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八卦 中国古代房奴
中国自古有“安居乐业”之说,中国人对房子有着特殊的情节。然而近年来房价像坐上云霄飞车一样飙升,“房奴”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对很多人来说,购房已不是个人行为,甚至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在供房。然而,高房价问题从来不是今天所独有的,而是古已有之。并且古代不仅有房奴,也有蜗居,有拆迁,还有囤地。
在很多人看来,封建社会的官员是吃皇粮的特权阶层,他们的住房问题皇帝当然也管。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古代的房价也高,高到什么程度呢?搞到不仅是升斗小民,就连特权阶级的封建官员也不一定能买得起!吓一跳吧?很多着名的历史人物,甚至是身居要职的当朝宰相,他们的买房经历也跟现代都市打工族一样字字血,声声泪的。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般朝廷官员根本不敢奢望有自己的房子。秦朝官员的工资,实行“秩石制”,直接发粮食当工资。官员职位越大,也仅仅意味着,他能领到更多的粮食,并没有其他特权。从西晋开始,为优待官员,才正式按照官品占田。然而,皇上给的地,和官员任职的地方常常不一致;而且按照唐朝末年之前的规矩,一旦官员退休,在职时的俸禄一律停发,这地也得还给皇帝。为了省却许多麻烦,更是为了办公的需要,许多官员就直接把家安在了条件相对优越的衙署里——或者叫机关宿舍更合适。异地做官,则举家搬迁到新宿舍。如果不幸被淘汰出官场,那就想办法另谋生路或者回老家过日子。唐末以后,退休的官员有幸能领到一半的俸禄,但退休后的住房问题,政府还是不管。南宋还规定凡各级地方政府官员休官后,三年内不许在任职地居住,倘在当地有亲属,或置有财产,三年以后也不许居住,违反者处一年徒刑。
让我们梦回大唐来看看当时的情况。
愤别官场,借贷买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房奴”,当属鼎鼎大名的“江南第一才子”——唐寅唐伯虎。有人会说唐伯虎是解元,又是大艺术家,诗、书、画号称“三绝”,写十几幅字房款不就齐了?这话想起来是没错,但据唐伯虎自己记载,他确实凑不齐购房款。让唐伯虎沦为房奴的这栋房子,是之前一户人家废弃的“别墅”,几乎就是块“死楼盘”,应该不要多少钱。而且对于这处房产,唐伯虎极为用心,他给它起名叫“桃花别业”,后来还花费了大量的装修款,据说内部装修唐伯虎更是亲力亲为,把这处宅子建成了苏州城有名的私家园林。受唐伯虎盛名的影响,以至于现在苏州还有个地名,就叫桃花坞;有两条街道,名字就叫桃花坞大街、桃花坞桥弄。这说明唐伯虎曾在此地购房一事并非讹传。据记载,唐伯虎在决定购买这处房产的时候,首先是向北京一位当官的朋友借了一大笔钱,而这笔钱是用自己的一部分藏书来作“抵押贷款”的,后来,他更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作画、卖画,才筹足了购房款,看来他这种行为也属于“按揭”,可算是典型的房奴表现了。那么唐伯虎为何会甘心沦为房奴呢?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16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二十九岁到南京参加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正当他踌躇满志,第二年赴京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交恶运。关于“会试泄题案”,一种说法是,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巨富之子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还有一种说法是此案另有隐情。唐伯虎参与的那次科考题目生僻,使很多应试者答不上来。其中惟有两张试卷,不仅答题贴切,且文辞优雅,作为主考官之一的程敏政见此高兴得脱口而出:“这两张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经的。”这句话被在场人听见并传了出来。再加上唐寅和徐经到京城后多次拜访过程敏政,特别在他被钦定为主考官之后唐寅还请他为自己的一本诗集作序。这已在别人心中产生怀疑。这次又听程敏政在考场这样说,就给平时忌恨他的人抓到了把柄。一帮人纷纷启奏皇上,均称程敏政受贿泄题,若不严加追查,将有失天下读书人之心。孝宗皇帝信以为真,十分恼怒,立即下旨不准程敏政阅卷,凡由程敏政阅过的卷子均由李东阳复阅,将程敏政、唐寅和徐经押入大理寺狱,派专人审理。徐经入狱后经不起严刑拷打,招认他用一块金子买通程敏政的亲随,窃取试题泄露给唐寅。后刑部、吏部会审,徐经又推翻自己供词,说那是屈打成招。皇帝下旨“平反”,本是前三甲热门人选的唐伯虎落了一个浙江地方小吏的差事,唐伯虎不堪遭受此等侮辱,愤而还乡。经此一案,唐伯虎从此对当官断绝了念想,从此寄情山水,赋诗作画。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的家庭生活并不像传闻中那样美满,也无“三笑’”九美”之类的风流艳事,25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发妻、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科举失意后,续弦妻子又逼其休妻,定居桃花庵是他心情最舒畅的时候,第三位妻子沈九娘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两人一起还贷,在桃花别业中度过了动人的一生,唐寅后来在书画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治家有方是分不开的。公元1523年,53岁的唐伯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一代才子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此生甘分老吴阊,宠辱都无剩有狂。”而他那套甘心做房奴换来的房子,大概就是他心底的那份“狷狂”立在人世的象征吧!
宰相退休没有房公元8世纪中叶,正值唐玄宗天宝年间,长安城物阜民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有“长安百万家”之称。在长安,租房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全民租房成为现实,不认为经营租宅有损名声,一些达官贵人还把赁宅视为财源之一。如果说如今的公务员是趋之若鹜的“铁饭碗”,那么在唐朝,公务员只是一个含金量较低的“瓷饭碗”:没有工龄、没有年终奖、更没有高额的公积金。安史之乱以前,官员施行年薪和月薪(月俸)双轨制,唐后期基本上只实行月俸制,但支付时往往付给谷帛等实物。但京城房价也贵,如此庞大的人口,必然导致对住房需求的急剧膨胀,不仅很多平民老百姓没房子住,不少公务员也只能租房子,唐初宰相李日知就是如此。李日知是河南人,考中进士后入朝为官。然而他家境一般,在长安也没有自己的房子,因此只能租房住。但考虑到刚刚参加工作,收入有限,因此他只能退而求其次,住在官府里,这一住,就住了几十年。直到唐玄宗即位后,年迈的李日知给新皇帝写辞职报告的时候,他依然还住在自己的官邸里面。根据唐朝的律令,当官的申请辞职,一经批准后,就要立即整理行装,搬出官邸。李日知辞职后,便立刻被要求搬出官邸,结果被他老婆一顿痛骂,抱怨他当了一辈子官,连个房子都没有。
杜甫很忙蜗居藏曾经有段时间流行“杜甫很忙”的段子。殊不知,杜甫真的很忙,诗圣和我们常人一样,忙得更多的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生计,这就忙到一辈子都没有自己的房子!他19岁的时候就开始外出漫游,去过山东、吴越等很多地方,并且最终来到了首都长安,结果碰上了安史之乱,一路颠沛流离。为避安史之乱的杜甫前往成都避难,他先是寄居于城郊的草堂寺,后来在彭州刺史高适的资助下,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一间小小的茅屋。这可不就是古代的蜗居了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一场秋雨大风就把屋顶上的茅草给吹跑了,这草房的简陋可见其质量。有人会问,杜甫当时怎么说也是朝廷命官,怎么混得这么惨?杜甫虽然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无奈家道中落,一生仕途不顺,屡受打击。如长安十年,杜甫为谋官历尽艰辛,受尽屈辱。大到受骗上当,被权相耍弄;小到残杯冷炙,蔬食不饱。杜甫36岁那年,参加了玄宗的特科考试。但这次考试被权相李林甫操纵,竟一个不取,反倒上表祝贺玄宗,称“野无遗贤”,似乎天下的能人都已被朝廷延揽,剩下的都是些扶不起、教不出的草莽之辈。杜甫兴冲冲而来,心悬悬而去,受到了无情的愚弄。他在同谷县出发时在诗中写道:“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可见诗人奔波之苦。《同谷七歌》中:“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诗人的生活是如此的饥寒交迫、狼狈不堪。他曾当官左拾遗,从八品,最多是个正科级,他的年俸在米价暴涨时只能买一斗半,又没有别的收入,买房定然是买不起的。在如此困顿窘迫的情形下,杜甫也只能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叹!
居长安?大不易!
白居易:国家公务员,月俸16000文,折合约人民币3200元。当时斗米20文约相当于现代20元。
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也有自己心酸的买房史。白居易年轻的时候,从家乡来到首都长安,曾经拿着自己的诗去拜谒当时的文坛领袖顾况,顾况看到“白居易”这个名字感到好笑,于是调侃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啊!”结果,一语成谶,就是这句“居大不易”,使得白居易当了十几年官才买了房子。白居易考中进士后,第一份工作就是“校书郎”,就是在政府机构校对文件的普通文员。他当时的俸禄自然是买不起房,只能在长安东郊常乐里租了四间茅屋,因为离上班的地方远,又养了一匹马每天骑马去上班。而那时候有钱人出门都是坐轿子,骑马是很颠簸的,真正的有钱人是不会骑马上下班的。即使这样,白居易在长安工作了十年,还是没能买下一套房子。后来白居易觉得这样长期租房不是办法,就在陕西渭南县买了一处宅子。和现在的大都市白领差不多,因为市区房价太高,于是就退而求其次,在郊外买一套。
土地限购按阶级而现在房地产市场上所有的现象在古代也有,根据考古实物和历史文献证明,中国在西周时就出现了土地交易。中国的职业开发商直到民国才出现,因为古代政府一般不允许商人购置大量土地。以唐朝为例。唐玄宗在位时,政府给老百姓划拨宅基地,划拨的宅基地大小取决于家庭等级和家庭人口。平民家庭买地,每三口人,最多只能买一亩宅基;如果是贱民家庭买地,每五口人,才能买一亩宅基。再有钱的商人也是贱民,贱民老板去买地,即使是上百口人的大家庭,最多也只能购买20亩地。而如果超标大量买地会怎么样呢?唐朝法律规定:“诸占田过限者,一亩笞十。”意思是买地超过指标的,得挨板子,每超出一亩指标,挨10大板。这一条真让人奔溃呀……土地拆迁人性化古代的拆迁怎么解决呢?后唐明宗时期,颁布了一道诏令,京城闲置的空地,让老百姓公开竞标购买,谁出的价格高就卖给谁,然后他就可以合法地盖房子了。至于百姓已经盖好的“违建”,该拆还是该留,政府也给出了标准。“诸坊巷道两边,当须通得车牛,如有小街巷,亦须通得车马来往,此外并不得辄有侵占。”对于一些虽然合法,但按照新规定又算是占用了公共用地的民居,政府实行人性化的拆迁安置,“委河南府估价收买”。拿着卖房子的钱,市民可以另行购买土地和房屋。如此政策,政府虽然要为一部分人的拆迁安置掏钱,但是通过出让闲置土地,获得的收益远大于损失。而且,百姓原本不合法的违章建筑,通过有效的行政手段,也就“合 法”了。这种怀柔政策,不失为解决百姓住房问题的良策。
再让我们穿越到大宋看一看情况。宋朝文人王禹偁写过一篇《李氏园亭记》,讲到当时首都开封的地价很贵:“重城之中,双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一尺地一寸土,跟金子一个价钱,地价如此之高,房价可想而知。当时首都开封的房价连很多名人都遥不可攀。老百姓的住房就更紧张了。北宋初年有个大学士叫陶毂,他亲眼见过老百姓的住房是多么紧张。“四邻局塞,半空架版,叠垛箱笼,分寝儿女。”就是说房子太小,就在房子天花板和地板的中间加一层,隔成小复式。卧室太小,放不下床,就把箱子柜子拼起来,让孩子们睡。这种一家三代挤一个小房子的居住生活,跟电视剧《蜗居》里出现的场景差不多。宋朝江浙一带也出现过房奴,有个叫张仲文的宋朝人写了一本书,书名叫《白獭髓》,这本书里描写房奴生活:“妻孥皆衣蔽跣足……夜则赁被而居。”意思是存款和借来的钱都砸到房子上了,只能节衣缩食还债,不但老婆孩子身上没一件好衣服,连被子都是租人家的。
寸土寸金难置业苏东坡:水部员外郎,月俸4500钱,折合人民币4500元。当时猪肉一斤120钱。
着名的大文豪苏东坡在开封当了多年的“京官”,都买不起房子。就连他的儿子在开封结婚,没有新房,还是跟朋友借的。不仅是苏东坡,他的弟弟苏辙也是如此。苏辙做官后,一直借住在公署,参加工作几十年,直到70岁那年才买上房子,而且还不是在首都开封买的,而是在河南的另外一座城市许昌!在买房之前,苏辙写过一首诗说“我生发半白,四海无尺椽”,又说“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意思是我活了大半生,头发都花白了,还没弄上一套房子,搞得自己在儿子们面前抬不起头来,他们还老是抱怨我。于是他决心盖房,享受一下老有所居之福,“平生未有三间屋,今岁初成百步廊”。不过心愿满足了,一生积蓄也耗尽了,于是又自责“我老不自量”,到了这把年纪还来做房奴。大文学家欧阳修也是一个。欧阳修考中进士,进中央工作,工作了好多年,始终没买上房子。他给朋友写信说:“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闲坊僦古屋,卑陋杂里闾。”意思是在京城工作这么长时间,一直没有混上自己的窝,一直在小胡同里租房住,惨!
清朝也有房奴,光绪年间,北京有人买不起房,就自己盖,盖也盖不起,就借钱盖,然后慢慢还。有一首竹枝词唱道:“搭得天棚如许阔,不知债负几多钱?”至于古代贷款买房的事情是到清代才出现的,清朝就出现业主拿着产权证明去当铺办理抵押贷款,而真正意义上的住房按揭,是到民国时代才有。
乌托邦梦想的陨落-----明朝政逼官给穷人盖房为解决住房问题,古代的各级政府部门也想出了不少法子。至于这些法子到底管不管用,那又另当别论。朱元璋是第一个逼着官员在全国范围内给穷人盖房的皇帝,也是唯一的一个。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农民皇帝,出身穷苦,他一当上皇帝,就把穷人的住房保障问题提上了日程。《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七年农历八月,朱元璋给南京的官员下了一道圣旨,“京畿民庶之众,鳏寡孤独废疾无依者,多旧养济院,隘不足容,命于龙江择闲旷之地构260间以处之。从之。”朱元璋让南京的官员在龙江找了一块闲置土地,盖了260间瓦房,供没有住房的南京人居住。圣旨颁布后,南京的官员很快执行了。于是一个月后,朱元璋又给上海(当时叫华亭县)的官员下了一道圣旨,让他们对宋朝留下来的居养院进行翻修,修好后让没有住房的上海人居住。上海的地方官也很快地执行了。试点成功,朱元璋龙颜大悦,认为可以在全国复制“南京模式”了。在当年年底,他又给中央的官员下了一道旨意:“全国范围内,没饭吃的,国家给饭食;没衣服穿的,国家给衣服;没房子住的,国家给房子”。理想毕竟是理想。明太祖之后,各大城市的房价还是扶摇直上,朱元璋“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可见住房问题古来有之,房荒和房价问题确实是社会建设的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