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陵墓与豪宅前放石狮子为何盛行至今?
如今,在街头我们不难的看到,很多高大雄伟的建筑物门前,都会矗立这一对威武的石狮子,为何石狮子会如此的流行,发展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建筑物上?
探讨中国石狮艺术的起源,那就与狮子的传入有关。狮子原产于非洲、西亚和美洲,并非是我国本土产物。许慎《说文解字》并无“狮”字,古代将其音译为“师”。在我国历代文献中,最早出现狮子的记载是汉代班固撰写的《汉书·西域传》,文中记述了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之后,西域国家作为礼物传入中国的。于是,狮子才在古代中国出现,面对这如此庞大的猛兽,人们当然会不自觉地产生恐惧,但同时又觉得敬畏,狮子作为一种不一样的动物存在于人们的印象中。
而说起石狮子造像,最初出现于汉代帝王、贵族官僚陵墓前神道两旁具有护卫的石刻群中,并由此传袭,经由魏晋南北朝、唐,至宋代以后渐入民间,使用也日趋广泛。此间,石狮艺术受思想观念、时代精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型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到了明清,石狮的造型开始稳定,并趋近程式化。石狮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除了呈现强烈的民间性以外,其内容所体现的伦理、宗教、民俗意蕴美与所蕴含的线条、形制、动态的韵律美,构成了东方艺术独特的美学价值。
(图)陵墓里的石狮子
然而为什么在汉代出现石狮子造像? 这跟当时的厚葬之风有很大的关联。厚葬其实在汉之前就已经兴起了,如秦始皇时期为了修建墓室,在开国时就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兴建。但是,到了汉代是达到顶峰。全国上至皇帝,下至贵族,都纷纷为自己兴建墓室,目的就是为了死后能有一个归宿,同时也承载了他们事死如事生的观念。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汉代经济繁荣,这为统治阶级建造陵墓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因此,在汉代陵墓建造时,都会在墓地两旁修建石刻群,而石狮子造像为何会在石刻群里脱颖而出,成为现在建筑常用的因素,这个狮子在佛教中的地位有很重要的作用。佛教传入中国后,便迅速在中国生根发芽,成为了民族信仰的一部分。狮子是佛教圣物,当然也要被重视,因此在墓地前修建石狮子造像,实际是对佛教的信仰。狮子是佛教圣物,在石窟的佛台上,常常刻有一对神锐化的石狮,其作用是护法辟邪,佛教以此譬喻佛陀之勇猛无畏。
(图)达官显贵园林内石狮子
狮子地位除了在佛教领域重要外,在统治阶级当中,也是十分有影响的。在汉唐崇武的年代,狮子的勇猛成为了武将的代表,地位高于虎、豹。而在后来的唐时期,狮子的地位更是无法比拟,已经成为了权力和尚武的标志。这也体现在墓室和宅邸中,很多权贵都花费精力命工匠雕刻石狮子,目的就是为了体现自己的权力与到位,因此在这一时期,石狮子造像有了很重要的发展。不仅是在造型还是传神度方面,都一一表现出来。相比于汉代的简练,唐代的石狮子造型更为生动,威武,更具有神态。
而狮子作为镇墓兽已经在很早之前就出现了,只不过由于对狮子形象的模糊认识,工匠在雕刻时很难达到精准的地步,也比较难考证了。除了作为镇墓兽以外,狮子作为镇宅兽,也在很多达官贵族门前出现。达官显贵在家门前立两尊石狮子,目的就是为了镇宅。因为他们觉得,狮子是佛教圣物,而且形象威猛,放在家门前和墓地前面,能达到镇宅的作用。同时,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在门前树石狮子,这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图)现今生活中的石狮子装饰
时至今日,我们今天看到的建筑门前的石狮子造像,它们已经不再是古代时候身份的象征,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装饰物品而存在。这些石狮子的造型,除了有个别是不一样外,绝大多数是源自于明清的守门狮较陵墓石狮,它们雌雄成对,双双蹲坐门前,雄狮踞右,右脚踩绣球,象征权力和一统寰球;雌狮踞左,左脚抚小狮象征子孙昌盛,源远流长。因此,对富有深刻含义的石狮子造像,很多人都形成了一个观念就是,在高大的建筑物门前,总是有石狮子的存在,才会更加的气派,而石狮子造像也因此而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国建筑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