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阅读与网络文学的未来
2010年前后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文读者群体变得空前庞大,网文创作也不得不因应碎片化的时间管理和日益多元的阅读诉求而有所改变。但是,近五六年来出现的有声阅读现象,似乎还没引起网络文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声出版物的历史已有80余年,不过有声阅读成为“现象”,还是移动互联网崛起之后的事情。2012年,懒人听书成立;2013年,喜马拉雅听书成立。短短两三年,这两个听书软件就发展了超过两亿的注册会员,目前网上流行的听书软件还有微信听书、番茄畅听、全民听书、企鹅FM、樊登读书等等。据2020年的统计,我国三成以上国民有听书习惯,其中,30岁以下年轻人占比较高。现在多数知名网文作品都可以通过听书的方式阅读,而且,听书功能也被进一步整合进了读书软件中,比如我们通过微信读书读一部小说,倘若不想因走路或乘车等原因中断,就可以改用听书形式。如我们所知,媒介形态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网络文学的发展。那么,有声阅读的出现会对网络文学的未来造成何种影响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首先,有声阅读会进一步扩大网络文学的受众群体,受众群体的扩大又会反过来对网文创作提出新的要求。前几年,有声阅读还未对网络文学构成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当时相关公司、主播的版权意识不强,曾有一位网文作者,其作品在某听书软件上播放量已超过两亿,但他本人竟完全不知情。随着近年来有声阅读市场的逐步规范和人们版权意识的普遍增强,网文作者在有声版权方面的收益越来越高,他们自然会重视作品本身的“可听性”。有声阅读解除了阅读的一道限制——人们无须再受限于纸本或一块屏幕,如此一来,阅读的场景、方式都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我们完全可以依靠智能音箱等设备,在一个比较大的家庭空间内,一边处理家庭事务,一边听书;再比如某些特定职业的人(如司机),也可以在轻量化工作的同时听书。较之传统文学,网络文学对于受众有更强的依赖性,智能手机的普及已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网文的节奏、语言乃至内容。
其次,有声阅读也许会给网络短篇文学创作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和可能性。我们现在说到网络文学,往往会不假思索地联想到其浩大的篇幅、复杂的设定,眼下的网文世界中,50万至100万字的小说已属短制,当然,这和网络文学本身的写作生态有关:多数网文读者是有惰性的,他们不愿短时间内在不同的虚构情境中进进出出,他们也会通过代入式的阅读对小说中的人物建立某种感情,这种感情要求小说必须提供足够的延展空间。因此,一部小说要通过三五万字的开篇内容吸引一批固定的读者已属不易,又怎能在很短的篇幅内草草结束?但是,中国的网络文学也曾有过一个以短篇为主的时期,那大概是在1998年至2005年间,以榕树下、故乡、天涯等网站为标志。那个时期的网络文学虽然没留下什么鸿篇大作,但却显示出了无限的可能性,可惜的是,这种可能性随着网文商业化进程的展开而逐渐丧失掉了。在近年听书软件所播放的作品当中,我们隐约又看到了短篇网文的机遇,比如喜马拉雅听书里面某些十几到三十分钟长度的小故事,或一些散文、诗歌作品,也都有非常可观的播放量。只不过,目前看来,这些小故事的题材还十分受限,多是“故事会”风格的作品,散文、诗歌也往往是名家名作,原创作品并不甚多。倘若假以时日,特别是从短篇创作到有声播放的版权、收益机制能够成熟起来,相信短篇网文可以借此机会开辟新的局面。
再次,有声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另一区别在于,它是一种间接的阅读,这就意味着作者无须直接面对读者,在作者与读者之间,还有“主播”在发挥作用。一方面,这种“间接阅读”的特性有可能缓解网络文学生态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紧张。由于网文平台本身交流的便捷性、即时性,长期以来,对网络小说创作构成制约、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太近。从某种意义上说,读者成了网络小说创作的一种重要参与力量,他们的情绪、意见往往会在不同程度上左右作者对故事、人物的设计。诚然,网络文学不同于传统文学,用一位网络作家“愤怒的香蕉”的话说,它侧重的不是“自我精神的挖掘”,而是“传递和交流”。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来自读者的“交流的压力”并不总是能够带给创作积极的影响,作者可能要不断妥协,也可能会折损原有的文学设想。另一方面,对于短篇文学而言,主播及其团队完全可以承担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选家”角色,他们也许并不创作,但却可以发挥自己的敏锐性和鉴赏力,借助种种媒介、渠道,发掘出有价值、有特色、有艺术性的作品——这些作品未必要受限于固有的文学概念,它可以是公号文,可以是豆瓣上的随笔,也可以是知乎上的高票答案。总之,未来的网络文学应走向更加包容的“大文学”,而有声阅读将为此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