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前的公共厕所是怎么样的?古代的厕所很“豪华”!
3000年前的公共厕所是怎么样的?古代的厕所很“豪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人有三急,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不管是大便还是小便,憋得慌了上厕所,可算是第一急。在家还好说,在外面办事,如果没有公共厕所,那可是什么笑话都会憋出来的。今天的城市里建起了许多公共厕所,解决了人类这些疑难,那么,中国人古人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说起来,中国的公共厕所,其实早就有三千多年历史了。
图为西汉梁孝王后陵墓出土的厕所
厕所有多少叫法,多得不可思议
在没有厕所之前,人类是在哪里方便的?这从十六世纪之前的欧洲可以看出,他们是拿起夜壶随便往大街上倒的。而在中国,一个文明之邦,至少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使用完备的厕所了。《周礼·天官》记载,“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其中的厕所被叫成“匽”。匽即“偃”。其实单论厕所的叫法,就多达近三十种。如“清、溷藩、溷轩、圊、偃、屏厕、都厕、西间、西阁、舍后、更衣室、雪隐、公厕、官厕、路厕、民溷、屏、厕、圂、茅厕、茅坑、粪坑、坑厕、厕坑、厕屋、溷厕、厕溷、藩溷等,可见中国的如厕也形成了一种文化。
先秦时代的公厕什么样子,《墨子·旗帜》载,“于道之外为屏,三十步而为之圜,高丈。为民溷,垣高十二尺以上。”,其中的“民溷”就是指厕所,而“溷”字,是指猪圈旁边的厕所,所以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厕所就是与猪圈连在一起的。这种厕所,在几十年前,中国的农村还在广泛应用。人粪与猪粪混为肥料,在中国已流行了三千多年。先秦时代的茅坑是很深的,近代学者尚秉和经考证认为周代时期的厕所“颇与今日之洋茅厕相类”。可见中国古代的厕所之先进。春秋时有一位晋景公,就是掉进厕所里淹死的,从史籍的另一个侧面说明春秋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先进的厕所。
厕所
中国是一个讲风水的国度,在家里建厕所,一般选在西方或南方,所以厕所的名字又叫“西间”、“西阁”。又因为厕所常建在屋后,所以厕所又叫“舍后”。至于为什么叫“上厕所”而不叫“下厕所”,是因为古代的厕所都是连着猪圈的,而厕所是在猪圈里搭个台子,人要在台子上解手的,所以叫“上厕所”。据发掘出来的文物,是四级台阶。古代也是有马桶的,不过那时不叫马桶,大便用的马桶叫“行清”,小便用的马桶叫“虎子”。为什么叫“虎子”呢,据说与汉将军李广有关。汉将军李广曾经醉射一块像猛虎的石头,箭入坚石。回家后制造了一尊象卧虎一样的便器,称它为“虎子”,用来小便。一来表示纪念,二来表示对猛虎的轻蔑。后来流传开来,人们纷纷将用来便溺之器叫做“虎子”。不过到了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名叫李虎,于是为了避讳,改“虎子”叫“兽子”或“马子”,慢慢的“马子”改称“马桶”了。其实就是老百姓说的“尿盆”。
至于上厕所用草纸,更是明清时期的事了。在没有发明纸以前,人们是用瓦片或木棍、竹片擦屁股的,汉末三国时期出现了“厕筹”一词,其实就是“搅屎棍”的意思,用来便后“刮蹭肛门”之用。东汉时期虽然发明了纸,但纸是昂贵的产品,人们舍不得用来擦腚。再说一说是,古人认为用印了字的纸拭秽要遭到报应。直到元朝统一中国,这一观念才得到改变,出现了厕所草纸。
古代厕所多“豪华”,不可想象
对于穷人来说,厕所就是在地里挖个坑,解决内急问题,粪便用于还田。但对于古代的富人来说,厕所也是一种炫富的工具。古代的厕所有多豪华,令现代人都瞠目结舌。
秦汉时期,皇帝专设“侍中”一职,侍中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随时侍候皇帝大小便。说白了就是给皇帝端尿盆的。“汉侍中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尿盆也分高下,五代时的后蜀国君孟昶,明代奸臣严嵩的儿子严世蕃,这二人用的尿盆,都是用七宝嵌金制成的,那上面都是珍珠玛瑙。据说后蜀亡国后,赵匡胤不识孟昶的“虎子”是何物,喜爱之余差点用它喝酒,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笑着点破,气得赵匡胤将“虎子”摔碎,认为其是亡国之物。
宋朝以后出现了便盆,陶的、铜的、瓷的
南北朝时期的石崇,曾经与王恺斗富,石崇家的厕所,修得富丽堂皇,有十多名穿着华丽的美女捧着甲煎粉、沉香汁、新衣服侍候。他们家上厕所是要换新衣服的,上厕所又叫“更衣”,可能就是从他们家来的。因为厕所太豪华了,弄得客人们不好意思去厕所方便,以为来的是客厅呢。
另一位西晋的大将军王敦,上豪华厕所更是闹出了笑话。他虽然贵为大将军,但到底富裕比不了皇家。王敦娶了武阳公主,第一次使用公主的厕所,见里面有干枣,以为是食用品,便顺嘴全部吃了;又见有“澡豆”,便把“澡豆”泡着水喝了,弄得丫环婢女们都掩口而笑,后来才知道原来干枣是用来吐鼻子防臭气的,澡豆是用来洗手的。
清朝慈禧太后使用的厕所也高贵得很,官家的厕所叫“官房”,慈禧的“官房”是用檀香木打造而成的。遇到出行,轿子上备有“如意桶”,其实就是个流动厕所,慈禧的流动厕所极尽豪华,桶底贮存着黄沙,上注水银,拉出的粪便落入水银之中,无迹无味。这个“流动厕所”外而都装饰着绫罗绸缎,做成绣墩模样,再有宫女太监随时侍候的,豪奢到了极点。
管理厕所,由专业到一门生意
从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开始,官方是有人专门打理厕所的。“宫人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也就是说,政府是有专职的环卫工的。汉代城市里的厕所又叫“都厕”,望文生义就是都市里的厕所,是有专人管理的。那位传说中成仙的刘安,就曾被“谪守都厕三年”。南宋时,专业以清除粪便为职业的清洁工被称为“倾脚头”,实际上就是“倒马桶”的意思。粪便有什么用呢?宋朝人陈旉写了一本《陈旉农书》,详细介绍了粪便的用处,其实就是将扫除的泥土、簸扬的糠秕、干枯的落叶与粪便混合在一起制成肥料还田。几十年前的农村里仍旧用这个方法增加土地的地力,俗话说“种庄稼不上粪,跟着人瞎胡混”,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要知道,古代是没有化肥的,所以粪便是提高地力的唯一手段。于是便有人看到了商机,专门从事粪便生意。宋朝的“倾脚头”们,为了争生意,不惜诉讼到官府。因为“倾脚头”们竞争激烈,宋朝的街道被收拾得很干净,被誉为“花光满路”。但到了明清时期,公共厕所的管理出现了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环境,有赋曰:“愁京邸街巷作溷,每昧爽而揽衣。不难随地宴享,报苦无处起居”,另有诗曰:“粪盈墙侧土盈街,当日难将两眼开。厕所已修容便溺,摇铃又见秽车来”。
有专门的人负责清理厕所
明末清初有一本小说叫《掘新坑悭鬼成财主》,描述了一位叫穆太公的人,因为公共厕所问题成了影响市容市貌的大问题,从中看到了商机,于是他专业从事厕所生意,不但将厕所建得很干净,还免费给人们提供草纸擦屁股用,乃至吸引了男男女女到他建造的厕所方便。穆太公免费给人们提供厕所使用,是学雷锋做好事吗?非也,他是为了要粪便。这些粪便是可以换来银子的。“一时种田的庄户,都在他家来趸买,每担是价银一钱,更有挑柴、运米、担油来兑换的”。
令人讽刺的是,清朝也有人看到了厕所的商机,发明了收费厕所。不过,人们穷得叮当烂响,哪有钱去上厕所,于是宁愿遭受道德的谴责而随地大小便。看起来,收费厕所也是随经济发展而兴起的。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道德、文明是不存在的。像颜回那样的圣人,是万人里也出不了几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