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热点观察
圈内事记

《有药》:在微博,我们如何群穿

2021/8/4 8:57:00110 个作者有用

《有药》是一篇穿越文,连载于新浪微博。

在上面这句描述里,“穿越”是小说类型,“微博”是发布平台。根据常识,二者之间能决定一部小说形式和风格的,当然理应是小说类型,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有药》的故事主线,是穿越者和原住民之间的一场战争。正文共十章,每章篇幅约一至三万字。虽然似乎有着宏大的背景和尖锐的戏剧冲突,但事实上,小说除《偷天》《无药》之外的章节,不仅可以独立成篇,且各自围绕两三个不同的角色展开叙述,主线简明,情节推进速度极快,并以大量搞笑段子填充细节。这些章节仿佛零碎的拼图散落在地,倘若细心拼贴,自不难还原出一幅因果相衔的全景图,篇章之间的草蛇灰线值得一番琢磨,留白之处更不妨加以脑补。

这显然与群穿文的常规写法相去甚远,比起长篇小说,倒更像是短篇小说集。而作者七英俊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形式,虽不排除确有求新求变的意图,但又何尝不是微博连载的不得已而为之。

2020年首播动画《有药》

微博是典型的网络社交和自媒体平台,

从未针对长篇小说连载做过任何架构上的优化,对于非会员用户,更是有着单条微博不超过140字的严格限制。在微博上发布数千乃至数万字的文章,目前最主流的处理方式是制作成长条状的图片,这在触屏智能手机上阅读体验颇佳,但也不可能做到无限长,两三万字的容量已是极限。此外,微博不同于专业文学网站,能将连载中的小说章节以目录和超链接的形式整合在一张网页上,它只能大致按照时间线显示,在不同微博之间设置跳转通道也并不方便,注定不适合进行剧情连贯的长篇小说连载。且微博的传播有赖于用户的层层转发,转到两三轮以后,就很容易出现在路人(这里泛指没有关注过小说作者的用户)的首页上。这时候,比起长篇连载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某一个章节,自然是不依赖上下文也能独立阅读的短篇小说更能诱使人点开观看。正因如此,在微博平台获得较多关注的小说,大多篇幅极短,单章完结。相对地,微博用户基于自身的阅读习惯,也并不期待在微博上阅读体裁和风格较为传统的长篇小说。

尽管存在诸多不便,但微博作为一个自媒体平台,天然地具有极强的传播力和粉丝变现能力。尤其对于七英俊这样坐拥数十万粉丝的博主而言,她的粉丝已经经过长期的双向筛选,

是与她本人在价值观、兴趣爱好等方面高度契合的一个黏着度极高的垂直用户群体。相比起文学网站以类型、标签、积分排名为主导的,去作者中心化的引流模式,微博这种点对点的架构当然更容易形成某种忠诚度高、付费意愿强的粉丝文化。

也正是这种粉丝文化和微博的社交平台属性,塑造了微博写作的整体风格。事实上,它已不能被视作单纯的文学创作/接受过程,而是粉丝群体基于粉丝圈公共知识所展开的日常社交活动。具体到《有药》的创作中,便能明显看出,面对一群深受同人文化、段子文化影响的粉丝,七英俊在写作时,也就更强调CP关系、段子和梗的描摹运用。

所谓“段子”,是一种根植于互联网碎片化语境,调用各种流行文本和幽默范式,用最精炼的语言最大程度地令读者感到愉快的文体。虽然段子主要发端于早年的网络论坛,但由于在篇幅和传播方式上与微博平台高度契合,因此在微博上尤为兴盛,甚至出现了专职的段子写手。七英俊本人的微博账号,也具有极强的“段子手”风格。《有药》机灵、愉快的文风,事实上内在于段子文的属性之中。

动画《有药》剧照

除此之外,书中的每个独立章节,都以一个梗(可以理解为典故、笑料)作为基本框架。如《无冤》,通篇戏仿知乎社区的问答文风;又如《拖稿》,明面上写两军对垒间的舆论战,实则是对网文圈和IP圈现状的摹写;《上车》更是化用了滴滴打车的商业模式。这样的写法对于不了解知乎社区、网文圈生态和网约车的读者而言,当然是无趣的,但在一个垂直用户群中,这一切又显然被视为某种用以区分异己的圈内公共知识——是“自己人”,才有资格会心一笑。有时为了用梗,小说甚至可以牺牲逻辑上的合理性。如《有毒》一章,就让穿越来的厨艺欠佳的主角,根据妈妈朋友圈里分享的毒蘑菇图片,帮助野心勃勃的王爷研制毒菜谋害皇帝。这段剧情漏洞百出,却靠着黑暗料理、长辈朋友圈这两个梗制造了不错的笑点。

不过相比起纯粹的段子文、大纲文(只交代主角人设、关键情节,不进行细致描写,看起来像是写作大纲的文,在网文圈、同人圈作者的微博写作中最为常见),《有药》毕竟还是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设定和故事架构的。作者也自称“看了好几篇格局特别大的文,然后就很羡慕,

很嫉妒……《有药》一开始也就是个耍嘴皮子的段子集,但后面越写越大越写越大,主要就是因为上面说的潜意识。”

当小说的主线剧情终于彻底展开,来自未来的先进科技摧枯拉朽般淹没了这个不属于它们的时代。知识没有错,不懂得科学知识的原住民们也没有错,他们不该因为一场时空的错位就被取消生存权和选择未来生活方式、社会形态的权利。在这一刻,小说似乎开始处理一段真正的两难困境,并由此产生了某种拓宽格局、深度挖掘的可能。但到了终章处,作者却选择了回避问题,找了个背锅的反派——一群为了改变命运成为人上人而进行时空殖民的社会底层——将故事草草了结,不曾触及任何理念和价值观的尖锐冲突,也没有改天换地、建设新世界的能力和构想。

但这又何其强人所难,因为对于深度和格局的要求,从来不曾存在于微博小说、段子文的阅读期待之中。读者不会靠段子文伪装深沉,开怀大笑、找梗、萌CP才是正经事。

又或者,所谓的深度格局从不曾缺席,它只是破碎在拇指轻轻划过屏幕边缘的瞬间,化作一小片,本就可有可无的空白。

(原载于《中国文学评论》2018年第1期)

作者简介:

高寒凝,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方向,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网络文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为网络文学、网络亚文化与粉丝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与批评》《南方文坛》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纂了《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北京三联书店,2018)、《中国网络文学20年·好文集》(漓江出版社,2019)等。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网-官方推荐墨星写作网-官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