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各国如此混乱,其根源是什么?
【按语:春秋时期,中国经历了几百年的混乱,才最终统一。除了春秋五霸以外,还有无数数不清的小国家,不仅各国之间战争不断,各国内部也频繁产生内战。春秋各国内战不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贵族的难题
中国的贵族政治,最典型的是西周到春秋这五百多年时间。西周具体什么样,史书记载太少。到春秋的三百年里,就很没秩序了,各国贵族内战不断。
为什么?说到根子上,就是个人口增长问题。古代一夫多妻,国君娶的女人太多,大老婆小老婆一大堆,自然生的儿子也多。大儿子——严格来说,是嫡长子,继承父亲的位置,这没问题,剩下的公子们怎么办?也得分一块封邑,让他们有个世袭产业。
这样,一个国家里面,就分出了好多国君后代家族,那时叫“公族”。这些公子公孙们又是娶一堆老婆,生一堆孩子,大夫的嫡长子固然要继承一块封地,其他的儿子也不能喝西北风,还得从老父亲的家产里面划分一块。
土地是有上限的,总人口的增长速度也非常非常慢。贵族人口的增长,却是“几何级数”,连着翻番,总有分不过来的时候,这就要争、要抢,日子就不太平了。
就说鲁国。“三桓”的始祖,是当今鲁昭公的七世祖——鲁桓公的三个儿子,也就是鲁庄公的三个兄弟:季友,叔牙,庆父。从第一代人以来,这三个家族就世代主持鲁国政权,成了世袭的寡头家族,国君逐渐成了徒有虚名的象征。这样积累下去,就有问题:
第一,鲁庄公和他以后的历代国君,都会生不少儿子,也都要当大夫,繁衍成公族。跟“三桓”家族比,我们可以叫他们“新贵族”,因为他们分出来得晚。这些新贵族怎么办?贵族们要的无非是两样:地产和官爵。三桓的族长世代当权,土地也基本让他们分完了,新贵族们就有意见。
第二,不光有新贵族,还有比三桓资历更老的老贵族。他们是更老的国君传下来的,有些在三桓出现以前曾很有势力,后来被三桓家族排挤到了一边,这些后人也有怨气。有个比三桓早两辈的臧孙氏,开始那两辈比较显赫,三桓垄断朝政后,还给臧孙家保留了一点份额,所以这个家族的族长,世袭鲁国的大司寇。此外还有很多家,没有臧孙家这种运气,怨气就很大了。
第三,三桓家族创立后,各自的人丁也在繁衍。历代的嫡长子都是族长,代表本家族掌权,但一代代的支庶子弟,繁衍越来越多,他们想占封地、当官,机会很有限。例如孟孙家,阳虎这样的支庶子弟,日子就不好过,自己家族里没发展机会,只能去给季氏打工。
第四,这些新老贵族、支庶以外,还有一群人野心更大,就是当朝国君的公子们。在他们看来,你们三桓家族不过始祖那一辈是公子,现在传了这么多代,跟我们血统早疏远了。我们是当朝国君的儿子,相当于你们的始祖,以后也要立家传世的。你们把什么都垄断了,我们、我们的后人怎么办?
当时不光鲁国这样,别的国家都是如此。
像郑国,到春秋后期,是由郑穆公的七个儿子形成的家族—“七穆”,世代垄断了政权。
孔子的老家宋国更热闹。开国以来,哪代国君都有一批公子繁衍成公族,都按国君谥号称呼,像武族、穆族、戴族、庄族、桓族,分别是宋武公、穆公、戴公、庄公、桓公的公子家族,经常打得一塌糊涂。
别的中原国家,没有鲁、郑、宋这么整齐,也都是个位数的几个寡头家庭垄断政权,他们往往是既有比较新的,也有比较老的公族。唯一比较特殊的是北方超级大国——晋国,他们有一套奇怪的国策,不许重用公族,到春秋后期世代掌权的寡头,是几个和国君不同宗的大贵族家庭。
光看中国的历史,会觉得贵族政治注定短命,无解。可欧洲的贵族社会,怎么就能前前后后维持一千多年?
其实他们是托了一夫一妻制的福。欧洲的贵族再使劲儿繁衍,也没春秋贵族这么多孩子。他们的贵族没有儿子,女儿可以当继承人,儿女都无,就找别的亲戚继承。看似人丁不兴旺,其实正好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然,欧洲的长子继承制度也比中国的严格。长子继承父亲全部家当,其余的出去当骑士,靠打仗挣家业,这样就没有“三桓”一类的问题。欧洲贵族只有一个老婆,没有嫡不嫡的区别,最多是私生子问题。
鲁昭公二十五年的动乱,就是上面说的这四种公族成员——老贵族、新贵族、当朝公子、三桓支庶,对三桓族长一致不满,最后引发战争,结果被三桓联合打了个惨败,一大群新老贵族和小公子簇拥着鲁昭公逃往齐国。
至于鲁昭公本人,史书记载他智商偏低,一直是十来岁少年的心智状态,贪玩,性情无常。他干过的最不合常理的事,是娶了吴国一位公主做夫人。因为吴国是蛮夷,同时又宣称自己的始祖是周文王的大伯、二伯,这就和鲁国国君是同姓了,同姓不能结婚。
本来,历代鲁君的夫人都要有周天子的册命,才算确定正式合法的婚姻关系,就像欧洲中世纪的国王们结婚,必须得到罗马教皇的书面同意。鲁昭公娶吴国夫人,自知理亏,一直没敢向周天子申请册命,从法理意义上说,他这个夫人是非法的。有了这个尴尬,此后鲁国的历代国君再娶夫人,也不好意思向周王申请册命了。
以鲁昭公这种智商,自然应付不了和三桓的争端,他被一群身边人裹挟着,稀里糊涂打起了内战,直到兵败出逃,客死异乡,都在被人利用。
本文节选自:《孔子大历史》
随孔子游历春秋,由贵族解读华夏
《孔子大历史》,为你讲述圣人与其背后的时代风貌
五霸七雄相继登场,诸子百家竞相活跃,春秋之际,华夏文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独特的贵族政治与社会风貌构成了其主要特征。孔子的一生,见证着春秋末期的变革时代,见证着贵族社会的兴盛与衰落。
《孔子大历史》便是一部书写变革时代的历史长歌。该书是继2018年上市便斩获多项大奖,深受读者喜爱的《南北战争三百年》之后,作者李硕的又一力作。作为新生代青年历史写作者,李硕擅长于以生动、流畅的文字进行历史写作,同时,他也屡发独到见解,给人启发。在新书《孔子大历史》中,李硕将历史叙述的关注点聚焦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在对孔子的一生进行了生动书写的同时,还对春秋贵族时期的整个时代风貌进行了整体性的描绘。《孔子大历史》语言轻松、通俗,用非常“读者友好”的写作方式写就。同时,《孔子大历史》也不乏颇具创新的见解与观点、详实有据的史料考证。这样一本能够面向大众读者的靠谱的历史作品,着实不可多得。
细描圣人生活世界,还原孔子生平真相
我们通常的印象中,孔子是一位道德圣人,高高在上。但实际上,他也有着如普通人一般的人生经历。在《孔子大历史》中,作者正是去除了这层后人加于其上的“圣人”面纱,还原孔子最真实的生活经历,并仔细揣摩孔子在各种情况下的心理与情感状态——他的喜怒哀乐与忧惧,他的困惑、纠结与执着——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真实而又鲜活、生动的孔子。孔子以没落贵族遗腹私生子的身份出生,生前父亲就已去世。他自小在外婆家成长,没有什么身份与地位。直到15岁左右,通过停棺葬母,才被孔氏家族接纳,从此孔子进入了贵族社会圈子,人生实现了巨大的转折。之后,孔子接受着贵族式的教育,成年后开始做官,一步步做到鲁国最大的官“大司寇行摄相事”,同时也见证了春秋末期各国内政外交的风云变幻与奇闻轶事。但他很快就被鲁国贵族冷落,被迫辞职。在孔子仕途沉浮的表象背后,实际上隐藏着鲁国贵族之间的利益纠葛与冲突,以及春秋晚期各国之间的“国际关系”。遭遇政治失意后,孔子开始周游列国,途径齐、卫、郑、陈、蔡、楚等国,但都没有寻找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晚年回到鲁国后,孔子潜心整理诗书。他的思想经弟子与后人的传承与解释,流传后世。与政治上的失意正相对照,孔子在思想与学说上在后世成为了首屈一指的“至圣先师”。
通过解读经史文献,《孔子大历史》再现了孔子在寡头世袭政治游戏规则中沉浮的一生,对孔子的生活世界进行了人类学乃至影视视觉层面的还原。
借孔子看春秋,全景展现早期华夏贵族社会风貌
在《孔子大历史》中,李硕不仅叙写了孔子生动的人生经历,还以孔子的一生为缩影,全面展现出春秋时期贵族社会的风貌。孔子可谓了解春秋贵族社会的最佳个案。因为他是诸子百家里,历史记载最详尽、相关资料最多的一位。而他所处的时代,贵族制度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他的一生正好展示了贵族社会如何走向没落,春秋如何走向战国的过程。春秋战国加起来近六百年历史,孔子正处在大变革的枢纽位置。
故而,以孔子的一生为线,《孔子大历史》穿插了各种春秋贵族时代的历史知识,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完整的时代画卷。在《孔子大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贵族的等级制度与权利义务,贵族所遵守的礼仪习俗,贵族从小接受的教育和他们的“必修课”,宴会、射礼等贵族的生活状态,各国之间或明或暗的“游戏规则”,各国的政治状况与权力角逐,甚至各国贵族的奇闻轶事。同时,孔子足迹所至,包括了很多国家,在书中,这些国家各自的特点与面貌,我们也得以一窥:三大家族与国君冲突不断的鲁国、东方的强国齐国、混乱不堪的卫国、西方的霸主晋国、夹在大国之间的小角色陈国和蔡国、南方的“蛮夷”楚国、此消彼长的吴国与越国……
品味贵族时代风貌,追寻古代政治文明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春秋贵族世袭政治别具一格,它是西周封建制的延伸和失控,与战国开端的君主集权制、官僚制、编户齐民模式截然不同。春秋中后期的列国,世代垄断朝政的寡头格局形成。所谓世卿世大夫,鲁有三桓,郑有七穆,晋有六卿……故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在这样的大变革时代,国君与寡头、贵族与平民的关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寡头世袭政治需要寻找新的出路。《孔子大历史》在展现春秋贵族社会的风貌与特色的同时,也探讨了贵族政治存在的难题及其转变趋势,勾勒出了中国古代早期文明的发展与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