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在中国的传播情况?
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后,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汉地佛教:佛教传入中国汉族地区,历来均以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派使去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经》为佛法传入中国之始。传播地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中国内地营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洛阳市东10公里处的白马寺。东汉时绝大部分佛经都是在洛阳白马寺翻译的。
佛教在中国的三国、魏、西晋各朝代时,主要传播活动仍是佛典翻译,魏都洛阳和吴国的都城建业是传播活动的中心。这阶段的译经工作和对佛教教义的宣传、研究,为以后佛教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各阶层人普遍信仰佛教,到处建有佛塔、寺院。举世闻名的佛教石窟艺术,如敦煌、云冈、龙门等古代的雕塑、壁画,都是这一时期开始建造的工程。这时有成就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344—413年)所译的佛典有384卷,内容正确,技巧精湛,对佛教发展贡献极大。还有西行取经最有成就的法显(337—422年),他游历了印度、斯里兰卡等南亚30余国,所取回的佛典和撰写见闻,为佛教发展和研究古代中、南亚诸国史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南北朝时的梁武帝笃信佛教,他在位14年中,4次舍身入寺院为寺奴都由国家出钱把他从庙里又赎回来。梁武帝亲自讲经说法,撰写经文。梁朝有寺院2860所,僧尼82700余人。
唐朝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唐太宗在清除割据、平息骚乱时曾得到僧兵的援助。他即位后下诏在全国建寺院,设释经处,培养了大批佛教高僧、学者。这时最著名的僧人之一是玄奘(600—664年)。他历时19年,长途跋涉5万余里,去到印度取经,共翻译佛经75部1335卷,并写出了《大唐西域记》见闻录。唐太宗推崇玄奘为“法门之领袖”,“千古而无对”。
北宋朝廷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中国和印度的僧人间传法交往络绎不绝。天禧五年(1021年),北宋佛教发展到顶峰,全国僧尼近46万人,寺院近4万座。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佛教仍保持一定盛况。元朝蒙古民族崇尚藏传佛教,但对汉地佛教也采取保护政策。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僧侣,即位后自封“大庆法王”,亲自讲佛法,度僧道。利用佛教帮助他巩固初建立的明朝政权。 清朝各位皇帝都崇信佛教,皇室崇奉藏传佛教,汉语系佛教仍在民间流行。清朝末年中国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佛学研究学者,如杨文会、欧阳竟无、大虚等。近代思想家如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梁启超等都受过佛学的影响,并对佛教思想提出了新的见解,把佛学思想研究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喇嘛藏语意为“上师”。藏语系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当时的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时,两位公主都带去了佛像、佛经。松赞干布在两位公主影响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到8世纪中叶,佛教又直接从印度传入西藏地区。10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正式形成。到13世纪中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此后的300多年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派,普遍信奉佛法中的密宗。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上层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权,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政教合一的藏传佛教。 西藏最著名的佛教建筑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文成公主入藏时为公主建的宫室,但建成现在的规模,是到17世纪才完成。
巴利语系佛教(上座部佛教)流传于我国云南省傣族、布朗族等地区,那里人民的佛教传统信仰与南亚佛教国(泰国、缅甸等)大致相同。大约是在7世纪中叶,佛教从缅甸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那里若干世纪以来,都能保持依照原始佛教的佛法、戒律和进修学的优良传统。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重新落实宗教政策,经过二十多年的恢复与发展,使得佛教在中国又显现出生机,出现了很多高僧大德与积累了一大批有发展的僧才。现有寺院上万所,僧众近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