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热点观察
圈内事记

艺术类高校网络文学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3/24 9:04:00700 个作者有用

网络文学产业的生产方式,是以文学网站的文化企业为运营主体,把参与者如网络写手、网站编辑运营人员、读者、资本运作人士、出版商、影视传媒行业等连接起来,在这个产业链上展开分工合作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岗位就是网络写手和网络文学编辑。他们是网络文学的创作者,作为网络文学产业发展的基础,在产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数以万计的网络文学的写作者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网络的推动,才有了今天网络文学产业的规模和局面。其次就是文学编辑,他们是具有一定的网文阅读基础和创作经验的。

网络文学“高度的”产业化,给文化企业带来了新的文学“亮点”与财富,同时也给传统文学及人们的阅读思维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通过便捷的移动终端阅读网络小说,也有许多人投身到网络小说的创作中去,并有了丰富的成果。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与传统文学群体表现出很不一样的特质,难免遭人质疑,作品质量遭人诟病。少有人能真实地了解这个群体,因而各种矛盾与问题也就显现出来,要解决这些问题,专业教育与网络文学的建设关联起来了,由此中国高校第一个网络文学专业方向应运而生。为此,我们首先需解析网络文学产业中的创作主体的身份特征,进而研究它发展的趋势。

1、华语网络文学的起源与初创阶段

1991年4月5日,全球第一家华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诞生,成为海内外学子阅读和交流的“无纸”文学阵地。这份电子周刊的编辑主体,大多是当时在美国各高校已获得或正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国内留学生。当时活跃在电子刊物上的作者,如严永欣、少君、丁健、阿羊、朱若鹏等人,创作出了多部著作,尤其在1992年至1996年期间,随着万维网的建立和汉化视窗系统的普及,华文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更加多元化。除了最早触及网络的理工科人才,还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知识、经济、文化精英。他们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质量精良的作品被不断创作出来,那是网络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因此,他们既是网络文学的奠基者,也是搭建了一个较高的平台创造者。

2、网络文学“成长”阶段

1994年以后,中国的网络传播时代随着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而正式来临。由于国内的文学网站当时尚在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创作,是自发的、自由的,从而也处在一种非职业化的状态。那时的网络文学主体,以70后出生的人为主,他们考上大学,能运用电脑、网络,使这些才华横溢,情感丰富,乐于表达的年轻人们,通过文学网站这一平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字风格并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文学才华。

目前活跃在网络文学的阵营里这一时代的创作主体的特点: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善于表达自己观点,敢于书写时代,想象力丰富,文风清新独特,他们是处在网络文学最好的时代。

3、网络文学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网络文学是和网络共同成长起来的,他们更加开放更加包容,也更加具有创造力。

2015年1月,阅文集团整合腾讯文学和盛大文学,创建了中国网络阅读与数字出版的网络文学新平台。促进了网络文学创作者的数量增长,并且从中脱颖而出文学创作姣姣者,同时能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这样使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的爱好者投身创作,不限年龄,会使用电脑打字,懂得如何注册网站账号,就可以开创自己的网络小说创作之旅。

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网络小说的上传无任何门槛限制,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便参差不齐,无法用传统的优劣规则去界定;网络文学作者的利益与文学网站紧紧绑在一起,“自由”不再是他们的属性,凡是必须服从于商业逻辑,服务于市场消费,由此演化了一系列的网络文学创作的类型和模式,使得商业利益最大化,这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一定制约,同时也带来网络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二、我国网络文学创作人才本科教育的历史和基本情况

在网络文学大发展的同时,必然带来与传统文学的“碰撞与摩擦”,产生的专业、学术的问题会越来越多,需要系统研究、学习的领域促使网络文学的本科教育应运而生。

1、网络文学专业方向的产生

素有“作家摇篮”之称的鲁迅文学院,在2009年开设了“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唐家三少、任怨、秋远航在内的等29名网络作家,通过鲁迅文学院和原盛大文学的层层遴选,通过了中国作协党组的审批,成为了首届鲁迅文学院“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的首批学员。”这标志着网络文学教育的开端。

但近十年,网络文学产业的发展,主要精力是花在教育市场、教育民众、教育作家、教育用户和教育相关行业。而对培育网络文学领域使它成熟、规范、发展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却关心甚少。如:如何能够源源不绝的去培养、发掘、培训,能够培养出来越来越多网络文学的作家?如何培养网络文学读者的阅读素养?如何使网络文学领域可持续发展?这绝对不是网络文学产业、作者任其随意创作和发展就可以得到的结果,必须通过系统的研究,理论的提升,才有可能调整整个网络文学创作的大环境。这与把网络文学有系统、有组织的做一个提升,把所有网络文学题材的广度和深度的拓展,是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好的关键所在。

另外,网络文学产业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今天的网络文学已经需要不同行业的交融合作。全版权运营意味着在网络环境里面创作小说后,整个运营并没有结束,而是通过对作品和用户的了解,把小说的版权衍生价值做到极致,无线阅读、网络广告、影视、游戏改编或线下出版等等,都是实现创作价值最大化的方式。网络文学产业的从业人员已经不只是作家,他们必须有其他新的技能。这样衍生领域人才的培养,必须通过高校的教育来输送。

在一段时间里,鲁迅文学院、上海大学、中南大学等机构和高校都做过网络文学的短期培训。2014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创办网络文学专业方向的四年本科教育,奠定了网络文学学术性、理论性基础。

2、网络文学方向本科教育的原则

网络文学专业方向是文学大类的分支,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招生严格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根据专业定位的要求,基于这三个要求:首先要寻找想象力丰富,会讲故事的人,其次要选择会口头表达,真正热爱创作的人,再就是有一定文字功底,能构架一个完整微型小说的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制定了相关考试内容,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笔试环节,考察学生的文笔功底;故事题材内容均不限定,甚至要求考生不拘束自己的想象力,不束缚考生的创作空间,大胆的把合理的奇思妙想融入到自己的故事中去。这样,在公平公正又不失专业特色的前提下,灵活吸纳有潜质,素养高,又真正热爱,能坚持学习的网络文学的人才。

三、我国网络文学创作人才本科培养模式

目前学术界已经有许多学者都在关注、研究网络文学的相关课题,但我国高校在网络文学创作领域的相关课程仍然不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要纳入学科还须下功夫。我们不能沿袭国内高校的中文系,注重文学史论和批评,但也不能没有文史类的相关课程。因此,结合传统文学的优势,借鉴网络文学的特点,探索网络文学本科教育的新体系势在必行。

同时,如何将课程体系设置得即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是一个长期的实践和探索的过程。近期,网络文学方向创立之初,相关传统文学及网络文学作家、高校老师三方进行了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探讨,建立了以中文理论课为基础,开设了中文系的史论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外文学史纲等,网络文学创作类课程为实践课程:如设置了创意与写作、网络文学概观、网络文学作品鉴赏、网络文学策划等核心主干课。创作实践从大一到大四全程覆盖,这一系列课程涵盖了网络文学定位、发展、趋势研究以及从策划构思到成文的创作技法。

从目前学生的上课及创作实践来看,这套创作课程体系是有价值的,而且需要延续下去的。这类主干课,使学生对网络文学能从宏观到微观,各个方面,各个角度的全方位地了解专业内涵,为此,我们也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用学习的知识点进行网络文学的创作,既夯实他们的创作基础,又直接与市场接轨,直接让读者来判断他们作品,实现了高校学习与社会实践的零距离接轨。

除了基础理论与网络文学实践课程以外,该方向还设置了编剧、电视剧创作、微电影创作、出版与发行等延伸类课程,扩充知识面,增加了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可能性。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学理念越来越清晰,方法也越来越科学。

四、我国网络文学创作人才本科培养未来发展思考

1、稳定师资的结构

我们认为,配备一定量的专业师资,建立有专业水准的师资团队,严格按高等教育的规律进行必要的专业基础教学这是首要的任务。同时聘请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业界作家担任兼职教授,如叶辛、王安忆、俞天白等传统作家以及唐家三少、血红、骷髅精灵等网络作家为网络文学方向的学生开设系列讲座,传授创作经验,实现了理论教学与一线有经验的作家交融互通;并且把重心放在和专职教师一起完成课程建设上,在这个过程中,作家擅长总结实践经验,高校教师具备科研理论基础,双方优势互补以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

排课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认为大一、大二学生需要夯实理论基础,并形成科学合理的创作观,这时专职教师的理论基础课程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大三、大四的学生则开始由理论为基础,重点放到创作实践,业界知名的作家能指导他们按照商业写作的规律把握写作技能,创作有“故事”的文学作品来。

至此,师资结构逐步稳定,以专职教师的课程为主,不断提高课堂质量;,加强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建设及研究的能力提升,带领学生创作实践,创造好的业绩,以创作成果来“说话”。同时以兼职教授的讲座课程为辅,让学生及时的了解网络文学产业领域的新动向;以成熟作者、编辑拜师结对为师资特色,根据学生的要求,专业的选拔,将优秀的创作人才推荐给网文作者、编辑进行一对一提高培养,使其更顺利的进入专业实践,为未来培养网络文学优秀的创作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高校教务体系与专业教学协同

网络文学方向的建立,对于高校教务体系而言,无疑是一个较大的挑战。首先,网络文学目前正处在变化、发展之中,文学市场和创作实践在不断的更新换代。这就要求高校内的相关课程要适应动态的市场,从而使教育、教学也处于“动态”。这要求教务体系要与教学体系进行有效沟通,协同行动,使网络文学专业方向在有序的体系中,形成多维度的培养模式。其次,根据网络文学创作的实践特征,要求教务体系对学分、学时的划分有更灵活的调剂作用,在必要的教务管理机制下,尽量让学生在实践类课程中走出课堂,以小班教学的模式完成课堂学习和课程考核,这样的教学体系才会有高效,这是高校稳定的培养基础,行业发展的实践特色,是实现网络文学本科教育的特色亮点。

在网络文学领域,网文作者的专业化是解决产业发展出现问题的关键所在。作者专业化的过程必然也是培养和教育的过程,将这个过程纳入高校课程体系,不仅使已经有经验的作者在创作上更加规范化,也能从年轻人中选拔一批有潜质的人才,从零开始,带他们进入创作,踏入网络文学产业的基地。

网络文学专业方向,不仅培养网络写作人才,同时也培养网络文学产业发展中可以担任编辑、管理的人才。网络文学进入高校教育体系,为所有热爱写作,立志于从事这一领域的人创造更加专业的学习平台通过高校的人才培养和输送,构筑网络文学专业“高地”的曙光就在眼前!


觉得这篇写作素材对您有用?您可以 ——

复制本文地址
墨星写作网-官方推荐墨星写作网-官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