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历史题材书写的新高度
历史题材创作历来占据中国网络文学的重要位置,而蒋胜男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创作的《芈月传》《燕云台》等广获好评,与此同时,人们也对她报以更高的期待。最近,由其创作完成的长篇历史题材小说《天圣令》就令评者眼前一亮。
在笔者看来,就总体而言,《天圣令》的思想性、艺术性、真实性、可看性已超过了蒋胜男先前所创作的历史题材作品,实现了其创作上的新收获、新突破。作品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网络性相统一的新高度,抵达了网络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文学传统、主流审美相融合的新高度,是网络文学历史题材作品足以与传统文学历史题材作品相媲美的新高度。
那么,蒋胜男的《天圣令》给读者和评者究竟带来了什么呢?笔者有如下两点看法:
一、作品体现了正确的唯物史观,在典型的历史环境中塑造了典型的历史人物。《天圣令》写的是宋代太宗、真宗、仁宗三代帝王的统治史,以及女主刘娥经历千辛万苦蝶变为宋朝执掌朝政的垂帘太后的故事。其中自然不乏社稷之争、朝野之争、宫斗之争。作家的高明与可敬之处不在于其感性细致、娓娓动听的叙述,而在于透过这些表面之争写出了宋代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写出了底层百姓的民不聊生、揭竿而起,写出了国力衰弱、外敌环伺、山河破碎的惨景,写出了封建帝制本身固有的软弱与腐朽、弊端与不堪,写出了最高统治者的苦心孤诣与无能为力,好似一幅宋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全景图,不仅勾勒出赵宋王朝的四梁八柱、通衢大道,而且还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了它的骨骼脏腑、肌理脉络。特别是书中关于“澶渊之盟”的描述,真实、客观、多角度地描写了宋辽双方在综合国力、军力、民力、帝王和将士心理诸方面的状况,加上彼时自然环境条件的特殊性,揭示出“澶渊之盟”的必然性、可行性、可信性,使读者看到了偶然中的必然,体认到这是宋辽双方社会经济军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双方执政者心理博弈的最终结果,使得作品具备了史家的识见,经得起人们的追问和史实的检验。作者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按照其要义进行历史题材创作,在以“穿越”“架空”“金手指”“异能”为常态的网络文学界,这样的创作态度和创作实绩尤为难得。
二、作品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性格鲜明的宋太后刘娥的艺术形象。蒋胜男是一位擅长描写“大女主”题材的网络作家。在《天圣令》中,如何超越以往是蒋胜男面临的一个课题。刘娥从一个生活最底层的逃难民女,崛起为执掌最高权柄、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太后,其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具有他人不可比性。值得高兴的是,在正史资料极度匮乏、民间野史传说纷纭中,蒋胜男以自己超凡的虚构能力和叙事语言,写真、写活了刘娥。人们从书中的描写可以捕捉到人物“成长”的六大因素:
其一,刘娥与宋真宗的偶然邂逅及后来爱情际遇的演变。在桑家瓦肆与王子赵元休的相遇是刘娥演变的起点。来自民间、经历苦难的刘娥,有其他少女所不具备的光彩与气质。刘娥爱对了人,之后步步为营,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作家准确地把握和出彩地描写了这种特殊的变化着的帝后爱情。始于纯洁之爱,中则无奈相爱,继而爱与权各半,最终演变为重权轻爱。这是帝后走向权力巅峰必然呈现出的爱情弧线,也是帝后之爱、之情的真实写照。
其二,宋真宗的软弱无能和依赖心理使得刘娥自觉不自觉地参政成为一种习惯。二人一改历朝历代“后宫不得干政”的古训,宋真宗每有疑难,刘娥则总有良方。宋真宗体力不济,欲罢不能,刘娥却精力充沛、记忆超群,两人形成了朝野皆知和认可的参政模式,这为刘娥后来的垂帘听政打下基础。作家描写的这个过程是真实、自然,也是可信的,使得刘娥这个人物形象有了历史依据。
其三,刘娥的治国理政之能。刘娥虽出身寒微,但天资聪颖、刻苦好学、领悟力强,在参政议政中逐步掌握了驭臣之术,从后宫脱颖而出。她深知,治理天下须得君臣调和、五行相济。朝中既需要能臣、直臣,也需要“中和”之臣与“心腹”之臣。帝后的职责只在维系其平衡。面对朝臣间的矛盾,她折冲樽俎,调和鼎鼐,维护皇家权威,为自己坐定皇后之位殚精竭虑。《天圣令》中写道:“深宫后院的孤儿寡母,从二月份真宗驾崩,到六月份解决丁谓,从名义上拥有天下到实际握有天下,文武百官,俯首听命,从此无人敢逆太后之意,仅仅用了四个月。”又譬如她亲授定王以超常名位,又出示定王联系王妃顺容的玉佩,恩威并用,迫使八王爷收敛野心。这些令人不能不惊叹其出色的治理管控能力。
其四,刘娥对底层生活的了解和对社会大局的把握。刘娥是从蜀中难民队伍中出来的人,对底层百姓生活的艰难与不易有着刻骨铭心的亲历体验。她利用两代君王手中的权力和自己的影响力,尽量采取一些于民有利、于国有益的政策。如她执掌权柄后发布的《天圣令》等,客观上有利于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推动社会对立面的缓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巩固赵宋王朝的统治。
其五,刘娥抚育教导宋仁宗成为“千古仁君”。她将自己的社会理想和治国安民之术自幼灌输给宋仁宗,严格管教,身体力行,使得后来宋仁宗成为一个“好皇帝”,继而开创了可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相提并论的“仁宗盛治”。这也许是刘娥作为历史人物对宋初年代作出的最大贡献,也是史书及后人称誉这位皇太后的主要原因。
其六,刘娥既倔强又能忍让的个性。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决定形象。刘娥的个性是倔强、坚毅的,她不怕难、不畏死,从小敢想敢说、敢作敢当。个性成就了她的与众不同,造就了她异于常人的底气、格局、视野与胸襟。当机会来临时,她能勇敢站出来,不惧天下诽谤,朝议汹汹,临退前还要穿上帝服祭拜,就是最好一例。她要明明白白告诉天下人,这帝位我非不能也,而是不取也。同时,刘娥又是一个识时务者。她可以同意宋真宗的“金屋藏娇”,不要名分,面对飞扬跋扈的郭皇后时处处避让,委曲求全,自知封后条件尚不具备,便主动上表辞谢。正是这些忍让与退让,反而让她获得好名声,最后使她登上权力巅峰。之后,她运用手中权力做了一些符合历史发展进程、有利国计民生的事情。故史家点赞刘娥“有吕(后)武(则天)之才,无吕武之恶”。
《天圣令》对上述六大要素的描写与刻画是全面的、生动的、细致的,艺术的。六大要素的融合和交叉、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成就了刘娥独特的丰满的人物形象,也成就了《天圣令》这部作品。如何进一步修改这部作品,笔者也有两点建议:
一、关于《天圣令》的书名。“天圣”是刘娥垂帘听政的年号,又是颁布宋律的名称。现在有点一笔带过的感觉,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多少会影响对刘娥这个人物的评价和书名的分量。建议可否浓墨重彩地写上一章?
二、对刘娥早期的心理转变和情感变化描写显得过于简单快速,在韩王赵元休(即后来的宋真宗赵恒)的请求下,刘娥很快表示愿意跟他回到府中,这里可能还应有一个思考、矛盾纠结的过程。因为,她与义兄刘美在逃难途中结下了生死之交并已芳心暗许,很可能会成为刘美的妻子。赵元休固然比刘美更可爱,但她对刘美没有一丝留恋和愧疚吗?把这个思考、比较、矛盾、最终选择离开的全过程写出来,人物会显得更真实可信,也更能凸显主人公复杂、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