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器具 揭秘 3000年前甲骨上写了啥
看过《京华烟云》的朋友应该对书中姚木兰用一箱价值连城的甲骨做陪嫁的别致设计记忆犹新。您是否好奇,这看似朴素无奇的小小骨片传递了怎样的历史信息,得以引无数文人墨客竞折腰?被深埋地下3000年,到清末才被发现的甲骨何以千年不腐?作为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又记载了殷商王朝怎样的社会百态?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今天国家图书馆开展的“甲骨文记忆展”上都能找到。
此次展览中的不少展品都体现了学术性和科普性的完美结合。如“北图6006”和其他骨片的缀合曾是甲骨学史上的首创,缀合完整的骨片印证了《史记·殷本纪》的记载基本正确,“北图5601”与“北图17923”等缀合后也进一步证明了甲骨刻辞所记商王世系。而国家图书馆馆藏大龟四版之一的“北图4453”是一片保存比较完好的龟腹甲,记载了贞人宾贞问燎祭之事,字体挺拔雄健,属武丁时期宾组大字类卜辞的典型风格,是甲骨文书法中的精品。
除了甲骨常见的祭祀主题之外,展览的甲骨还包括农业、田猎、气象、疾病、生育等各种主题。比如完整刻辞龟腹甲“北图4454”记载了贞人“韦”贞问接下来的十月下冰雹之事。这是目前关于冰雹的最早记载。
另外,本次展览展出的甲骨类型多样,除了龟甲之外,还有牛肩胛骨、人头骨等多种类型。
展览采取讲故事的方式,用“廉价龙骨”、“一字千金”、“殷人刀笔”等八个故事,加之模拟场景及真实展品的辅助,将甲骨从中药药材到信史资料、从私挖盗掘到科学发掘的命运变迁向大家娓娓道来。
据悉,国图自创建之初的京师图书馆时期就重视甲骨的收藏,现藏甲骨35651片,约占存世总量的1/4,是目前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单位。此次展览从国图馆藏精挑细选出65件代表性珍品,展览免费开放,观众可持有效身份证件或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