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艺批评的第三种力量
作为数字媒介时代典型的文艺存在形态,一大批聚焦人民、讴歌奉献的现实题材网络文艺作品,近年来正朝着主流化、精品化方向行进。网络文艺的繁荣,离不开网络文艺批评。当下,网络文艺批评的主体阵容由以高校专家为主的学院批评,以及文联、作协体系下的协会批评两种力量构成。除此之外,活跃在网络文艺现场的那些鲜活的、积极互动的原生评论,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网络文艺原生评论可以分为独生型评论、伴生型评论和衍生型评论三种。
独生型评论自成一体,是脱离文本母体而独自存在的一种类型。这种类型最早起源于BBS论坛,是web2.0时代网民在网络平台上交互对话的产物,现在广泛存在于百度贴吧、豆瓣等平台空间里;伴生型评论是评论与本文在同一个平台空间里,最常见的伴生型评论是网络视频的弹幕,以及网络原创小说网站里的段评、本章说和书友圈书评;衍生型评论是网络文艺得到进一步开发后,文艺依存的媒介空间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评论者站在跨媒介视角上对“变身”前后的网络文艺进行的评说,根据评价立场的不同,评论主体又可分为“原著粉”和“剧粉”。
网络文艺原生评论与网络文艺一样,是媒介变革的产物。从最初通过键盘录入,到今天的手指滑动,评论方式的变化与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迭代有着紧密的关系。但有一点是没有改变的:网络文艺原生评论发生在赛博空间里,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决定着评论行为非现实性的一面,多数评论者以匿名的身份介入评论现场,摆脱了职业、性别、年龄等方面的束缚。因而网络文艺原生评论是去中心化的,它不像传统文艺批评追求权威和共识。同时,网络文艺原生评论既有追求思想性、艺术性的倾向,也坚持大众化、娱乐性,是一种以最广大的人民性为导向的批评。
网络文艺原生评论是一种体验式评论,它不追求理论化、系统化和整体性,而是从实际的网络文艺现象、网络文艺作家作品出发,是对中国传统的“印象式批评”的复归,是一种非常“接地气”的评论方式。评论主体没有专业的学科背景,多是在网络空间里“游牧”的普通读者;评论语言是口语化的,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不用抽象的概念、晦涩的名词“唬人”;评论的阵地是人人都能发言的网站、App平台,没有专业批评报刊那么高的“门槛”。这种“接地气”的评论敢说真话,紧贴社会现实,不唯西方文艺理论,不会强制阐释、过度阐释。
网络文艺原生评论具有交互性特征,打破了传统批评相对封闭的取向。作者与读者之间、读者与文本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构成了“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尤其是评论者之间,可以围绕一个细节、话题反复多次讨论,每个人的知识素养、艺术见解能够得到充分表达。
网络文艺原生评论干预、反馈甚至指引艺术家的创作,对网络文艺作品的故事走向、人物形象和价值取向具有塑形、聚魂的作用。传统的文艺批评多数时候是在文艺作品完结后进行的,创作和批评是一种历时性的线性时间关系,批评对创作的影响是间接的。数字媒介时代的创作和评论则是共时性关系,创作者透过受众即时的评论了解他们的趣味、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修改设定、完善内容。网络文艺原生评论不仅给作者带来写作上的建议,有时还能直接成为创作的一部分,即创作者通过“抄评论”的方式推动叙事。客观地说,学院批评对于网络文艺创作的影响要小于网络文艺原生评论,因为网络文艺原生评论不但能够直接介入创作现场,还能左右作品在各类榜单中的排名、位次。
网络文艺原生评论对网络文艺的学科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网络文艺中的网络文学为例,鉴于网络文艺原生评论与网络文学的共生关系,“网络文学=网络文本+网络文艺原生评论”的观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可,而网络文学史的写作、网络文艺理论的建设也都不能离开网络文艺原生评论实践。无论是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等部门评选的“中国网络文学20年20部作品”,还是“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大江东去》,都是在充分尊重广大读者及其评论的基础上评选出来的。
网络文艺原生评论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尤其是经济和文化价值。一方面,网络文艺在中国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网络文艺作品的IP开发、产业化,是充分发挥其“长尾效应”的结果。一部作品值不值得“再创造”,与其既有的影响力有很大的关联,网络文艺原生评论数量的多寡,对作品质地好坏的评价,是重要的影响力参数。另一方面,网络文艺作品的文化价值是“网文出海”的重要评价维度,需要经过网络文艺原生评论的检验。例如,《大国重器》《重卡雄风》等反映中国工业发展的现实题材作品,因其知识的“硬核”、爱国情感的“炽热”,受到读者热烈好评,有助于向海外受众“讲好中国故事”。
总之,数字媒介时代以人民群众为导向的网络文艺原生评论,不仅是网络文艺的“助推器”,还是与学院批评、协会批评同样重要的第三种批评力量,值得我们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