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起跟叔向抱怨自己穷,为什么叔向反而恭喜他?
韩起跟叔向抱怨自己穷,为什么叔向反而恭喜他?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春秋时,韩起是晋国的正卿,叔向是晋国的大夫。一天,韩起对叔向抱怨说:“我空有正卿之名,却没有正卿的收入,穷得连和别的卿大夫交际往来的费用都没有。”说完这话,他本想会博得叔向的同情,想不到叔向却对他拱手相贺。韩起不解其意,就问叔向:“我如此窘迫,以至令我常常为此忧虑,你不但不予同情,反而恭贺我,这是什么道理?”
叔向没有直接回答韩起的问题,而是先给他讲了两个晋国历史人物的故事:一个是贫而有德的栾书,一个是富而无道的郤至。栾书曾是晋国的上卿,按规定应享受500顷田的俸禄,可实际上他连100顷田都没有,穷得竟置不起宗庙中的祭器。但他并不以此为怀,反而更加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他以德行广布全国,严格按国家法度办事,赢得了全国百姓的普遍尊敬和爱戴。邻至恰恰相反,他曾是晋国的正卿,家中的财富达到了国家财富的半数,晋国三军中的将佐,部氏家族就占了半。但是他骄奢淫逸,贪得无厌。一天到晚只恨白己的财富还不够多,权势还不够大,依仗自己的财富地位胡作非为,鱼肉百姓,结果不但他自己最后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他的宗族也被满门抄斩。
叔向讲完这两个故事,接着对韩起说:“现在,您象栾书那样贫穷,我想您也一定能行栾书之德,所以我恭贺您。如果您对自己的品德修养漠不关心,而总为自己的财富不多而忧虑,那么,我哭您还犹恐不及,哪还有什么心思恭贺您呀!”
听了叔向的话,韩起恍然大悟,深受启发,明白了德行比财富更重要,自己不该为贫穷忧虑,而应该象栾书那样在贫穷的时候树立美好的德行,这才是长久之计,避免步郤至的后尘。他赶快给叔向跪下,叩头至地,感激地说:“我只考虑自已的财富多少,这是亡身灭族之道。您的一席话救了我,不单我自己感谢您,就是我的祖先和后代子孙也要感谢您啊!”
分析:
严格来说,叔向说的话并不算是谋略策略中的计谋。但是叔向说的话,其核心却是任何谋略策略计谋中最关键的东西。通俗的来说,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实力永远是决定斗争和博弈胜败的关键因素。按照谋略资源论来说,自身实力如何去提升,需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入手:
第一,自我固有能力的提升,把自己的资源能力变得更多、更广(资金流、人员量、业务范围)。
第二,自己现有的资源和能力,不断精纯,做到在同等情况下,发挥的效用比别人更强(人员素质更强、工具更犀利等等)
第三,扩大影响力,使其他中立的外部资源为自己所用。(各种合作组织)
而在案例中,叔向提出来的,只是上述第三点,把期望寄托在别人对自己的认同上,略显被动,而缺乏自身的自保能力。
比如在古代你是名人,皇帝向杀你,但是你没兵没权,杀了就杀了。虽然事后有人因此而反叛造反,但是你本人却死了有什么用?比如曹操杀名士边让,兖州发生反叛,陈宫因此与曹操决裂。
但如果你手握兵权、兵多将广,那就不一样了。比如曹操对付马腾,也要好好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