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作协副主席、评论家阎晶明在《青春》杂志开设了“读典有识”专栏,第一篇文章《纸张寿于金石——〈鲁迅全集〉出版史述略》用独特的视角,继续发现一个全新的鲁迅。在过去一年,他先后出版了四部作品:随笔评论集《凭栏意》、理论文章合集《我的批评观》、读书随笔集《读与思》、讲述鲁迅故事的《这样的鲁迅》。
除了延续对于鲁迅和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之外,阎晶明十分关注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在他看来,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张重要名片。今年,阎晶明想完成已定的写作计划:为杂志和报纸撰写专栏,并完成一本书的写作,话题是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交往。
张英:你怎么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在讲话中,总书记呼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作品;要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吸引全世界的读者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中国、理解中国。在这一点上,中国网络文学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阎晶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对新时代我国文艺事业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对文艺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讲话从五个方面对文艺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他在讲话中指出,人民是文艺之母。文艺工作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要以形质兼美的优秀作品,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这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必须要坚持的人民立场。我们要牢记总书记重托,不负光荣使命,通过创作、评论和作协工作,交出满意答卷。
经过20年发展,作为IP源头的中国网络文学从成长到成熟,传承文学创新、彰显历史智慧、承载时代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成就斐然。随着动漫、影视、游戏等版权开发不断增多,IP产业呈规模化发展。近年来更响应时代召唤,聚焦国家建设、乡村振兴、人民生活等重大命题,涌现出一批批彰显中国精神,展现中国气象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
要鼓励网络文学不断创新发展、激发内容精品创作,要尊重文化产业发展规律,通过多手段、多形式、多渠道呈现中国好故事,通过各国人民特别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IP内容产品,在世界范围内达到真正的影响力。
张英:网络文学已经成为讲述“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怎么看待它的功能和作用?
阎晶明: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张重要名片。目前海外传播作品超过10000部,以起点国际为代表的中国网络文学海外站点及App用户超过1亿。神话、传奇、武侠文化,都是全球年轻人喜欢的中国文化元素,《庆余年》等一批优秀网文作品在日韩、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地区广受欢迎,作品中蕴含的古建筑、节日、服饰、地域习俗等中华传统文化与精神也在通过这些作品传遍世界各地。
网络文学作品的海外推广仍面临诸多困境,“规模性推广力量缺乏”、“翻译难度大速度慢”、“译者资源少”、“境外盗版”等难题仍有待攻克。要推动翻译力量的培养,通过专业机构及院校等支持,规范化持续培养网文出海专业翻译人才,为全球读者提供保质保量的文化大餐。从国家层面推动中国的基建、智能硬件、互联网产品、文化平台等各方出海力量协同合作,帮助文化产品进一步融入各国,获得全方位、本土化的发展。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跨境维权难度极大,严重的经济损失和长期品牌损失,不利于出海事业的长期发展,也需要更加专业的机构、技术和服务支持单位来提供帮助。
在中国IP的塑造中,建议引导全产业链整体化、精细化打造,鼓励专业化的市场力量投入,规划统一世界观、合理开节奏和产品周期。以网络文学为创意源头的IP动漫、影视、游戏等流行文化业态要构成全方位传播、大纵深推进、多元化发展的全球化局面,发挥“好故事”的优势,展现中国人普遍的精神面貌和心路历程、承载中国人成长的梦想。
张英:在今天这样的大时代,文艺工作者应该如何去把握机遇,“讲好中国故事”?
阎晶明: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作家要把当代的中国描绘好,反映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这样才能引起各国读者的兴趣。中国作协也在不断尝试“走出去”的新方式,比如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国际汉学家大会。在会上不同国家的汉学家能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并回到本国翻译出版,以更好地适应当地读者的阅读需求,让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真正地走到当地读者中去。
张英: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你觉得鲁迅对今天的文学创作,有什么意义?
阎晶明:我今年在《雨花》杂志开设了“读典有识”专栏,第一篇文章《纸张寿于金石——〈鲁迅全集〉出版史述略》,希望继续用独特的视角,发现一个全新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是我应有关部门的邀请,给青少年儿童写的鲁迅故事,以追随鲁迅脚步的方式,用故事的方式为鲁迅立传,为青少年呈现一个全面、立体的鲁迅形象,帮助青少年读者更好地理解一个鲜活、亲切、可感知的鲁迅。
我觉得当代作家要向鲁迅学习的地方有很多。首先是鲁迅的艺术表达,《野草》就很好地结合了艺术特色和思想深度,他的很多杂文也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又如他在批判现实时,往往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体现着他对民族复兴的追求,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在现在读来仍不觉过时。
而且,鲁迅有时候为了呼应时代的要求,不惜牺牲一些作品的艺术性。他懂得小说如何写会更好,但有时候为了让某种理想信念能够在读者中产生广泛的影响,他宁愿损伤一点艺术性也要这么写。比如《故乡》的最后一句,“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之所以要在结尾如此表达希望和路的关系,是因为尽管闰土的变化和现状让鲁迅觉得非常悲哀,但他相信未来会变得更好。这就是时代精神在作品中的一种体现和反映,也是鲁迅作为一个作家的责任所在。
觉得这篇人物访谈对您有用?您可以 ——
复制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