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网络视听在新征程持续高质量发展
3月30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成都开幕。大会以“新征程
再出发”为主题,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聚焦网络视听发展的新模式、新内容、新文化、新业态、新格局,围绕“四大平台”功能创新活动设计,在为期7天的会议时间里,举办了行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两个主论坛,以及涵盖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微短剧发展、网络公益、媒体融合发展等热点和前沿课题的100余场丰富多彩的活动。大会还首次在成都宽窄巷子和雅安设立分会场,让网络视听行业活动在市民中“热起来”,促进数字消费,引领社会风尚。
“数读”网络视听发展行情
大会正式发布了《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40亿,超过即时通讯(10.38亿)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网络视听网民使用率为97.4%,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保持了在高位的稳定增长。2022年泛网络视听产业的市场规模为7274.4亿元,较2021年增长4.4%。其中,短视频领域市场规模为2928.3亿,占比为40.3%,是产业增量的主要来源。值得注意的是,近四分之一新网民因短视频触网,短视频“纳新”能力远超即时通信。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同比增长7770万,增长率为8.3%,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为94.8%。短视频用户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68分钟,遥遥领先于其他应用;综合视频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20分钟,自2020年底开始超越即时通信排在第二位。看新闻、学知识成为短视频用户的重要需求。此外,《报告》指出2021-2022年微短剧上线数量显著提升,19岁以下青少年用户占比最多。
数据评估作为网络视听行业正导向、助传播、扩影响的重要抓手,大会上各项网络视听数据颇为引人关注:例如今年大会上,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首次发布“金橙指数”。“金橙指数”是一套基于网络大数据客观、科学、严谨的评价体系,反映了网络视听作品和创作者的网络综合品质和影响力,特别是着重反映广大网络观众对作品和创作者的喜好;再如B站发布的《知识学习与网络视频社区研究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有2.43亿用户在B站观看了知识类内容,是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的5.5倍,“万物皆可学”的时代正在到来。
网络文学为网络视听提供重要内容来源
目前,网络文学向网络视听产品转化的比重不断提高,超半数网剧改编于网络文学,超八成网络音频小说来源于网络文学。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表示,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上,要打通从网络文学创作到网络视听产品制作的生产链条,充分发挥网络文学的内容引擎作用,实现网络文学与网络视听的相互赋能,助推网络视听的高质量发展。他具体谈到,网络文学要助推网络视听的主流化。网络文学是网络视听产品的源头和母本,要正本清源,将正能量从创作源头传递到下游文化产业。网络文学要助推网络视听的精品化。网络文学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在创作的同时能及时得到读者反馈,修正故事走向,这种前置的试错机制以及读者阅读量的检验机制,能帮助网络视听有效筛选优质内容,让视听精品制作少走弯路、提升效能。网络文学要助推网络视听的国际化。我们要推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网剧、网络电影、微短剧、短视频、有声书等网络视听精品,以海外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价值。在网络文学出海经验的助力下,网络视听也一定能够形成蔚为大观的出海景象。
据悉,中国作协与广电总局拟于近期共同推出“网络文学微短剧创作支持计划”,该计划将打通文学创作与视听产品制作的壁垒,形成完整的现代文化产业链,实现网络文学对网络视听的内容赋能,推动网络视听的高质量发展。
好内容成为平台主张
网络视听文艺精品创作早已成为行业共识,好内容成为平台主张。近些年,网络视听文艺作品整体水准不断提升,2023年开年大剧《狂飙》再次让人们看到高质量文艺作品的影响力。
大会上多位专家指出,好内容要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最打动世界的中国故事。各类网络视听文艺作品,应当诠释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把生动的中国实践、中国奇迹、人民幸福、精神风貌用凡人小事表达出来、展示出来、提炼出来。好内容要有“当代性”和“普遍性”。以现实题材剧集创作为例,好的现实题材剧集创作既要勇于触碰社会痛点,又要完成对大众的情感治愈。好内容要积极拥抱新技术,网络视听创作正在由UGC、PGC等人类生产内容向全新的人工智能生产演进,
人工智能可能对整个行业发生颠覆性改变,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网络视听创作生产能力。
在“互联网影视逆风飞扬”精品创作高峰论坛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冯胜勇谈到,网络视听行业迈入新征程,未来网络视听文艺创作要继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要坚持守正创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向创新要质量;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网络视听新表达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