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是怎样被“发明”的?
清末民初,西方的图腾学说传入中国,诞生了一批图腾学者。图腾之说会盛行,是因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救亡目的,急于普及、论证中国的民族概念,而让民众能团结在民族独立的旗帜下。起初,在众多的图腾学说中,龙的地位并不突出。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中所列的中国史前图腾有数十种,关于龙的内容仅有两句话。 真正确立龙作为中国图腾地位的人,是闻一多。他在《伏羲考》一书中建立了今天广为流传的说法,“所谓龙便是因原始的龙(一种蛇)图腾,兼并了许多旁的图腾,而形成的一种综合式的虚构的生物……”他的论证方式接近循环论证,使用材料也是任意拼接。所谓“化合式图腾”,并没有相应的人类学理论作为支撑。
事实上,中国很可能并不曾存在图腾社会,因为在图腾理论中规定的各种特点,譬如“图腾禁忌”、“外婚制”等,都不适用于史前的“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