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军事题材与穿越架空的超链接
《临高启明》是一部在起点上连载至今的奇书,作者是“吹牛者”,这部作品属于最早的一批穿越类型网络小说,影响力非常大。截至2018年底的统计就已经有750多万字了,而且仍在以非常快的速度连载。这样的连载持续了整整13年。故事伊始于2006年的CS论坛的军事架空版上,军事题材加架空穿越在当时是一个特别新颖的题材,发起人“独孤求婚”一下子便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当时讨论的话题只有一句话:“如果我们携带大量现代物资穿越到了明末,会怎么活下去并改变历史?”这个讨论渐渐吸引了一部分爱好者参与进来。来自不同专业的网民纷纷献策,在这样一个虚构的命题中,他们以自己为角色原型逐渐推演出了这本书的雏形。2009年前还是以故事接龙的形式存在,2009年之后由一位叫“吹牛者”的书友汇总撰写,《临高启明》从此诞生。因为题材敏感,在2019年被封禁,此后只在微信公众号上连载。
整本书加上同人故事已经达到了几千万字,体量巨大。这样的网络小说无论是创作形式还是对读者的凝聚力在网文世界里都是独树一帜的,没有可复制性也不可被取代。
故事最初的主角叫作萧子山,只是一个普通宅男,有一天他逛论坛时发现了一个帖子:“我发现了一个通往明朝的虫洞!千真万确!”虫洞很快被证明是真的,经过初步探险后,最早加入的萧子山、文德嗣、王洛宾三人成立了最初的执行委员会,并且用第一次探险获得的钱财开始了一场有组织有计划的穿越行动。他们购买物资、招募人员、准备资料、学习技术、锻炼身体,在一个夜晚带着五百人的队伍驾驶一列满载现代物资的船完成了穿越。此时,一个年号为“天启”的新世界正在为他们徐徐展开。他们在未来的时间里,建设、改造并最终征服着这个新世界。
《临高启明》是一本群像小说,故事的主角并不是单一的,叙事也不是单线进行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形式和这本书的诞生方式有着直接关系。和小说的开头类似,《临高启明》的诞生也源于论坛里面的一个帖子,《临高启明》正是由这个论坛里的技术宅和“吹牛者”一起完成的。技术宅们提供想法和各行各业、各个角度的专业知识,“吹牛者”则负责整合、撰写、上传。从携带什么物资到如何携带这些物资,从登陆地点的选择到登陆后的一系列基本操作,从能源问题到意识形态,从机械制造到武装力量,所有的问题和答案都被整理归纳,并且依次填充进去人物和情节,这便有了《临高启明》。所以说《临高启明》的作者应当是某个论坛里的某一群人,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个人。他们的创作经历和国内外都算比较小众的游戏很像,叫作“跑团”。只不过跑团是桌面游戏,而《临高启明》则是一场书面游戏。现实里的“五百众”在论坛上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临高启明》中的“五百废”便有了人物原型,你在论坛上的言论直接影响了属于你的角色的发展。这真是小说互动的高级形态,人人参与,事事讨论。
这更让人不禁好奇这本书为何能有这么大的流量和粉丝数量。
这本小说本身的逻辑是相当严谨的,有一种论文的风格。穿越后涉及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相应的专家坐镇,每一步都有理可循。可以说,穿越人士对古代社会能够做出的所有工业性的改造,在《临高启明》中都能找到详尽的描述。很多人评论《临高启明》简直可以作为一本穿越说明书,且是所有穿越小说中所能做到的将穿越本身这件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的最优作品。但是它剧情节奏相当缓慢,大多数文字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也很晦涩。如果不是很“硬核”的读者,可能在阅读初期就会被吓退。剔除故事以外的元素,《临高启明》作为一本小说来说是很不合格的。在我看来,为了维持它的严谨和逻辑的绝对完备,这本书被迫牺牲了很多传统网络小说应该具有的特质。抛弃了小说的故事性,许多情节不仅无趣,甚至有些枯燥无味。抛弃了网文吸引普通读者的最大资本——“爽点”,这本书不仅让人看得不爽,甚至还会使人产生在看说明书的错觉。
因为众多网民真实参与,在某些程度上大幅度降低了整个故事的格局。这五百人的素养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女仆革命”这类剧情中我看到的确实是他们作为普通宅男的一面:他们身上有着普通人的欲望,心里打着普通人的小算盘。反映到《临高启明》的故事里,那就是所有角色身上都有着一种普通人所有的平凡:没有极端的善,没有极端的恶,没有极端的爱,没有极端的恨。因为人物形象的普通,缺乏魅力,所以情节也失去了张力。
但其实我认为不是作者不能写,他的文字是有力量的,但他却不敢写。举以下一段为例子:
“孙五嫂端来了一小砂锅热气腾腾的稀粥。刘三看了看,见米色还算洁白,浓稠也正好。他拿过一个碗,细心地将粥汤舀出来。又从口袋里摸出一块糖,剥掉纸掰下一小块放在米汤里,用勺子搅动直到融化,这才端起来慢慢吹凉。将米汤一勺一勺地喂给孩子吃。孩子又饥又渴,一口气便吃了大半碗。刘三却不再喂了。
“‘稍过一会再喂,’他嘱咐道,‘他现在饿极了,不能尽着吃,容易撑着。’说着将孩子抱起竖在肩上轻轻拍打后背,直到他打出一个嗝来,才将他放下轻拍哄着安睡。
“在场的众人无不动容,这位澳洲首长对一个和自己非亲非故的病孩子,亲自钻骨骸遍地的弃婴塔,不惧传疫的亲手抱回来,又诊病抓药,亲手喂米汤――便是亲爹都未必能做到这样!毛修禹不由自主地跪了下来:‘老爷。你真是救苦救难的菩萨下凡!’
“他这一跪不要紧,屋里屋外看热闹的妇女们都跪了下来,忽然有人哭了起来。接着如同山洪爆发一般,一个接着一个。‘节妇’们号啕大哭起来,哭声凄惨凌厉。满是人世的凄苦悲凉。
“刘三站在屋里,闻听着耳畔哭号声,眼中也不禁垂下泪来――个人的力量是多么渺小,世间的苦难又是如此的众多。自己也好,元老院也好,不过是这苦难时代的一叶扁舟而已。能渡得几个人?”[1]
这一段是非常感人的,看到这一刻,在旧社会人民这样的苦难的衬托之下,我当真感觉到元老院如同救世主一般的存在,我也许会忘记他们作为普通人的勾心斗角,也许忘记他们的本心不纯,但我却能真实地感受到那一刻他们所流露出来的强烈的悲悯之心与同情之心。那是人类,不管在哪一个朝代,哪一种文明之下都存在着的人性之美。把自己和元老院比作时代中的一叶扁舟,情节的立意和格局也更上一层楼,颇有种俯瞰历史长河波涛翻涌的怅然之感。
《临高启明》其实越往后面写,就越危险。创作者们在创作初期根本预测不到故事未来发展的走向会多么敏感,因为小说的真实性,在后期能看到很多当权者、统治者对待群众的态度,高级文明对低级文明的征服等等。有一些读者评论说这本书充斥着社会达尔文主义,即人类社会中的“弱肉强食”。所谓穿越,其实就是让这“五百废”重新体验了一次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所有的残忍、背叛,对民族、道义的践踏都是为了资本的发展。我在评论区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单人穿越就是虚构小说,群体穿越就是起义”。[2]最终,这部小说以“历史虚无主义”的名号被封禁,成为了一本“禁书”。
这本书的总体口碑还是不错的,在豆瓣上有8.7的高分。
评论挺两极化的,喜欢的人可以说是相当喜欢,“这本书世界观宏大,故事线分散,作者对于情节的把控功底受到了极大的考验。客观地说,书中有很多的瑕疵,也有很多断掉的故事情节。但是,对于它真正的受众群体来说,《临高启明》在大众参与下,尽全力做到了深入考究每一段历史、社会与科学技术细节,无愧于一部自然与社会科学并重的穿越百科全书。希望正式出版、再版的时候能够逐步修订,给大家呈现一部更加系统和紧凑的穿越史诗。”[3]
不喜欢的人也可以说是相当不喜欢了,“跟站队无关,纯粹就是读不下去。太多的技术细节插入导致情节支离破碎到根本没法流畅地读下去。‘老王坐下来吃了一片药’这样一句话在这本书里会变成‘老王(插入1000字老王简历)坐下来(插入1000字凳子制造工艺)吃了片药(插入1000字药品说明书及生产原理)。’”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属于对此类硬核文风不太吃得消的读者,导致我前期简直是硬着头皮读了下去,大段的专业性文字在我一个非相关专业的普通读者眼里太过于生僻,一目十行都跳不及。想要坚持读完750多万字,想必确实是要很大的兴趣的。
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这样的一种新颖的创作形式,未来也许这样的互动交互式的写作方式会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呢?读者不仅读故事,也参与故事的编写,参与故事主人公命运的抉择,那一定相当有趣。
注释:
[1]吹牛者:《临高启明》,起点中文网,2009年6月6日开始连载。
[2]六年级班花:豆瓣书评,https://book.douban.com/people/caonimabd/,2017年4月20日。
[3]爱哭弟弟:豆瓣书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026285/,2017年12月9日。
[4]营销号10086:《1628年,故事开始了:临高启明推荐》,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976078?from=search,2019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