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与上海“申城”的来历:上海为何又叫申城
申城之“申”的来历
上海又名“申城”,简称“申”。上海的开发起源于何时,有史记载应追溯到战国后期,在此之前,上海地界虽属吴越之地,但因地处长江三角洲入海口南岸,受太湖多条出水口和浦江、海潮作用形成的泥沙淤积,土地多呈荒芜和沼泽状态,开发极为薄弱。到了战国后期的公元前248年,因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国令尹(相国)春申君黄歇请封于此,建都邑于故吴墟(今苏州城),今上海之地遂得治理开发,成为富庶之地,因为春申君封地并得良好治理,上海也就有了“申”城的简称。
那么,申城之“申”和春申君之“申”既同出一源,又来自何时何处?这要从春申君的最初封地谈起。据《史记·春申君列传》载,“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早年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当时正值秦国胁迫韩、魏欲联合攻打楚国,黄歇奉命出使秦国,上书秦昭王,使秦国改变了伐楚的计划。黄歇的这篇“上秦昭王书”可谓名垂青史的奏书,分析透彻入理,引经据典,一举打动了秦昭王。
此后,黄歇又随楚国太子完作为人质,留居秦国咸阳。直到8年以后,楚顷襄王重病在身不久于人世,才设计先后逃离秦国,太子完回国后不久即位为楚考烈王,因黄歇再立大功而为楚相,封为“春申君”,赐淮河以北12县,在此封地15年后,黄歇主动让出淮北封地,请封远在东海之滨的江东故吴地。淮北12县曾经是古申国从河南省南阳盆地迁往信阳一带的申国故地,又曾为楚顷襄王的临时都城“楚王城”的地望所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信阳及其以东地区西周春秋时期为古黄国、息国、申国的封地或迁徙地。“春申”之义盖取“繁荣兴旺申地”的涵义,希望春申君能将这里治理的一派繁荣景象。
春申君为何放弃富庶的淮北之地而请封到当时属楚国东部边陲的江东之地呢?据《史记》载,黄歇初受封15年后,主动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其实,身为国相的黄歇,封地近于国都陈郢(今河南淮阳),对楚王室构成威胁,春申君为了避嫌而主动放弃淮北封地,以取得楚王的信任,至于淮北接近齐国,容易受到齐国的威胁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黄歇及其族人在江东吴地一带经营了10年,以此为基地疏通河道,兴修水利,改造粮田,使长江三角洲的浦江地区得到良好的开发治理,受到当地人民和后世的敬仰。
春申君黄歇的主要历史业绩与后世传人
春申君黄歇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不仅对楚国后期贡献很大,而且对战国时期中国历史的影响也是突出的。他辅佐两代楚王,广招天下贤能,拥有门客三千,对维护当时楚国和天下局势发挥了重要影响,在楚国的地位“虽名相国,实楚王也。”除上述上书秦王,以智退秦、韩、魏联军外,并与太子完一起在秦国作为人质长达8年之久,回国后春申君黄歇就相国的第五年,即“长平之战”的第二年,受命将兵解邯郸之围,迫使秦国引兵退却。就相国的第八年,带领楚国军队北伐灭鲁,并任命著名思想家荀卿为兰陵令,使楚国显示出复兴迹象。之后代楚王行使多国“纵约长”之职,联合出兵至函谷关,后诸侯军败走,合纵失败。春申君两度受封,对淮北封地和江东封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促进了两地的开发,巩固了楚国的生产基地,也使两地黄氏成为名门望族。对江东吴地尤其是申地的开发,为今上海地区最早的开发历史记载,开启了上海地区的先秦文明。楚国后来向东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除避秦兵锋芒外,与春申君在东方封地的开发不无关系。
春申君就相国25年后,在楚考烈王去世后遭到赵人李园设计的阴谋行刺,同时黄歇家族也遭到李园势力的严重残害,但其子孙至少有五支幸存并传衍下来。他的长子黄尚一支,形成后来的江夏黄氏,次子黄俊一支,形成中原的阳夏黄氏,五子黄堂一支,形成后来的东吴黄氏。另有改姓申氏者,为黄姓一支后裔。春申君在上海的封地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积淀。
春申君经营江东在申城上海留下的文化遗产
首先,通过黄歇在江东封地的开疆拓土,在上海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农耕文明和水上航运文明。兴修水利,疏浚水道,主持疏浚东江、娄江、吴淞江“三江”,开浚黄歇浦(黄浦江),连通太湖和淀山湖,将其江面拓展到300米至700米,深挖至十数米,与东海、黄海之间的长江出海口连通。后人继承春申君的传统,不断深挖疏浚,至今,黄浦江江阔水深,可通行3000~10000吨级船只,属一级航道。黄浦江由此成为上海市的母亲河,上海市主要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的水源主要来自这条江,并承担着航运、排洪、灌溉、渔业、旅游、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2300年前春申君带领民众改良土壤,荒滩变良田,开发治理江东,为吴越带去了先进的冶铁技术,制造农业生产器械,先进的纺织技术,与江南的蚕线结合,为日后这里成为全国农业发达鱼米之乡、丝绸之乡、纺织之乡,以及中国资本主义最早在江南苏杭地区的萌芽,奠定了良好生产基础。
其次,在上海及其周边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留下了与春申君黄歇有关的历史文化遗存。如黄浦江、申江、春申江、黄浦区、春申路、春申村等地名遗迹,均为纪念这位开“申”之祖而命名。在上海的老城隍庙,曾经供奉着春申君的神像(后在日军侵华时被毁)。现在,在上海松江区新桥镇春申村,于2003年重新扩建的春申君祠堂,相传这里曾是春申君治理黄浦江的“指挥所”。一组巨大的铜浮雕,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年黄歇领着当地居民治理、疏通黄浦江的情景。重建的祠堂占地500平方米,为仿古民居建筑。室内陈列着春申君的相关史料及松江古迹、历史名人名作。祠堂里的匾额,分别为著名松江籍学者和书法家施蛰存、程十发、郑为题写。
第三,春申文化反映了上海的根文化特征。黄浦江疏浚后,当地水系分明起来,泽国变成良田,经济长足发展,地位日彰,上海地区的行政建制和历史沿革从此开始。隋代,当地开始设镇,名曰华亭镇。唐时开始设县。北宋淳化年间(990年~994年),这里开始称上海,为上海镇。到了明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这里日益兴盛。1553年,朝廷为抵抗倭寇,筑上海城,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中心。清代,上海属松江府。1843年,上海被迫开埠,成为外国列强在华的租界,使上海逐渐由一个东南名邑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城市。同时,上海也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通商口岸之一。
民国时期,上海属江苏省。1928年,政府设上海特别市。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成为直辖市,也是中国最大的都市。在上海文化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风格,而这种海派文化之根,在文明开启之时的战国时期就有了自己的萌芽。黄歇在江东领地上开创的先秦地方文化,具有吴文化、越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等多元文化相融合的显著特征,而近代上海兴起的海派文化的典型特征就是,兼容并蓄、多元互补、不拘一格、灵活创新,融多元文化熔于一炉,在包容一切中创造一切。上海一向以“海派文化”著称,“海派”一词肇始于晚清时期中国画中的“海上画派”。
鸦片战争后,上海出现了“华洋杂处”的租界,当时一大批画家来上海,受新风气的影响,他们在中国画的传统基础之上,借鉴西洋画的技法,逐渐形成了贯通古今、融合中外的画派,“海派”只是这种“海上画派”的简称。这种的文化风格,逐渐由画坛扩展到戏曲、电影、小说乃至社会风尚、生活方式等方面,“海派文化”的概念由此产生。
上海学者张汝皋认为,“海上画派”只是“海派文化”的起端而非源头,黄歇开创的领地文化应为“海派文化”的“文化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