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文化历史百科
资料查询

宋太祖兄弟相残是为了花蕊夫人吗?

2022/1/6 9:11:11780 个作者有用

花蕊夫人是宋朝初年最有名的女子,据说宋太祖和宋太宗两兄弟曾经为了这个女人而大打出手,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件事情呢?

本文围绕花蕊夫人,讲三则故事,由三则故事,思考下太祖晚年微妙的兄弟关系。

花蕊夫人本是后蜀国君孟昶的贵妃费氏,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位兼具美貌和聪慧的奇女子,有诗形容“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道尽花蕊夫人的绰约风姿。后蜀亡国之际,孟昶投降,花蕊夫人写诗一首,以明其悲: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千百年来,让有识之士唏嘘扼腕。

这位花蕊夫人来到汴梁之后,孟昶就莫名死亡,花蕊夫人也就归了宋太祖。面对强权,一个弱女子实在没有选择的权利。太祖非常宠幸花蕊夫人,以至不理朝政,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而跳出来明确表示反对的是太祖之弟赵光义。

故事一,在蔡京之子蔡绦所著的《铁围山丛谈》中记载,有一天晋王赵光义跟随太祖打猎,花蕊夫人在一旁伺候,赵光义拉弓调弦,忽然转身一箭射死花蕊夫人。

故事二,而在太宗朝名臣王旦之孙王巩所著《闻见近录》中记载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更为生动,只是主角换成了金城夫人。不过,据《癸巳类稿》称,孟蜀花蕊夫人,即宋金城夫人,这样两则故事就可以互为参考了。说有一天太祖兄弟二人在后苑喝酒、射箭,太祖亲自倒了一大杯酒给赵光义,赵光义坚持不喝。太祖再次劝酒,赵光义环顾四周,说:“只要金城夫人亲自折一朵花来,我才喝酒。”太祖哈哈一笑,命夫人折花。赵光义随即张弓搭箭,一箭射向金城夫人后背,当时就射死了。赵光义立刻下拜抱着太祖的腿大声哭泣,说“陛下您刚刚拥有了天下,应该以社稷为重啊!”宋太祖竟然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喝酒射箭。

故事三,出自明末清初的张烺的《烬余录》,说自从花蕊夫人来到太祖身边之后,太宗皇帝赵光义也颇为心动。有一天,太祖重病,半夜时分赵光义去看望兄长,叫了很多声都没有回应,赵光义就抓紧机会调戏花蕊夫人。太祖听到声音,醒了,一看气的半死,抓起床头的玉斧就扔过去。皇后和太子听到声音赶快来到。太祖已经气息奄奄。赵光义急急忙忙回到自己府邸。那天晚上,太祖皇帝就驾崩了。

花蕊夫人拥有绝世的美貌和才华,其身世命运却如此可悲可怜。之前遇上的孟昶也好,虽然宠爱花蕊夫人,可为人鄙薄,毫无建树,之后遇上的赵匡胤,是一代人杰,却毫无真情,看待花蕊夫人不过是玩物,即便花蕊夫人死在自己的面前,也毫不动容。

故事讲述到这里放佛就该结束了。可为何一代枭雄赵匡胤为何如此懦弱呢?这和他征战一生的辉煌战绩,和杯酒释兵权的为政之才,实在有些不符。而作为开创太平兴国盛世的太宗皇帝为何做出如此轻率的行为呢?而花蕊夫人究竟在什么时候死亡的呢?

让我们结合历史,细细品味,或许能接近历史的真实。

当时的太祖皇帝已经五十岁,其弟赵光义38岁。其实在朝廷中也好,在军中也好,自从赵匡胤登基之后,21岁的赵光义就逐渐成为仅次于赵匡胤的第二号核心人物。赵光义从主持发动陈桥兵变起,就已经取代赵匡胤成为军中第一号人物。虽然在赵匡胤即位之后的十七年间,兄弟二人还算是和睦相处,赵光义也韬光养晦,表面上还是唯命是从。但是随着年龄的长大,到了38岁的时候,羽翼已丰。已经离开军队十七年,高高在上的赵匡胤不知不觉被弟弟架空。而朝中第一重臣赵普,在不知不觉之中也投向了赵光义的怀抱。赵匡胤最后的几年,几次贬斥赵普,根本的原因,就是和赵光义走的太近。

至于调戏花蕊夫人,或许是赵光义色心偶起,可以理解。可作为38岁的成年人,作为一代君王赵光义,他的政治远见是非凡的,绝对不会混同于凡人,只因冲动而射死皇兄的妃子,更多的会是一种政治试探吧。看看面对自己的挑衅,兄长会有怎样的态度。

赵匡胤面对心爱的女人被杀,为什么没有生气?是赵匡胤心胸宽广,不计较?不是。一者,赵光义这种行为,是符合朝廷道义,自己一旦处罚赵光义,必然被舆论和史官指责,赵光义反而落个好名声;二者,或许是赵匡胤心中暗自记恨,不表现在脸上,以后找机会收拾你!三者,可能此时赵匡胤已经深深明白,朝政也好,军队也罢,早就掌握在赵光义手中,自己生气也没有用。

关于宋太祖的死,一直是一个迷,史称“烛影斧声”。可参考拙文《管中窥宋·赵匡胤之烛影斧声》,这里只谈和花蕊夫人有关的事情。这则故事中花蕊夫人还活着,和前两则有些冲突。不过我更相信前两则的内容,即在太祖晚年,花蕊夫人已经死亡。

一者,前两则文字出自北宋名士之手,尤其是第二则出自太宗朝名相王旦之孙王巩之手,可信度极高,而《烬余录》却是清初张烺的手笔,时间久远,难以考证。二者,前两则故事中的太宗皇帝看似行为轻率,其实合乎大义,且暗藏心机,正是优秀政治家的表现。可第三则中的宋太宗完全是一个毛头小伙子,看到兄长重病,就调戏哥哥的女人,看到兄长生气了,一溜烟跑走了。而赵匡胤也放佛是因此一病而亡,显得小肚鸡肠。

当然,历史真相如何很难断定,第三则文字也未必全然是假,至少说明了两兄弟在晚年的矛盾激化,已经到了难以相容的地步了。

面对一次次的试探,太祖皇帝并没有做出果断的决定,比如杀掉赵光义。或许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布置,或许不忍心,觉得没必要如此。从赵匡胤立下三条誓言可以看出,在军人出身的赵匡胤身上,对朝廷官员,对士大夫,还是很尊重的。或许他在最后的一晚,召见赵光义,就是希望赵光义在他面前立下誓言,拥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帝。而赵光义也答应的很好,表演很出色,于是赵匡胤放心的睡下了。

而赵光义则不然。他早有大志,不甘于做一个王爷,不甘于把自己苦心经营了十多年的权力拱手交给自己的侄儿。于是他四下安排眼线,在第一时间得知赵匡胤的病情,第一时间带兵拥入宫中,夺取了最高权力。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加入我的收藏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网-官方推荐墨星写作网-官方推荐

查阅资料SC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