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庆亲王奕劻家产去哪儿了?
1.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企图废黜光绪帝,因西方列强阻挠未果。1900年1月,以光绪帝名义颁诏,慈禧立端王载漪子溥儁为大阿哥。内庭苏拉曰:“今日换皇上矣!”迨诏下,遂养大阿哥于深宫。
2.溥儁之父载漪支持义和团“有诸神保护,不畏枪炮”,导致八国联军进京。慈禧逃窜西安,忽降旨将大阿哥溥儁“废黜出宫”。溥儁“最懒攻读”,一味吃喝玩乐,败光家财,民国后中年不得已寄住后海蒙古罗王府,人常见在茶馆闲坐。
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内阁,由庆亲王奕劻在宣统三年四月组阁,11月结束。 当年清政府宣布废除军机处,实行内阁制,由庆亲王担任内阁总理大臣;但内阁成员中皇族过多,时人讥之为“皇族内阁”。
皇族内阁,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满族;内阁协理大臣,那桐,满,两人同时就任;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汉,(同上);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满·宗室,四月初十任;民政大臣,桂春,满,七月十二日任,署理;民政大臣,赵秉钧,汉,十月初二任;度支大臣,镇国公载泽,满·宗室;学务大臣,唐景崇,汉;陆军大臣,荫昌,满;海军大臣,贝勒载洵,满·宗室;司法大臣,绍昌,满·觉罗,农工商大臣,贝子加贝勒衔溥伦,满·宗室,邮传大臣,盛宣怀,汉,邮传大臣,唐绍仪,汉,(未到任),理藩大臣,寿耆,满·宗室,理藩大臣,肃亲王善耆,满·宗室,闰六月廿一日任。总理大臣奕劻虽是贪官,却是公认的改革者;载泽、溥伦、善耆、绍昌是最热心的改革实践者,也是满族权贵当中最有学识的成员,政治倾向相当开明,甚至暗中与梁启超等“逆党”往来。但此内阁的组成仍加速了辛亥革命爆发。
4.溥仪痛恨庆亲王奕劻父子,在奕劻病故后,溥仪以“受袁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劻手里”为由,拒绝为奕劻上谥号,最终赐号“密”。
四川原总督锡良曾自告奋勇率兵督陕,而一向卖官拢财的奕劻仍向其索贿八万两白银,锡良为之大怒:“生平不以一钱买官,况此时乎?”
5.奕劻为人贪鄙,与子载振、大臣那桐卖官鬻爵,被时人讥为庆那公司。奕劻与袁世凯狼狈为奸,纵容袁世凯坐大,无形中为中国数十年的“北洋”军事垄断打下政治框架。传说动辄贪得袁世凯10万银票。最大的买卖是武昌起义后,因袁世凯送钱,他再次上奏请求启用袁世凯镇压起义,结果彻底成了大清的掘墓人。
北京西城区定阜街庆亲王府已被划为文保单位。后院曾有大戏楼,每逢奕劻父子大寿或有喜庆事时,便请戏班连演3天京剧,据说谭鑫培、王瑶卿、陈德霖、杨小楼等都到此唱过戏。文/革中被焚。
6.清末段芝贵为谋黑龙江巡抚之职,不仅巨金贿赂庆府,且买歌妓杨翠喜贿于庆亲王之子载振。此风流贿案被被御史弹劾,轰动朝野。辛亥革命后,载振远离政治,但仍旧锦衣玉食,还在天津买下太监小德张的宅第。而北京老庆王府西有所三合院,原属庆王府马圈,49后国家拨给梅兰芳居住,梅先生见到载振之子溥铨还风趣地说: “我现在的住房,是当年振贝子府的一小部分,您到此可以说是旧地重来。”而庆亲王后人却因日寇侵略,连年战火,坐吃山空,早已无力维持大家庭。
梅兰芳故居仅是庆亲王府西一外宅,但仍旧宽敞。梅兰芳在此度过生前最后10年。后院的三间北房保持了故居原貌。会客厅内摆放着梅先生使用过的硬木家具及练功用的穿衣镜、鸽子哨等、西墙上挂着清代画家沈蓉圃的《同光十三绝》。院内种有两棵柿子树,两棵海棠树,寓有"事事平安"之意。
7.第一代醇亲王奕譞,曾积极配合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捉拿肃顺。后曾和李鸿章努力建设一支庞大的北洋海军。传说亦挪用一部分军费为慈禧修颐和园。但不爱财,临终留与子孙小曲“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
醇王府在北京有两处,一老一新。老醇亲王府在今复兴门南原太平湖旧址,也称“南府”、“太平湖醇亲王府”。因光绪帝出生于此,故为“潜龙邸”。清廷遂在后海拨给新醇亲王府,也称“北府”、“后海醇亲王府”。
第二代醇亲王载沣于八岁袭爵,因年龄尚小未参预政务。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以十八岁的载沣作为头等出使大臣,于1901年前往德国“赔罪”。慈禧立其子溥仪登基,载沣为摄政王。宣统二年,载沣遭到汪精卫等的密谋暗杀,但暗杀未取得成功。武昌首义后,清廷岌岌可危,载沣认为“不用袁世凯指日可亡,如用袁世凯或可不之。”
自日本寄英国清末代皇帝溥仪与醇亲王载沣家庭合照明信片一件。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回忆录中,父亲载沣在其登基典礼上失言说“完了,快完了”,为清朝奏响悲音。
8.溥仪之弟溥杰,曾娶妻他它拉氏,即瑾妃,珍妃的侄女,后改名唐怡莹。婚后两人感情不睦,唐沦为张学良的情妇,张晚年回忆说,“我最喜欢的女朋友是溥杰太太”。也说她“聪明极了,混蛋透了”。溥杰到了满洲国,“御用挂”吉冈安直派人到唐家强行签署离婚书。后唐洁莹曾上书坚决反对满洲国的建立,并前往香港画画为生。
左图为溥杰前妻唐怡莹,据说曾席卷醇亲王府一大笔财宝,使得载沣极为痛恨。中为老年时的溥杰嵯峨浩夫妇,嵯峨浩在日本抚养女儿数年,闻溥杰劳改释放,复携幼女嫮生往大陆重聚。但长女慧生(右图)已在1957年夭逝日本静冈县天城山,与学习院大学同学殉情或被害。曾写信与周恩来打听溥杰下落,终得父亲音讯。
9.日本关东军给溥杰挑中了公卿华族嵯峨家的女儿,嵯峨浩。婚后夫妻感情和美,但只生得两个女儿,令一心想得到中日混血皇裔的日军大失所望。抗战胜利后,溥仪兄弟被苏军掠走数年。嵯峨浩辗转回到日本,辛苦抚养儿女,著有《流浪王妃》一书。她对东北的平民说“我就是日本人送给那个皇帝弟弟的妻子!”
溥杰结束劳改后,终于夫妻团聚。但文革中同样饱受冲击,红卫兵冲进家门,冲着嵯峨浩喊“日本特务”。1980年嵯峨浩与溥杰复访京都嵯峨野之二尊院,彼处曾供奉早逝之长女慧生牌位。
9.清恭亲王奕訢之孙溥心畲原名溥儒, 出生满5个月蒙赐头品顶戴,4岁习书法,5岁见慈禧,从容廷对,获夸“本朝灵气都钟于此童”。民国初年,其兄溥伟以40万块大洋将恭王府卖给教会,后由辅仁大学用108根金条赎回,用作女生学堂。溥儒避居西山,号“旧王孙”,“西山居士”,任职国立艺专,为北宗山水第一人,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与吴湖帆亦并称“南吴北溥”。张大千说他最佩服两个半画家,除了南吴北溥,还有半个是谢稚柳。
10.溥仪在伪满当了伪皇帝,溥心畲并以一篇著名的文章《臣篇》痛斥溥仪“九庙不立,宗社不续,祭非其鬼,奉非其朔”。溥心畲为人平和,49后原本应陈毅之邀北返,但忽传“ 悲鸿知你将回京了。在外声言,必须把你大斗打倒,方称其愿云云。”遂迁居台湾,溥逝世后,张大千自巴西返台,携夫人徐雯波和子女亲去扫墓。
光绪赐名为溥儒,并言“汝名,为君子儒,不为小人儒”,辛亥后,母亲携兄弟二人隐于西山,日日督促学习,溥儒未尽力,母泣曰:“汝弟更幼,吾惟望汝,汝学不成,吾将何望,不如死。”后溥儒毕业于法政大学,留学德国,获两学位而归,母亲当头棒喝““你不要以为得了两个博士,就算功成业就了,这不过是学问的开始。”溥儒为人谦和,亦曾提携同族后人,如书法家启功。
11. 光绪时军机大臣世铎之孙,末代和硕礼亲王诚厚之子,爱新觉罗.毓鋆为一代大儒,四岁授读四书,六岁进宫陪溥仪读书,受业于王国维、康有为、梁启超等名儒,13岁并赴日,德留学。后在满洲国任职,49后迁台,“隐于乡,以读书自娱。自学卅余年,以《春秋》公羊学之微言大义为用,以《大易》为归,贯彻群经, 成《爱新氏八经微义》“,宣扬中华文化六十余年,2008年以百岁高龄仍登坛授课。溥心畲晚年常被续弦欺负,几成赚钱机器,故毓鋆等宗亲常去拜访,”也好叫他们知道,(爱新觉罗族)也不是没有人。“
12.晚清据称最能干的皇族端方,“岑春煊不学无术,袁世凯有术无学,张之洞有学无术,端方有学有术”。在赶赴四川处理保路运动时,因新军哗变,客死四川。死后首级被兵士带到湖北,献于黎元洪。鄂省商民“闻其首级解到,纷纷鼓掌,路过街衢时,商民围观,几同异宝”。有文士颇为惋惜端方,颂《后赤壁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但溥仪在伪满洲国覆灭时,在机场为苏联军人所掳获,自以为未落中国人手里,伪满大臣张景惠甚至说“这回又捞着了”,以为苏联人与日本人一样,大概又请他们享福去了。
端方旧影及奏折旧文。端方亦为金石学家,端方鼓励学子出洋留学,被誉为开明人士。曾为出国留洋“五大臣”之一,端方和载泽、戴鸿慈、徐世昌和绍英五大臣出使西方考察立宪,但因革命党人在正阳门行刺使行程推迟。而端方仍出洋考察,曾著有《欧美政治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