青春》第八章五:“敌人魔高一尺,我就来个道高一丈。”

  引用

  【游僧撵住持】

  游方僧撵走住持僧。游僧,指在外云游参学,到别的寺院去挂单暂时居住的和尚。住持,主持一个寺院的大和尚。相似意义的俗语还有“香火赶出和尚”。比喻反客为主,外人撵走主人。如《儿女英雄传》第七回:“那妇人也要挨着他坐。他喝声道:‘你另找地方坐去!’那妇人道:‘这可是新样儿的!游僧撵住持,我们的屋子,我倒没了座了!’”

  引用

  【装一佛像一佛】

  安装一尊佛像,就像一尊佛像,意为手艺高。比喻学一行像一行,干一行会一行。如《醒世恒言》卷三八:“直竖起一面大牌,写着‘李氏专医 小 儿 疑 难杂症’十个字。铺内一应什物家伙,无不完备。真个装一佛像一佛,自然像个专门的太医起来。”

  引用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寺院中一般有大钟、堂钟和殿钟。按寺院的制度,凡遇法会、集众、食时、寝前及僧人寂灭等,都要撞钟。撞钟有一定的规则与技巧,其作用大致有三个:警觉、号令和报时。《敕修百丈清规·法器章》指出:“大钟,丛林召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可见撞钟的重要作用是警觉僧众,消除昏惰,精进修持。就其原义来说,“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意为要做好一日和尚,就有撞好一日钟,暗含每日精进之意。世人一般把和尚看作消极遁世的人,又把和尚同寺院的钟声联系在一起。俗语“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比喻消极应付工作,得过且过地混日子。如《西游记》第十六回:“那道人道:‘拜已毕了,还撞钟怎么?’行者方丢了钟杵,笑道:‘你那里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又如茅盾《子夜》十五:“我早就辞过职了,吴老板还没答应,我只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引用

  【阎王判你三更到,定不容人到四更】

  中国民间多把死和地狱、阎王联系在一起。原来,中国古代便有死入黄泉、阴间的说法。泰山、酆都都是民间熟悉的阴曹地府,东岳大帝为百鬼之主,酆都大帝为幽冥之王。佛经传入后,关于地狱的详尽描绘大大丰富了“鬼世界”的内容。通过俗讲(变文)、壁画(变相)和通俗小说等的传播,地狱、阎王等深入人间,并和中国原有的传说糅合在一起。其实,按佛教“六道轮回”的说法,人死了未必都入地狱,只有犯“五逆十恶”的人才会入地狱。俗语“阎王判你三更死,定不容人到四更”,反映了中国民间旧时“死生有命”的观点,谓人的寿数是命中注定的,“大限”一到,非死不可。民间还传说,阎罗王掌管生死簿。如《警世通言》卷二八:“(许宣)折身便回来长桥堍下,自言自语道:‘时衰鬼弄人,我要性命何用?’看着一湖清水,却待要跳。正是:阎王判你三更死,定不容人到四更。”此俗语的变式很多,再举两例:如《济公全传》第二八回:“昨天要死没死了,是还有两天罪没受完呢。这真是阎王注定三更死,那敢留人到五更。”又如刘行《太行风云》二:“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阎王叫你五更去,不能鸡叫到天明。今日黑暗睡下,明早穿不穿鞋,谁知道?这都是命里定的。”

  引用

  【阎王不在家,业鬼由他闹】

  阎王,主管地狱之主。业鬼,生前作恶死入地狱的鬼。比喻主事的人不在时,趁机胡闹。如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妆体态,弄妖娆,共伴当,做知交,将家长,厮瞒着。可正是阎王不在家,着这伙业鬼由他闹。”

  引用

  【阎罗王做生意,鬼也没得上门】

  阎罗王为地狱主,连鬼都怕他。此俗语比喻没有一个主顾敢登门。如明·吾丘瑞《运甓记》第二三出:“今日早间坐到这个时候,并无一个主顾与我发市。正是:阎罗王做生意,鬼也没得上门。”或作“阎王老子开饭店,鬼都不上门”。多比喻恶人当道,都敬而远之,无人敢惹。如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一章三:“因为听讲的人,尤其下级军官,一次比一次多,不像以前‘阎王老子开饭店,鬼都不上门’。”

  引用

  【阎王好见,小鬼难当】

  小鬼,鬼卒,是阎罗王的属下。比喻当官为首的还可以,而手下的人却难以对付。如《官场现形记》第二八回:“但是‘阎王好见,小鬼难当’。志世侄虽然不要钱,还有禁卒人等,未必可以通融的。”又作“大王好见,小鬼难当”。如鲁迅《三闲集·路》:“现在的人间也还是‘大王好见,小鬼难当’的处所。”

  引用

  【阎罗王撞着对面鬼】

  谓小鬼对面撞上阎王。谓人生前作恶多端,死后即受地狱恶报,碰上阎罗王,无法逃脱。这句俗语是用“因果报应”之说,警诫人们不要作恶。免遭“冥谴”。如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三:“阎罗王撞着对面鬼。此例句法,实是鬼撞着阎罗王对面。人作恶事多端,罹冥府桁杨刀锯,亦直受无辞耳。独是暧昧隐情,负疚衷曲,不可对人之处,却有甚于桁杨刀锯者。别时犹可遮饰,一到阎罗王处,孽镜照人,纤毫毕露,真无地自容。”

  引用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众生要得道度化,出离生死苦海,必须要同佛法“有缘”,才能“感应道交”。这个“缘”,包括善根、慧根,慕道向善之心和勇猛精进的精神等。什么人同佛法“无缘”呢?这就是经上常说的“八难”。“八难”可以分作四类:一是苦障之难,包括地狱、饿鬼、畜生和盲聋喑哑。二是乐障之难,包括北洲和长寿天。该二处的众生寿长多乐,但缺乏智慧,甚至误以为已入“涅槃”。三是恶增之难,即“世智辨聪”,自以为是,妄执坚固。四是善微之难,即生在“佛前佛后”,不知佛法。值此“八难”者,便于佛法无缘。灵丹妙药,只能医治命不该绝的病症;同样,佛法广大,只能度化有缘的人。这就是俗语“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的含义。如《醒世恒言》第十回:“先生,常言道:‘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你且不要拘泥古法,尽着自家意思,大了胆医去,或者他命不该绝,就好了也未可知。”

  引用

  【哑子做梦说不出】

  《无门关·赵州狗子》说:“无门着语曰:参个‘无’字,昼夜提撕,莫作虚无会,莫作有无会,如吞了个热铁丸相似,吐又吐不出;荡尽从前恶知恶觉,久久纯熟,自然内外打成一片,如哑子得梦,只许自知。”谓不可言说的内证自悟的境界。后来人们用“哑子梦见娘,有话无说场”比喻心里明白,但无法表达出来的痛苦情景。如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真个是哑子做梦说不的(出),落可便闷的人心碎。”即是一例。

  引用

  【送佛送到西天】

  比喻做好事要做到底,决不半途而废。西天,指印度。印度古称天竺,在中国的西边,故称西天。印度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乡,故俗语云“送佛送到西天”。又,西天亦指阿弥陀佛所教化的西方极乐世界。两释皆可通。清·王光有《吴下谚联》卷四:“送佛送到西天。佛自西天来,二千年与此矣。”又如《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姐姐原是为救安公子而来,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也作“有心送佛送到西天”。如草明《一个私塾教师》:“好,有心送佛送到西天,我就打算挨饿也要在这世界里给人们讲圣贤故事。”

  引用

  【前世烧了断头香】

  信徒为了表示虔敬,在礼佛等场合,一般不燃折断或污染过的香。如《三世因果经》云:“今生臭气为何因?前世污香供佛前。”如《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我是怎么了呢?没修积个儿子来罢了,难道连个女儿的命也没有?真个的我前世烧了断头香了。”

  引用

  【前言不对后语】

  指说话前后不照应,漏洞百出。原为禅语。《续灯录》卷十一:“曰:‘向上宗乘又且如何举唱?’师曰:‘前言不及后语。’”“向上宗乘”又称“向上一路”,即禅宗直指人心的特别法门。“前言不及后语”就是说语言是无法充分表达“向上宗乘”的,只能靠内心的证悟。后俗语中也有用前言不搭后语。如《官场现形记》第六回:“这位王协台一脸烟气,问他营里的事情,多是前言不对后语。”又如袁静等《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大水下决心发言,憋出一身汗,前言不搭后语,结结巴巴的说了一泼滩。”

  引用

  【烂熟须菩提】

  须菩提,梵名Subuti,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他诞生时,家中空乏贫穷,故取名须菩提,意为“空生”。他受父母的影响,出家常随佛陀。须菩提在祗园精舍等处恭听佛说《金刚经》、《般若经》等,证悟一切事物皆是因缘生灭、空无自性之理,不再分别执着,霍然解脱。在佛陀的弟子中,须菩提被称为“解空第一”。《金刚经》、《心经》是佛陀对须菩提所说的“空经”,里面多次出现须菩提的名字。这两部经是佛教徒经常念诵的经典。把这两部经念得又熟又快,就常听到“须菩提……”、“须菩提……”。因此,俗有“烂熟须菩提”之说,意思是对某本书读得滚瓜烂熟,十分熟悉。如《何典》第五回:“及至活死人进了学堂门,却是出调的聪明,不消几时,把牵钻鬼读了数年还半生半熟的书,他都读得烂熟须菩提,颠倒也背得出。”

  引用

  【既来佛会下,都是有缘人】

  谓在烧香、拜佛等佛事活动中相逢的人,都是有缘分的。也泛指相会的人都有缘分。如元·杨暹《西游记》第六本第二一出:“要经文,准备的贝叶全新,着东土开发群迷度万民,不枉了孙行者驱弛受窘,猪八戒奔波逃遁。恁既来佛会下,则恁这班儿都是有缘人。”又如《西游记》第三六回:“你不济事。但是和尚,即与我们一般。常言道:既在佛会下,都是有缘人。你且坐,等我进去看看。”

  引用

  【既到灵山,岂可不朝我佛】

  灵山,即灵鹫山,又称鹫峰。山形如鹫,故名。在古 印 度 摩 竭 陀国王舍城东北。佛教认为,灵山是释迦牟尼佛报身净土。释迦牟尼佛曾在灵山举行法会,宣说《妙法莲华经》。我佛,指教主释迦牟尼佛。“既到灵山,岂可不朝我佛”,谓到了灵山净土,就应该朝拜佛祖。比喻到了一个地方,不能不去拜见主人。如《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到了那里,才知他就住在吾兄的宝庄上。我想,既到灵山,岂可不朝我佛?倒把打听华忠消息这桩事搁起,迳投宝庄,拜识尊颜。”

  引用

  【病鬼碰着阎罗王】

  病鬼,指病入膏肓,形容可怕的人。阎罗王,指地狱之主。“病鬼碰着阎罗王”,指必死无疑,毫无生还的可能。如《宋史演义》第五一回:“(耶律乙辛)阴与宫婢单登等定谋,诬后与伶官赵惟一私通。洪基不辨真伪,即将赵惟一系狱,嘱耶律乙辛审问。病鬼碰着阎罗王,还有什么希望?”

  引用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佛寺,在梵语中叫做僧伽蓝(Sangharama)亦省为伽蓝,意译为众园、僧院。佛教传入中国后,借用中国古代官署鸿胪寺、太常寺等名称,称为寺、佛寺。民间又借用祭神祭祖的祠庙,称为庙,或连称为寺庙。和尚住在寺庙里,以寺庙为家。俗语“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比喻无论如何都躲不过,逃不了。如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他一家子在这儿,他的房子地在这儿,他跑?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较早见于《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作“躲得和尚躲不得寺”;“你不要慌,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我自然有个料理,你明日到我寓所来。”这句俗语变式较多,不再一一举例。

  引用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浮屠,梵语Stupa的略音,正译为窣堵波,即塔、佛塔,俗称宝塔。佛塔的层次一般为单数,如五、七、九、十三级等,而以七级为最多,故有“七级浮屠”之称。塔原来是用来埋葬圣贤的身骨或藏佛经的,造塔的功德很大。然而,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故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意在鼓励人们奋不顾身,去援救面临死亡威胁的人。戒律有“止持”与“作持”两个方面。就“不杀生”而言,为“止持”;就“救人命”而言,为“作持”。这就是佛家常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西游记》第八十回:“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去救他下来,强似取经拜佛。”后亦变作“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如陈登科《活人塘》十八:“大凤子在后边急了,抢上说:‘妈!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我去想办法’。”“七年长斋”指长年吃斋修行。

  引用

  【救人须救彻,杀人须见血】

  意即帮助人要帮到底,办事情要见效果。这句俗语出于北宋的《传灯录》卷三四:“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德山与岩头,万里一条铁。”禅宗有所谓“杀人刀”、“活人剑”:“杀人须是杀人刀,活人须是活人剑。既得杀人,须活得人;既活得人,须杀得人。”(宋《圆悟心要》卷上)“杀人”比喻“打得念头死”;“活人”比喻“救得法身活”。“救人须救彻,杀人须见血”体现了禅宗擅用的“杀”、“活”之机。后在文学上运用如《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第三九回:“那樵夫道:‘你两番猜不着我的书谜儿,我不拽你上山来了。’天师道:‘救人须救彻,杀人须见血。怎么这等样儿?’”亦有倒置的用法,如马烽《吕梁英雄转》第三四回:“人常说:‘杀人要见血,救人要救彻。’你先去打仗,将来叫你叔叔给你磕几个头也行哩!”

  引用

  【佛面上刮金】

  比喻不管场合和对象,什么都要搜刮。极言凶暴贪婪。“佛面”指佛像的面部。《法华经·安乐品》谓:“诸佛身金色,百福相庄严。”可见,佛身为金色。人们用金箔贴于佛身乃至佛面,是庄严佛像的功德。后人在文学中引用,如《水浒传》第八三回:“皇帝赐俺一瓶酒,一斤肉,你都克减了。不是我们争嘴,堪恨你这厮们无道理,佛面上去刮金。”除比喻义外,“佛面上刮金”,亦有史实。《太平广记》卷一一六引晋·王琰《冥祥记》载:“唐贞观二十年,征龟兹。有薛孤训者为行军仓曹,军及屠龟兹后,乃于精舍剥佛面金。”可谓穷凶极恶。

  引用

  【步步生莲花】

  莲花,是一种吉祥清净的花,出污泥而不染,清香可爱。佛教视莲花为圣洁的象征。所以佛、菩萨像都设有莲花宝座。佛典中说在印度,莲花分为四种:一、优钵罗华(华同“花”),青色;二、拘物头华,黄色;三、波头摩华,赤色;四、芬陀利华,白色。虽然因颜色不同而各有其别名,但总称之为莲华。《杂宝藏经》卷一有鹿女步迹生莲花的故事。据说鹿女每走一步,都生出一朵莲花。后来鹿女被梵豫国王娶为第二夫人,生千叶莲花,每片叶上有一个小孩,共得一千个儿子。据《南史》记载:南齐东昏侯肖宝卷穷奢极欲,仿照鹿女步迹生莲花的故事,在宫中用金片雕莲花铺地,令其宠妃潘玉儿在上面行走,称她为“步步生莲花。”后来就用这句话形容女子步态的轻盈多姿。

  引用

  【伸手不见五指】

  出于《续灯录》卷七:“伸手不见掌。”这句禅语的意思大致是:悟道的人见一切实物,不加以主观的虚妄分别与憎爱,因为一切事物在本质上是平等不二的。正如禅家常说的:“了了见,无所见;无所见,了了见。”此俗语形容没有星星和月亮的漆黑一片的天色。如丁玲《粮秣主任》:“有一天夜里,天很冷,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引用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意思是说,佛像的庄严要靠黄金来装饰(俗称装金),人的模样则要靠衣饰打扮。明·沈自晋《望湖亭传奇》第十出:“虽然如此,佛是金装,人是衣装,打扮也是极要紧的。”亦作“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如《慈禧太后演义》第四回:“起初入宫,因家况艰难,只置了几件布衣粗服,至此蒙恩受赏,把衣饰尽行换掉,越显得玉质金相。俗语说得好: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确是阅历有得的话头。”又作“花须叶衬,佛要金装”。意义相似。如清·李玉《人兽关》第二五折:“打扮真宫样,自古道:花须叶衬,佛要金装。”(参见“丈六金身”条)

  引用

  【罗汉请弥陀】

  罗汉,小乘的最高果位;弥陀,即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罗汉请弥陀”这句俗语见于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一,只是借用佛语,内容与佛无关。据说十八罗汉邀请弥陀赴龙华会,推选一名为首作陪的人,监斋神拟请降龙、伏虎两位罗汉居首,理由是“以强为胜”。韦驮主张“有钱为上”,让金身罗汉上坐。赤脚罗汉不服,认为这是“欺贫重富”,昂然入坐。不料长眉大仙杖锡而入,自称年齿最长,资格最老。赤脚罗汉只得让他,抱怨说:“力士怕黄金,财主怕穷汉,穷汉敌不过阎王势。”弥陀含笑,众罗汉各自就席。此时,皱眉禅师一声长叹:“阿弥陀佛!我无力无财无势,又生不出一副老面皮肤,只落得长作懊恼罗汉也!”

  引用

  【穷吃素,老看经】

  “吃素”即“素食”。《汉书·霍光传》:“居道上不素食。”颜师古注云;“素食,菜食无肉也。”本谓居丧不肉食。后特指佛教徒持戒不食鱼肉荤腥。如唐·颜师古《匡俗正谬》卷三所说:“今俗谓桑门(佛教僧侣)斋食为素食。”原先,小乘教徒仍可吃“三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和不为我而杀。大乘教对出家人禁一切肉食。“看经”即阅读佛经。佛门常劝信士“读诵大乘,近善知识”。佛经称为“法宝”、“法身舍利”。看经是佛教徒产生“正信”、“正见”并走上“正道”的主要途径。“穷吃素,老看经”应是世俗的一种偏见。不过,这句俗语的语词意义是说,环境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如元·杨瞿《刘行首》第二折:“你不知道闲官清,丑妇贞,穷吃素,老看经。我如今青春之际,我怎生出的家!”

  引用

  【金刚不坏身】

  “金刚”即金刚石,是一种极为坚固的矿物,佛经上或用来比喻佛的“法身”。如《大宝积经》卷五二:“如来身者,即是法身,金刚之身,不可坏身,坚固之身,超于三界最胜之身。”又如《涅槃经》卷三:“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后亦用为典故。如南朝梁·沈约《谢示华严缨珞启》:“法身与金刚齐固,常住与至理俱存。”又如唐·广宣《安国寺随驾幸兴唐观应制》诗:“初传宝诀长生术,已证金刚不坏身。”

  引用

  【和尚在钵盂在】

  “钵”是梵语钵多罗patra的省音译,意译为“盂”,合称“钵盂”。钵盂用泥、铁等制作,扁圆形,口略小,是和尚用来化缘的食器,也是和尚随身携带的“六物”之一。因此,俗语说“和尚在钵盂在”。或比喻一事物的存在要依赖另一事物的存在。如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恁时节和尚在钵盂在,今日个福气衰,看何时冤业解。”或比喻不知是谁。如元·朱凯《昊天塔》第三折:“知道是和尚在钵盂在,知道是他受苦也俺受苦。”

  引用

  【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

  泥菩萨,泥塑的菩萨像,民间多泛指泥塑的神像等。“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比喻连自己也保不住,怎么顾得上别人。如《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我想江西不沉却好,若沉了时节,正是‘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还保得别人?”这句俗语还有几种变式。如于逢《金沙洲》三部十七:“郭有辉病了,看来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又如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十三章四:“他们心里很踌躇,答应带路吗?在这兵荒时候,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引用

  【众生好度人难度】

  佛教认为:佛、菩萨以普度一切众生出离生死苦海为己任。普度众生不但要具备大慈、大悲和大智慧,而且还要有“六通”。有了六通,就能出入自在,能知众生宿世今生之事与心中所想,能了解众生种种声音和言语的意义,能帮助众生解除任何烦恼。用六通去度化众生,谓之“游戏神通”。从佛、菩萨的角度来说,自然是“众生好度”了。为什么说“人难度”呢?因为凡人不具备智慧、神通等,要去度化一个人,往往也很难,不能如愿。俗语“众生好度人难度”,意思是人心险恶叵测,难以理喻。如《水浒传》第三十回:“常言道:众生好度人难度。原来你这厮外貌像人,倒有这等贼心贼肝!”

  引用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众生要得道度化,出离生死苦海,必须要同佛法“有缘”,才能“感应道交”。这个“缘”,包括善根、慧根,慕道向善之心和勇猛精进的精神等。什么人同佛法“无缘”呢?这就是经上常说的“八难”。“八难”可以分作四类:一是苦障之难,包括地狱、饿鬼、畜生和盲聋喑哑。二是乐障之难,包括北洲和长寿天。该二处的众生寿长多乐,但缺乏智慧,甚至误以为已入“涅槃”。三是恶增之难,即“世智辨聪”,自以为是,妄执坚固。四是善微之难,即生在“佛前佛后”,不知佛法。值此“八难”者,便于佛法无缘。灵丹妙药,只能医治命不该绝的病症;同样,佛法广大,只能度化有缘的人。这就是俗语“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的含义。如《醒世恒言》第十回:“先生,常言道:‘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你且不要拘泥古法,尽着自家意思,大了胆医去,或者他命不该绝,就好了也未可知。”

  引用

  【若知牢狱苦,便发菩提心】

  菩提,梵语bodhi的音译,意译为“道”、“觉”。“菩提心”指觉悟之心,道心。俗语“若知牢狱苦,便发菩提心”,谓如果知道犯法入狱是那么痛苦,就会早发善心,不去干恶事了。如《西湖二集》卷三十:“常言道:若知牢狱苦,便发菩提心。那牢头狱卒就是牛头马面一般凶狠,谁管你生死?只是有钱者生,无钱者死。做官的人那里得知备细,真是个‘有天没日头’的所在。”

  引用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释迦牟尼说法之初,便讲“苦谛”。佛教认为,众生在“生死轮回”中,遭受着种种“苦报”;生死之苦茫茫无边,称为“苦海”。《法华经·寿量品》谓:“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海。”佛教为了救渡众生出于苦海,指出了一个超越生死的“彼岸”作为修行的归宿。苦海是由无数恶业造成的。那么,要出离苦海,到达彼岸,就要回头修一切善事,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民谚“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正是劝人去恶向善的话。例如元曲《来生债》谓:“兀那世间的人贪财好贿,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何不早结善缘也!”

  引用

  【竖起脊梁骨】

  原为禅宗语。《五灯会元》卷十二载:有个叫狄三的人出家了,禅师给他起了个法名称“道川”,并教诲他说:“汝旧呼狄三,今名道川,川即三耳。汝能竖起脊梁,了办个事,其道如川之增;若放倒,则依旧狄三也。”“竖起脊梁”,谓站稳脚跟,振奋精神,专心参禅办道。这是一句禅家习用语。再举一例,如《五灯会元》卷十七:“其或见谛不真,影像仿佛,寻言逐句,受人指呼,驴年得快活去。不如屏尽尘缘,竖起脊梁骨,着些精彩,究教七穿八穴,百了千当,向水边林下长养圣胎,亦不枉受人天供养。”体现出佛家所提倡的“勇猛精进”的精神。朱熹亦好用禅语,其《语类》卷一零五谓:“道夫辞拜还侍,先生曰:“更硬着脊梁骨!”今亦常用此语,谓提起正气,振奋精神。如:我们要竖起脊梁骨,不怕威胁,不怕利诱,为建设繁荣公正的社会而奋斗。

  引用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教语,谓停止作恶,立成正果。后成为一句劝人改恶从善的俗谚。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夫佛法广大,容人忏悔,一切恶业,应念皆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汝不闻之乎?”原来,在宋代的禅宗“灯录”中,已经广泛引用这句俗谚了。最初,《景德传灯录》卷二五谓“抛下操刀,便证阿罗汉果。”到了《续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中,改成了“飏下屠刀,立地成佛。”意义升格了。其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凉译出的《涅槃经·梵行品》:“波罗倷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八戒”中的第一戒为“不杀生”。佛教认为杀生属于应受地狱报应的最大恶业之一。放下屠刀就是不杀生,亦泛指不造一切恶业。不造一切恶业,就能得到种种福报,进而摆脱轮回,直至成佛。禅宗好谈立地成佛,同慧能所传顿悟之法有关。“立地”是唐宋时的口语,犹言立刻,当下。现代也有运用于文章的,如鲁迅《准风月谈》:“古时候虽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但因为也有‘放下官印,立地念佛’而终于又‘放下念珠,立地做官’的人,这一种玩意儿,实在已不足以昭大信于天下。”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加入我的收藏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网-官方推荐墨星写作网-官方推荐

查阅资料SC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