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有关老上海有名气有特色的马路盘点
南京路(大马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迫辟为通商口岸,南京路先是英租界,后成为公共租界。南京路是上海开辟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当时外国金融集团先在外滩建立起金融集中区,后沿着当时被称为“花园弄”的一条东西向“大马路”发展商业。随着“永安”、“先施”、 “新新”、“大新”和“中国国货”等五大着名环球公司的崛起,南京路便成为上海最热闹,最繁华的商业大街。南京路东起外滩,西至静安寺与延安西路交汇,横贯上海市区中心,全长5.5公里,分为南京东路,南京西路两段。中华民国时期南京路已是闻名的“十里洋场”。南京路命名后第十年,冒险家沙逊和哈同在上海大肆搜刮中国人民的血汗,投资六十万两银,在南京路上铺放铁藜木,喷上一层柏油,使它成为远东最漂亮的道路。南京路经历了几次扩展,逐渐地安装了煤气路灯、电话、电灯、自来水,还有有轨电车、人力车通行。经过不断的发展,南京路沿线成为上海市的商业中心。
九江路(二马路)
上海金业交易所1921年11月在九江路开业。在同治四年,上海租界的外国银行,共有十家之多,大多集中于市中心区。当时在九江路的便有两家:一家是阿加刺银行,在九江路1号;一家是有利银行,和阿加刺贴邻。较后开设在九江路的有美国的花旗、大通,日本的三井、三菱、住友,荷兰的安达,德国的德华等九家,我国的有华侨和聚兴诚两家。这儿被称为 “中国的华尔街”。
汉口路(旧名三马路)
旧时的汉口路,发生了许多和报业有关的事件。《新闻报》创始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是由中外商人合办的。该报一度为美国人福开森所购得,聘汪汉溪为总经理,汪为报界四巨头之一。最初的馆址在望平街南首,民国十八年(1929年)才在汉口路建造新屋。次年福开森让出股权,该报才完全入于华人之手。该报开创时,正主笔是别号缕馨仙史的蔡尔康,继之者为撰《海上繁华梦》的孙玉声。严独鹤主持副刊“快活林”和“新园林”,使该报销售数日益增加。后又发行《新闻夜报》,那就由严独鹤主持了。比《新闻报》资格更老的,就要推《申报》了。该份报创刊于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72年 4月30日),最初由一个中国通的英人叫美查主办,后由席裕福出75000元代价购得,主权才归华人。民国元年(1911年),史量才又以12万元代价向席氏收购。史量才请陈景韩为主笔,锐意经营。直至蒋政权时代,因言论锋利,触犯了蒋介石,结果史量才被狙击致死。该报不但具有历史性,且人才之盛,也在当时各报之上。《苏报》一案,轰动了当时社会。苏报馆主持者为陈范。案发,清吏会同租界巡捕房往捕,因陈范到日本去了,捕去章太炎、邹容等人。陈范住所为三马路20号,囚房屋一再翻造,现已找不到原址了。但苏报馆那时是设在四马路的。
福州路(四马路)
四马路,旧路名。即今福州路。因位于大马路(今南京东路)以南的第四条路而得名;又因原圣三一教堂建在该路上(后迁至汉口路与江西路之间),被叫作布 道街。1865年,工部局正式定名为“福州路”,但四马路之名仍沿用到今天。1843年冬,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麦都思(w.h.medhurst)在该路相近的麦家圈(今山东中路)创办中国第一家机器印刷厂墨海书馆,以后上海近百家出机构,以及文化用品商店均集中在这条路的南路(今河南中路)到福建路(今福建中路)的约 200 米的路段上。 如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黎明书局、百新书局、开明书店、新民书局、大冬书局、大众书局、世界书局、科学仪器馆、儿童书局、三一画片公司、受古书局、作者书社、博文书店、文怡书局、文化书局、独立出版社、益新教育用品社等。所以福州路素有“文化街”的雅称。今天福州路的书店和出版机构数量虽已无法与昔日相比,但仍是全上海书店门类齐全、集中的街区。而该路的福建路以西地区则为另一种文景观。上海开埠初期妓院主要集中在宝善街(今广东路东段)。1884年刘维忠在福州路湖北路口创办“新丹桂茶园”,以后梨园同仁相继在福建路以西地区创办戏馆,同时随着跑马厅生意日益兴旺,上海的娱乐中心逐渐向西移,福州路又成为茶楼、书场、戏馆最集中的街区。其中着名的茶楼、酒肆有一品香番菜馆、青莲阁茶楼、杏花楼、聚丰园、文明集贤楼、大观楼、奇芳、平安、华芳居、福安、聚来厅、四海升平楼等,于是妓女也逐渐向以福州路为中心的地方活动。如1910年版《上海指南》中说:“长三其家多在三马路、四马路、五马路”,“野鸡多在福州路胡家宅、南京路香粉弄一带,夜间多在四海升平楼、福安、易安、同安、永安、五龙日升楼各茶室喝茶,或伫立于路旁,招揽游客,及更深夜静,或行人稀少地方,则动手强拉游客”。到清末民初,这里已形成以福州路会乐里(1997年拆除)和广东路群玉坊为中心的妓场,其中会乐里内公开挂牌营业的妓院达百余家之多。由于这里的另一番景观,上海人又把四马路称之为“红灯区”。为把四马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现象相区分,上海人把其东段的文化街称作为“福州路文化街”,而把其西段的妓院娱乐场称作为“四马路妓女窟”。因此,四马路和福州路具体所指是不可混用的。
广东路(旧名五马路)
广东路旧称五马路,也叫宝善街。其中间一段又名正丰街,原来正丰是家酱园招牌,用这家酱园作为街名罢了。上海之有电话,始于清光绪十九年六月(1882年)。沿南北两局,南局在十六铺,北局便在正丰街,后因经费不足而停业。过了一年,才由徐家汇教堂通线至英、法、美租界,以报风雨寒暑。从此各界人士渐渐感觉电话的便利。当时电话称“德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