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艺评论亟需建强线上阵地
网络文艺评论的主阵地是在线上,在网络空间和各种数码终端,而不是在线下。线下媒体如报刊、出版等发表的评论对网络文艺的影响有限,因而加强新时代的网络文艺评论亟需建强线上阵地。
一
与传统的线下评论相比,线上评论的优势有二:一是参与者众。如同网络文艺创作一样,网络文艺评论门槛很低,人人均可参与,每一个欣赏者或曰消费者都可以是“批评家”,他们或给“爱豆”点赞,或为菜鸟吐槽,有时还会形成“粉丝团建”,构成网络舆情,在网络空间产生圈层话语的“广场效应”。二是互动性强。线上评说可以即时互动,立竿见影,针对性很强,不仅可以对创作产生干预作用,也能在网民粉丝之间创造出评品的“话语场”,并以量化的形式锚定消费市场的绩效评估,从而对一个网络文艺作品的评价产生公共空间的“认同推定”。譬如,网络小说《诡秘之主》2020年5月1日完本时,线上评论达450余万条,起点网粉丝近700万,超过550位盟主,微博“诡秘之主”超话阅读量超4000万,贴吧累计发贴超300万,LOFTER相关话题阅读量近1200万,同时获得的3000万张推荐票、20万月票,打破了起点男生月票纪录……如此亮眼的线上消费与评论业绩,是任何一个线下作品在同等时长内难以望其项背的。今年2月14日由网文大IP改编的电视剧《赘婿》上映时,开播100分钟后,爱奇艺平台热度即突破7000,在开播16个小时后,热度再次突破9000,成为该平台开年首个热度达到9000的电视剧。这样灵敏的观众反应,也是传统的线下音视频文艺作品短期所不可能达到的观众关注度。
网络文艺的创作与评论、生产与消费基本都是在网络虚拟空间完成的,线上评论的火爆正是得益于网络文艺的在线创作、虚拟存储和在线传播与消费,是借力数字化媒介的流量效应而获得的技术红利。开放的新媒体平台为网络文艺评论提供了理想的自由表达空间,也让这一空间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嘈杂乃至混乱。当你走进网络文艺的线上评论就会发现,这里众声喧哗,好不热闹——既有对网络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明辨事理、言之有物的剖析,也有对某一作品、某一人物不加分析的褒贬与攻讦;既有属于网络文艺评论的长评短评、发帖留言,也有许多非文艺、甚至非理性的粗口骂战、“洗广场”“拉皮黑”“吃火锅”,乃至为了刷分控评而刻意拉踩、煽动舆论以赚取流量。这两年不时出现的粉丝骂战、“饭圈”舆情,已经把正常的线上交流与评论带偏了方向,让网络成为“追星文化”的大本营、青少年亚文化的聚集场和“娱乐至死”的青春祭地。尼葛洛庞帝把基于“数字化生存”的“电子表现主义”称之为“沙皇退位,个人抬头”;麦克卢汉把新媒介变革称作“部落化”“再部落化”;马克·波斯特提醒人们在现代信息方式中,要谨防电子媒介强有力的“符号暴力”对“后人类”的侵害。这些传媒先知的揭示与劝诫无不警示我们,网络公共空间的“广场发声”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需要仔细审视与甄别。能否在喧哗的噪声中谛听清音,在正负驳杂、两面混搭的繁复观念中作出正向价值选择,是网络文艺线上评论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果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就会如尼尔·波兹曼所预言的那样,“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此时,“文艺工作的对象、方式、手段、机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文艺创作生产的格局、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文艺产品传播方式和群众接受欣赏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文艺评论线上阵地的种种表现,就是这些变化的一部分。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并促使它向更好的方面变化,就需要线上线下协同努力,营造健康评论生态,以建强网络文艺评论的线上阵地。
一是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用刚健有为的评论立场,营造网络文艺的线上评论生态。线上评论是自由的、充满活力的,同时也是有立场、有倾向、有价值选择和观念导向的。要让线上评论成为有精神高度和文化内涵的专业评论,成为有战斗力、说服力和影响力的有效评论,就需要遵照《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文艺评论,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繁荣发展。匿名上网摆脱了现实世界的“面具焦虑”,虚拟空间的自由感,容易使人滋生“脱域思维”,把赛博空间当做“法外之地”而圈地自萌,出现自制力弱化、他律性失范,在无拘无束时放纵自我,及至出现去主流化、去价值化等错误观念,或者以商业标准取代人文审美标准,或者抱团取闹、粗鄙浅陋,出现不负文责等现象。打造清明净朗的线上评论阵地,首先就要把好文艺评论的方向盘,用正确的思想、价值和舆论导向,激浊扬清,甄别褒贬,逐步建立起网络文艺的评价体系和话语体系。
二是鼓励线下评论家积极介入线上评论,以壮大线上评论的学术力量。当前的网络文艺评论事实上存在线上、线下两股力量,线上评论短、平、快,影响力更大,针对性强,但其影响直接却又短暂,并仅仅止于线上。作为业余评论,线上评论常有即兴吐槽、蜻蜓点水、剑走偏锋之弊端。而线下评论多由职业或更具专业性的评论家实施,他们的评论有时不免老套、古板,甚或与新兴的网络文艺有所隔膜,但总体上看,线下的网络文艺评论属于专业评论,其成果更具学理性,评论更深入,理据更充分,也更容易形成评价共识。当下的网络文艺评论尤其需要倡导线下评论家“从上网开始,从欣赏出发”,积极参与线上评论,让自己以“学者粉丝”身份成为网络文艺的内行批评家。
还有,建强线上评论需要遵循文艺的规律,更需要把握网络的特点。评判一个网络文艺作品,首先要辨析其人文审美的文学性,但这种文学性是通过数字人文的技术性来实现的。譬如,评论网络文学不了解类型化创作、“续更-追更”模式、月票与打赏机制;评论网络影视、网游、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等视频、音频作品不了解IP分发、产品制作、产业链延伸,或区分不了“原著粉”和“路人粉”,不掌握不同类型作品的生产方式和功能形态,都是很难为评价对象作出切中肯綮的评判的。多媒体、超文本、AI创作的出现,以及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对网络文艺评论的大范围介入,要求线上的网络文艺评论必须加快建立基于大数据的评价方式,加强网络算法研究与应用,让新技术成为解读网络文艺价值的一把钥匙,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线上网络文艺评论阵地的战斗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