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被教科书误解的小说——《巴黎圣母院》
唯有善于思考的读者才称得上读者,我的著作就是要题赠给善于思考的读者,不管你是谁,如果你边阅读边思索的话,我的作品就题赠给你。 —— 雨果
雨果希望他的读者善于思考,我想这就是我喜欢雨果的原因,善于引导读者的作家格局不会太随便,大文豪千万,可找到一个打动自己的作家却比大海捞针还难,特别是在一个追求量化,速读,附庸风雅的状态中。好在我比较幸运最终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道菜。
提起雨果我最先想到的总会是这部《巴黎圣母院》,当然这不是雨果烹饪的最好的一道菜,事实上这道菜是他赶制的,前后矛盾,逻辑错误,这些毛病他都犯了,这道菜绝对称不上完美,但,我却爱死这道菜了,就像吃一道突然回家外婆临时烹饪的家常菜一样,历史上大部分逝去的伟大作家在未被封神之前,都是最好的大排档老板,店面永远是生意兴隆.比起后期的其他传世经典我更喜欢这部《巴黎圣母院》.不完美的深情胜于精雕细琢的佳肴.
初读《巴黎圣母院》的时候我只有十四五岁,当时是因为上数学课无聊找同学借书来看,当时那个同学借给我的是一本删节版本,我拿到书的时候有点吃惊,心想这本书怎么这么薄,后来又想管他呢,反正我只是打发时间,也好奇教科书上介绍的《巴黎圣母院》真的会在当时畅销,教科书上怎么介绍的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不是批评教科书,只是觉得介绍的让人产生怀疑这本书是不是经典的文章作者也真的有本事.因为是删减版本,看的也快,两节课就读完了,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鬼东西,乱七八糟,这吐糟不是针对这本书,而是版本.因为想知道这到底想表达个什么,所以在放假的时候我找来比较好的版本又读了一遍,看完之后我开始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因为我对教科书提出了质疑,《巴黎圣母院》最大的主角居然是一个反派?雨果想表达的主题是这样的?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是善良的化身?真实的中世纪时代背景难道真的这么黑暗无聊?为了考试我秉承分数至上原则打消我的质疑.这一打消就是很多年.
等再次阅读《巴黎圣母院》,距离我初读已经过去了五六年的时间.在我最忙的一段世间里,我突然想起了年少时的质疑,逛物外书店看到打折的书里面有《巴黎圣母院》时,我就鬼使神差的买下人生的第二本《巴黎圣母院》.和《笑面人》一起成了我一个月前的枕边书.后来放假我又买了另一个版本的《巴黎圣母院》。
在读人民文学出版的那版《巴黎圣母院》的时候我依旧反感前面七乱八糟的序言,我总觉得写这序言的人并不是喜欢这本书的人,这个人应该是教科书上写《巴黎圣母院》导言的人.我觉得她误解了《巴黎圣母院》.就算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哈姆雷特会被解读成李尔王.雨果想表达的应该是命运,应该是人性的挣扎.他好像在这本小说里没有用力的批评也没有特别的同情,可能只是在巴黎圣母院散步时想到了什么。
雨果从来没有赋予《巴黎圣母院》中任何一个角色绝对的善恶,美丑的对比也不是人物之间对照产生的,就算是扁形人物也有两面.极端化的概括会让人感到厌恶,也会影响年轻读者的阅读兴趣,当然我并不是批评序言的作者,只是觉得更贴切的介绍或许会更好.我想表达的是我最真实的,感性的的观点.我始终觉得,解读艺术上的东西,最基础的一步是动情.然后第二步是提出质疑.最后是表达,即使可能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他笔下最无奈的主角,其实《巴黎圣母院》的主角应该是那个被教科书黑的很惨的”道貌岸然”的副主教.我想如果试着思考这个角色,应该离读懂《巴黎圣母院》不远了吧,虽然后面还有无数的时代背景要理解.但还是相信自己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有资格成为合格的读者.
重新读《巴黎圣母院》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读着读着开始喜欢理解同情副主教这个角色,我在这里表达的是文学上的一种立场而不是所谓道德上的,克洛德这个《巴黎圣母院》的核心人物,让十五岁的我和二十一岁的我感到一种压抑,一种无奈,我不能感同身受,但我好像可以感受的到这个小说人物内心的无奈,挣扎,还有孤独.雨果写这种内心戏十足的角色相当有天赋。
后来我知道,原来雨果除了有一个聪明疯狂美丽的女儿外,还有一个被命运玩弄最后死在精神病院的哥哥,结合小说里面的副主教的形象.我想,雨果对这个人物是动情了的.《巴黎圣母院》的精华在于灵魂的纠结和挣扎,而不是教科书上冷冰冰的几句总结.
《巴黎圣母院》最大的主角是副主教,这个人物真实的让人相信巴黎圣母院真的在十五世纪住着这么一个古怪的神父.小说里面所有人都和这个人物有联系,除此之外没有哪一个角色更像是一张蜘蛛网的核心.
《巴黎圣母院》也可以看成某种程度的群像叙事,但后期可能是因为雨果赶稿有点时间不够,后期一些人物的举动变得有点不合理。但始终如一完整的人设只有副主教。
或许雨果在描写这个人物的时候参考了自己的哥哥,下笔的时候才能如此的活灵活现,这个人物仿佛是真实的,他的经历也是似曾相识的,聪明到可以说是天才的地步,从不谙世事的善良转变到病态扭曲的恶毒,这个人物的一生可以说是中世纪版本的悲惨世界了,最后读到他的结局的那几段时我觉得莫名的不舒服,雨果实在是高明将这个人物的一生融入了这一段,无助着,挣扎着,绝望着。早年为了家族利益童年就离开父母,没有选择权只能一辈子穿上黑袍,与其说他是宗教的牺牲品我更认为这个人物是权力的牺牲品,《巴黎圣母院》有好几章介绍这个人物的背景,丰富了这个人物的性格,在这几个章节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雨果的人设,出生中上阶级家族可能没落或者势力不稳,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为人低调,性格沉稳,父母双亡以后这个角色又表现出了责任心,同情心,无论是对弟弟的细心呵护还是收养弃婴卡西莫多,对于一个二十岁年纪的人来说这个人物表现的很正面,博学多才,温和细腻,绝对的正面人设.文学的有趣之处就在于文学人物的多面性.后来《巴黎圣母院》故事主要发展的时间线里,这个人物变得不那么讨喜起来.也就出现很多不公正的负面评价。这里我有点想为这个人物拨乱反正。将一个复杂的角色简单定义以未免太儿戏了。
这个人物悲剧的命运很值得人思考。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都十分有趣。
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选择以毁灭性的失败告终,或许爱上爱斯梅拉达是他最勇敢的决定,最心爱的弟弟死于和自己赌气的意外,或许这是现实中雨果对自己的人生反射,被自己的养子杀死,或许更像是一种命运的诅咒。
因为过早的离开父母,这个人物注定不会是一个开朗的人,雨果多次直接描写过这个人物性格,阴沉,忧郁,愁眉不展,喜欢唉声叹气,想象一下,这种人你会在现实中喜欢吗,更何况中世纪教士的外表可并不怎么吸引人,除非你是圣约翰,或者你像十日谈里面的教士一样会撩人.副主教的悲剧在于命运也在于性格.他过于相信宗教的慰藉还有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根本不相信的当时人迷信的片面的信仰.本质上来说这个人物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科学家,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但不是迷恋权力而是知识真理,这样的人聪明高傲又有点与众不同的人,最终不是孤独终老就是改变坚持的信仰在俗世中郁郁寡欢,与真实的中世纪教士相比这个人物在保持誓言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坚持真的是难得了,抚养弟弟,收养卡西莫多,帮助游吟诗人,对乌合之众的嘲弄置之不理,本分工作,耐心平和这个人物不是道貌岸然而是真的德行高尚,起码是在他爱上一个得不到的女人之前.
爱情,最诱人,是诱惑亚当夏娃的毒蛇,也是那颗特洛伊战争的源头,女神争夺的金苹果.
《巴黎圣母院》里正真爱爱斯梅拉达的可能只有副主教一个人.卡西莫多的是崇拜,弗比斯是玩弄,游吟诗人是无感,真正平等而有爱情对立关系的是副主教克洛德和吉卜赛女孩爱斯梅拉达.前者睿智位高权重孤独高傲困于命运,后者年轻美丽受人欢迎自由奔放,如果但看人设这两个人物很相配,但是命运才是大的主题.《巴黎圣母院》没有爱情,只有悲剧.里面所有的恋爱关系都是畸形的.
当一块冰爱上一团火,悲剧就产生了。这也直接引发副主教性格缺陷的全面大爆发,雨果是一个相当敏锐的人,他善于扑捉人性的美丑,一个人越善良他的黑暗面就会越丑恶,副主教在爱情反面表现出巨婴人格,爱就一定要得到,得不到一定是对方的错,我们可以从书中的告白段落可以感受出来,时代,家庭,经历,性格,让这个人永远也无法在爱人面前表现出最好的一面。这种人在我们生活里其实也有很多,总是问一个人为什么不爱自己,答案很简单,这种人连自己都不会爱。不会爱自己的人注定不会爱别人,假如他在第一天爱上这个女孩的时候就正视这份感情,假如在爱上这个女孩时就学会去爱一个人,假如有人教会他爱是什么,一切的悲剧都不会发生。可是,在命运面前,从来没有假如。所以我实在喜欢这个角色,太真实了也太无奈了,就算懂复杂的希腊语又怎么样,连我爱你都无法表达清楚。
哎,一切就如同影响雨果的那一个拉丁单词一样,命运。
命运是无解的悲剧。我在想雨果写小说的时候有没有想象另一种可能,或许有,或许没有。但我知道雨果在写副主教最后疯狂的笑声时一定注入了绝望。
经典小说里面总有那么一两个角色值得后人反复思考。
如果简简单单的评价里面的人物会给这部经典照成多么大的误读,拨乱反正。想了解一本书最好还是读可以接触到最全面的版本。我读过三个版本有,删减版,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推荐后两个都读。翻译的细节不一样读起来有趣。
写《巴黎圣母院》雨果是伟大的,浪漫的,残忍的,他总是在不经意间通过被误读成假丑恶的角色告诉读者这个人间的黑暗,命运的无奈,还有告诉读者们,要求追求真善美,就算这东西不太好争取,但也一定会有的。
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学会爱的方式。祝福出生在自由时代的人勇敢的追求美好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