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杂烩素材收录
资料查询

人文通史 曹操杀崔琰的原因

2017/3/27 16:46:104330 个作者有用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崔琰二十九岁时曾与公孙方等从经学大师郑玄受学。崔琰“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推方直道”,是河北士人的代表。崔琰本是袁绍部下,袁绍死后,“二子交争,争欲得琰”,崔琰以疾辞官,因而获罪,后得陈琳等人营救而免。

  曹操破袁氏,领冀州牧,当地北方士人多数是袁绍故吏,对曹操心怀芥蒂,曹操在河北的统治缺乏社会基础。因郭嘉建议,曹操大量辟召当地名士,希望获得士人的支持。“河北既平,太祖多辟召青、冀、幽、并知名之士,渐臣使之。”其中崔琰因其品德和名望,而被辟为冀州别驾从事。崔琰耿介、刚直,很得曹操的欣赏,后来一直升迁到尚书,主典选举。

  与孔融不同的是,崔琰并没有拥汉的思想和立场,他在袁绍暴露出明显的代汉而立的意图后,并没有离去的意向,在曹操手下,崔琰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拥汉倾向。对于曹操而言,公正耿直而又无拥汉立场的崔琰,是值得信任的对象,可以视作集团内部的人,因此把人事大权交给了崔琰,崔琰被任命总理东曹,总揽中央、地方的选举用人权。崔琰“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太祖叹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崔琰本着公平的态度,为曹操选举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协调曹操和冀州士人关系,对扩大曹操政权的社会基础和选贤任能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崔琰本身是士人的代表,他所选举的人士品评的人士,都是士人,尤其以河北冀州士人居多,他选拔人才也完全采用士族的政治标准,都是根据清议选举“俭”、“清”的名士。“魏氏初载,委授铨衡,总齐清议,十有馀年。文武群才,多所明拔。朝廷归高,天下称平。”

  崔琰虽然没有拥汉的政治立场,被曹操重用,但终究不是曹操的心腹。首先,虽然曹操早年有与士族交游的举动,但曹操本人代表的是“浊流”,他统治集团中最核心的力量,是谯沛的豪强地主,武人集团,他们的政治利益和士人是有分歧的。表现在用人上,曹操重用谯沛集团的武人和豪强,也重用兖州的“文俗之吏”,后来还提出“唯才是举”的方针,而崔琰把持人事权后,几乎完全任用士人,在人事上和曹操有重大分歧。其次,即使在士人内部,与曹操关系最密切的,是荀彧、郭嘉等人的汝颍士人集团,而不是崔琰代表的北方士人。崔琰背后的冀州士人“阿党比周”,好非议朝政,特立独行,与孔融等曹操的反对派交往甚密,是曹操极为头疼的一个群体;第三,崔琰个性耿直,屡触曹操之怒。如曹操初辟崔琰,崔琰的言论就让曹操十分难堪:“太祖破袁氏,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从事,谓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琰对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当时在场的宾客都大惊失色,可见崔琰当时处境是很危险的。曹操个性猜忌、自卑,崔琰刚直如此,自然不为曹操所喜。但是曹操又是一个知人善任的政治家,虽不喜崔琰,仍能重用。

  曹操推行“唯才是举”的选举办法,意在打破传统的任人以德,靠清议来确定人事的旧办法,实际上是扩大寒门和豪强入仕的门路,打击士人对人事权的把持。崔琰虽然是士人中与曹操合作最为密切的一类,但是他坚持士人本身的利益,这就和曹操有了分歧。在立嗣的问题上,崔琰又公开表态支持曹丕。由于长期担任选举人才的官员,崔琰门生遍布朝野,他支持曹丕,这对曹植集团是相当不利的,必然会引起曹植集团的反击和构陷。丁仪就抓住崔琰给杨训的书信中的一些句子,构陷崔琰语出不逊攻击朝政。这本来是一件寻常的事情:曹操晋爵魏王,曾受崔琰举荐的士人杨训上表称贺,清议派都嘲笑杨训“希世浮伪”,崔琰却在书信里说“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丁仪告发崔琰这书信有攻击曹操的嫌疑,而曹操也认为崔琰“意指不逊”,于是罚崔琰做刑徒。

  崔琰的书信,本身只对曹操晋位魏王有一些不屑和嘲讽,但并无强烈的反对,崔琰并不是拥汉派,对这件事有一些嘲讽,只是个性使然。曹操对此看得也十分清楚,崔琰从立场上讲,是属于他这一边的人,与孔融甚至荀彧等人并不一样,所以曹操最初并不想杀掉崔琰。问题在于崔琰被罚为奴隶后,并没有按曹操期望的闭门思过,反而“辞色不挠……通宾客,门若市人”,公开表示对曹操处罚的反抗,这就严重地触犯了曹操。曹操晚年,猜忌、狐疑,崔琰为冀州士人之首,树大招风,自然受曹操之忌。所以曹操最终杀掉了崔琰。应该说,书信事件,崔琰的“不逊”是触怒曹操引发文字狱的诱因,深层的原因则是曹操对冀州士人的特立独行的不满,和关于选举问题的斗争。崔琰之死,是曹操向冀州士人的示威和恐吓,也是曹操试图打击士人对选举权力把持的一种姿态。从根本上来讲,是由于士人本身的政治利益和曹操的分歧造成的。

  崔琰的整个政治生涯中,大部分时间与曹操都是良好的合作态度,对曹操争霸天下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他坚持士族本身的利益,这和曹操的政治措施有一些不同,加上立嗣问题和曹操晚年过于敏感的性格,导致了崔琰的被杀。崔琰被杀,和孔融被杀有着本质的不同。孔融属于士人中拒绝与曹操合作的拥汉派,因为集团的政治斗争而被杀,崔琰属于士人中积极与曹操合作的“曹派”,他的被杀,是多方因素合力的作用,但这都属于曹操集团内部的路线斗争。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加入我的收藏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网-官方推荐墨星写作网-官方推荐

查阅资料SC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