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饮食 仫佬族枕头粽有什么特色文化
仫佬族枕头粽饮食文化
端午节各地都兴包粽子,根据粽子的包扎形式不同,可分为三角粽、四角粽、牛角粽等。但你听过有一种粽子叫枕头粽吗?在仫佬族,人们逢年过节都要包枕头粽,听这名字,你能想象出枕头粽是怎么样的吗?它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一起来看看仫佬族文化吧。
逢年过节,仫佬山乡家家户户都包枕头粽欢度佳节。传说,枕头粽是一群砍柴的壮家儿童传教给放牛的仫佬族儿童的。枕头粽每只有五、六斤重,往往是一家人共吃一个就够了。
其做法是:先把糯米浸泡几个小时,捞出晾干后放些碱水拌匀;然后把粽叶背面一层层地摊开约一尺多宽,放上糯米到一定高度再加叶子围边,叠上一层叶子,铺放一层米,像谷围围谷子一样。最后用绳子绑紧牢,放进锅里边去煮一个昼夜。包枕头粽的季节在二月社日。
每逢佳节,仫佬族群众和当地的壮族人民一样,都有包大粽粑和冲糍粑的爱好和习惯。
仫佬人包的粽粑特大,每个5—6斤重,象大枕头,故称枕头粽。包粽时,先浸泡糯米几小时,捞干后放些碱水拌匀,然后把冬叶(即粽粑叶)背面一张张铺一尺多宽,层层加米到一定的高度,还放些在叶子围边,最后绑紧。有些地方,在米中间放上一些事先腌好的肉或拌放些豆类。粽放在特大的锅中煮上一天一夜即可。包粽的季节一般在二月社(春分前后),姑娘婚后第一次到夫家过节或生小孩后回娘家,家里都要包大粽粑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