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星写作
  • 灵感词库
  • 诗词库
  • 医学库
  • 佛学库
  • 词典库
  • 文库
  • 百度
  • 微信
  • 抖音
  • 知乎
  • 百科
  • 翻译
VIP会员
VIP会员权益概括
推广员
墨星写作网-续三国演义
续三国演义

作者:酉阳野史

类型:历史演义

第八十二回 司马越专权制帝

发布时间:2023/9/11 16:04:45

  不说刘琨平定并地,且说东瀛公司马腾自交代离任,思回镇守邺城。一路归心似箭,奈缘人多绊累,不能速进。行至真定地方,遇天大雪,乃将人马扎下营寨,一连三日不住,平地三尺有馀。惟营前一块空地,约有数丈,雪无积聚。腾心惊异,问于从事蔡克,克曰:“此无他,非大王福气隆盛,则地下有奇宝也。”腾令掘之,果然得一玉马,高有尺许,莹润可爱,毫光灿烂。欲持献于朝,乃用黄纱帐罩之,以车推于前面,大书“进上奇宝”四字,扬然而进。道经歈县,有成都王旧将公师藩聚兵据守其县,听得部落报道:“司马腾进宝入洛,来此经过,将军可以避之。”公师藩曰:“吾每恨其助王浚残我邺城,欲报无路。今既来此,正宜截而杀之,何为反避他们!汝等助此一阵,雪洗前恨,勿得推却。”部将李丰、皮文豹等齐道:“愿效死力!”藩喜,遂命兵人将各路守住,以备关报。司马腾见前路探军报知此事,心中大怒曰:“公师藩这贼,漏典于此,妄欲夺吾之宝,罪不容诛!可先平剿歈县,然后入邺。”腾有四子,长名司马虞,极有勇力;次名司马绍,甚多智识。当下,绍先进言曰:“我今奉诏入朝,公师藩不过逃身聚集馀党,在此苟延性命。且自到邺,再报东海王差兵至此,一鼓可擒矣。我等途中跋涉许久,焉可就行征讨?”蔡克与藩昔曾同事成都,亦从旁阻腾。腾曰:“他是何人,敢恁无礼!倘一狭道中被其冲出,夺去宝物,岂不见笑于人乎!”虞曰:“彼虽宿将,料兵不能多胜于我,有儿在此,何得宝物被夺!且待家眷辎仗到任安置,再来问罪未迟。”司马腾曰:“吾今镇守巨镇而回,以五万之兵收一下县,何有不克,焉待再起!正宜捉此贼奴以明罔逆之罪。”乃催兵前进,以崔曼为前锋,羊恒为接应,与司马虞先发,自与三子、蔡克押后,径到歈县征讨公师藩。藩以木刻成都王神像,以车载于军中,于是兵士皆以其有报主之忠,各皆奋力,时欲暗袭东瀛公报仇,反被以兵先至讨伐。藩乃与李丰、皮文豹引兵一万出城对敌,谓二人曰:“今彼徒恃兵多似我而来,但战在为将者。君肯用力相助,一能斩将夺旗,便获胜矣!”二人应诺。崔曼遥见城中兵出,令众扎住,两边各排阵势。崔曼舞锤打出,公师藩拍马自战。未及十合,部将李丰冲来助阵,腾将羊恒慌出抵住,不数合,恒被李丰一枪刺死。崔曼胆落,措手不及,亦为公师藩所斩。李丰得势,直捣腾军中坚,皮文豹见之,亦拍马并进。司马腾见二将势猛,急欲退后,已被李丰一枪刺于马下。司马虞大怒,挥马径取李丰,二人遂便交横恶战。不及三十合,李丰抵敌不住,带马而走,虞要报父一枪之仇,尽力追去,丰不敢住,虞亦不舍,约及十四五里,前遇河阻,丰思无路,跳入河中。水深流急,丰被淹死,虞乃回马。行不十里,败兵奔到,言:“三位公子司马绍、司马矫、司马确皆被所杀,蔡中郎亦死,家眷尽殁,贼已收兵入城矣!”司马虞见报,无计可施,只得大哭一场,往洛阳而走。

  至京,入见东海王,告以其事。东海王哀腾之死,即以司马虞袭爵镇守邺城。公师藩既杀东瀛公,即乘胜以兵回取邺城。时司马虞未到,刘舆在郡权守,恐陈眕与藩同属,于中有变,乃使人连夜上洛阳求救。东海王乃诏苟晞救邺,苟晞得檄,连夜从山东而来。公师藩围城五日,不能得下,忽报青州刺史苟晞来到,公师藩曰:“苟晞将勇兵强,更多智识,不若先回兵去。”皮文豹曰:“成都王为主盟时,有德于晞。可掘起成都王之尸,以软车载起,尽打白旗,主帅衣以白铠,用言说晞,晞若听吾所行,或者谓吾等为主报仇,驻军不进未定也。”藩从之。谁知苟晞意欲兼并邺城,故奉诏来援,直至城下,来退公师藩。藩与晞三战皆不能胜。公师藩计穷,思要退回歈县,又被晞将夏旸、阎弘兵至阻住。藩进战,皮文豹为夏旸所杀,藩兵败走。阎弘紧紧追去,藩乃将成都王尸投于井中,轻骑逃遁,阎弘竭力穷追。藩势败,遂被弘斩。苟晞收兵,入邺城驻扎。卢志居丧在邺,知藩掘成都王尸激战,闻苟晞斩藩大胜,王尸遗弃,乃徒步往寻其尸。路上见有伤痍军人求乞,志问之,方知在于井中,志收其军,募人捞尸悬出,以车载往洛阳,上本奏成都王有伐赵反正之功、合兵退汉之劳,言甚慨切,惠帝亦念手足之情,以王礼改葬于北邙山。东海王见卢志忠义,欲用之。志乃上言:“成都王过新野,被冯嵩、刘弘等将兵追逼,尽弃王妃家属。见有幼子十岁,在于民家。殿下可念宗枝,取回荫袭,以见亲亲之义。”东海王曰:“卿言是也。”乃使人往新野求之,取回洛阳,反缢杀之。卢志闻知,乃往成都王坟前大哭一场,弃东海王,奔往北汉刘聪军中,图报刘舆、司马越之仇。史官见司马颖听从卢志之言,功德两盛。后因志病,以长沙王一节犯顺之差,遂致败绝,有评断曰:

  章度勤王,效力名扬。合纵关内,犯顺争强。事穷势蹙,俱为乱亡。子孙殆尽,一节之惭。

  再说苟晞入邺,见无正主在内,即欲据占。恐刘舆催司马虞到任,乃先上本入朝,遣刘舆归洛,免虞赴邺。舆知东海王只仗各兵以得返执政,今诸镇散去,亦不能制服苟晞,若与相抗,必被晞害。乃只得入京,见东海王,以求进用。越欲用之,问于刘洽,洽曰:“前日卢志有云:‘刘舆之为,犹如沾腻,近之则污,清名之士不可为其所玷。’”越乃不用舆。谁知卢志乃是怪舆害颖而行暗谮,洽乃为志忠谅,而信其谮也。舆知东海王之意被志、洽所谮而止,闲居在洛,乃密求天下兵马、钱粮、军丁册籍,及仓库、米谷、钞帛数目,器械、衣甲等制,舆图、关隘、水陆形胜之要,悉皆朝夕诵记,默识如流,以希耸动司马越而干进用。及东海王越与各部官属员核该司职事,刘舆在旁,代越点视,不观册籍,问答如流,并皆符合。东海王深以为能,擢任长史,委以心腹,凡一应军国大事,悉与咨议。光熙元年冬十一月,刘舆密谓东海王曰:“今皇上上不能治国,下不能治民,何不奏请退位养老,立太弟炽继统。则是帝由我立,事由我行矣!”东海王曰:“奏此便是欺君废立之意,又惹征镇起衅矣!必须去了惠帝,方可行之。”舆曰:“此亦不难,暗以毒药置饮食中进之。事在太傅,谁敢异议者!”越信其言,乃以重金赂嘱近侍,将毒置饼中,奉帝食之,遂中毒而崩,时年四十八岁。皇后羊氏见帝晏驾,乃召近侍议曰:“若立太弟,则是嫂叔之伦,难与临朝共事。可集百官立太子清河王为帝,然后再报太傅。”侍中华昆听知其事,乘黑露夜驰告太傅越。司马越慌带何伦、宋胄亲自入宫,伪哭伏地。何伦曰:“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宫车既已晏驾,哭亦无益。可速召百官,先定大事,然后治丧。”越乃出御正殿,集百僚等迎太弟炽即位。谥为怀帝,改号永嘉元年。尊羊后为孝惠皇后,居弘驯宫。炽乃武帝第二十五子,字丰度,谦和洽众,人故立之。帝乃下诏,令百官治丧挂孝,葬惠帝于太阳陵。在位一十七年,改元者四,莅政全无建明,事由臣下。史官断之曰:

  惠帝昏愚,不辨菽粟。权在臣下,政出多门。忠贤路绝,谗谀得志,乃相屠戮。皇后、太子,四废五复,莫能诘问。东奔西窜,受制于人。一不保母,次不能保妻、子,终不能保自身。食饼中毒,而不知其端议者,谓此足以报曹氏受制于司马师之惨矣,谅哉!

  且说河间王司马颙自被祁弘战败,逃于太白山中,只有旧将马瞻寻获。因无粮储,乃同往始平太守梁迈处安住。梁迈阴使人说弟梁柳,迎回河间王司马颙,梁柳请梁迈至长安共议而行。颙恐梁柳不肯迎己,使梁迈以毒药置酒中奉梁柳。柳好醇酒,一饮中毒而死。颙又使马瞻赂嘱长安令苏众并梁柳辖下记室督朱永等,上表奏称梁柳病亡,长安无主,人情汹汹,今乃只得复请河间王权领职事。河间王亦自上本请罪。朝中因惠帝新崩,怀帝初立,不及问罪。怀帝又以身为河间王立为太弟,欲复加封,越不从,未行。但着原使回长安,慰安河间王用心治政,另日加封。会有弘农太守裴廙、秦州内史贾龛、安定太守贾疋等,各皆不愤,乃会合共议曰:“司马颙既然得罪于朝廷,丧师失律,自取祸败,免诛幸矣,焉可使其谋杀守将,再复自立乎!”乃合兵攻颙。颙遣马瞻、梁迈、朱永将兵御之,裴廙等兵大败。贾疋等上本,劾颙谋害梁柳、复夺长安、欲剿各郡之意,乞发兵马与臣等,共伐不道。河间王亦使人奏称裴廙、贾龛等思夺关中反乱等因。怀帝与东海王议曰:“河间王虽有小过,每多大功。但因张方恃强致误,遂致丧败。念彼自杀张方,情或可原矣。且系宗室之长,昔在西土,为众推重,故人心不肯忘彼。今既与诸郡守构怨,事终不了。若助众以征河间,又乖亲亲之义;助河间以伐诸郡,有失为国之忠。朕思不宜自结仇怨,可取回朝中养老,且免后患。卿意何如?”东海王奏曰:“陛下天恩,正合友爱之谊。今可下诏,命裴、贾等尽忠仍守故地,命督护糜晃前去与梁迈、朱永共守长安,代转河间王。当以河间王颙为司徒,南阳王模为司空,瑯琊王睿为司马,东瀛公虞为司农,使骨肉同朝,自无乖忤。”怀帝准奏,即日下诏,遣糜晃先往长安。司马颙见有诏至,接讫,问于糜晃,晃以实意告之。颙思长安被祁弘等纵兵焚掠,邑里萧条,心腹兵将丧亡殆尽,恐一时不能复振,乃就征回洛,独与马瞻带兵人五百保护出关,不在话下。

  却说东海王行诏至许昌,征南阳王为司空,南阳王模接诏讫,问以事故。使命具道东海王奏保诸王之由,模乃密召各将佐等议曰:“河间王素心不仁,助齐王诛赵,又助长沙王诛齐。长沙尽忠王室,颙又唆通成都害长沙、劫天子、贬成都。东海王不平,故合我等破彼,迎回銮驾。今又容他入朝,心必不怿于孤,孤实亦不欲与之同朝也!且去又居他之下,将焉处之?”牙将王因曰:“大王言者是也。前既不合,后岂相容!彼为司徒,易于得志,亦须早为之备。”模曰:“汝意亦与吾合。有何计策,阻得老贼不来,吾之愿也!”王因曰:“朝廷征召,焉可阻止?以臣愚见,只须精兵千人,预先出境,伏于新安雍谷山中要路之处,待其来到,一时突出,袭而杀之。只说是盗贼劫掠,谁知是吾?岂不断绝后患乎!”南阳王曰:“此计大妙,必须是汝代吾行之。”王因领诺,荐力士冷辰同去,将兵士五百,装作十车,扮作运粮模样先行。自将兵士五百,扮作客商、土人等样,陆续而行,到于雍谷会合,埋伏伺候。

  却说河间王自离长安,以为朝廷宣召,于路坦然,不为提备。出了荥阳,至新安,见路径窄狭,自与幼子二人,以兵二百护行在前,马瞻引兵三百,保护辎重于后。行至雍谷山中侧路狭处,两头忽然数百强人涌出阻住,高声叫曰:“来者何官?留下金宝,饶你性命!”颙曰:“吾乃河间王也!我今兵少,你等好好改邪归正,带你入朝,高封官职。”冷辰听说,赶向前去,将颙父子三人尽皆杀死。兵士走转,高叫曰:“马瞻将军快来救驾!”王因听得,唤冷辰曰:“马瞻乃关中上将,未易可敌者。我等莫图他财,亟宜藏避。”二人收兵,往谷中而去。河间王随身金宝皆被所获。马瞻催兵赶来时,贼已不见,河间王父子皆死于地。瞻乃大哭一场,将尸连车载至洛阳,入见东海王,告知其事。东海王转奏于帝,帝怜其失嗣,乃以彭城王司马助继颙之祀。命将王礼殡葬,葬于北邙山成都王一处。颙乃司马朗之后。史官有评断颙曰:

  宅心徂诈,挟仗张方。枉害长沙,行全无良。兵衰势尽,丧首丘荒。事久终报,天道昭彰。

  马瞻于路访察,知河间王为南阳王所杀,言于东海王越。越以河间前有罪过,南阳后有功绩,置之不究,亦不召模入朝。瑯琊王司马睿时为平东将军,见东海王保为司寇,心中犹豫。及闻河间王被害,南阳王罢征,方与从事王导计议曰:“今惠帝晏驾,怀帝新立,东海王秉政擅权,其臣下皆无辅佐之才。新辟数人,虽系元老,亦皆旷逸好饮之士,天下不久将见败坏矣!先生尝教我避祸东去,吾忆良言,深铭肺腑,寤寐不忘。昨者朝中忽有司寇之命,吾实不愿!今二王既皆有故,司徒、司空二职已罢,他职亦必中止,吾窃喜之。但不知先生有何妙策,可以脱离此处?”王导曰:“昨闻人言扬州刺史陈敏招纳亡命,横欺邻郡,不久将反叛逆。东海王亦甚忧虑,此乃荆楚广南钱粮之要道,欲要议人镇守东方以制彼,未得其宜。殿下先王曾镇建业,今东海王之妃裴氏甚宠,言听计从,可构求宝物佳稀,赂其代为善言,请镇京口,以助吴王共保东方。若得到任,谋向建业,收揽英雄,以待天下之变。不但永保富贵,且晋室宗社还当属殿下撑持也!”睿听导言大喜,乃求访珍珠宝玉、镶金首饰、江南奇缎,密赂裴妃。裴妃受礼大喜,乃与东海王言曰:“自昔瑯琊王子自邺来奔大王,大王令其收兵运粮,悉皆称职,有功于我,可以为心腹骨肉之亲矣!”越曰:“吾司马氏诸王,或狡或诈,或凶或悍,悉多不得其死。惟吴王与瑯琊王二人,分镇东南,不阿不妒,无辱无荣。今嗣子来此征汉,一向未得显耀,吾亦思欲用之,未有职任相称耳!”妃曰:“此人性纯心善,不矜不伐,有过人之量。今闻外论纷纷,皆言陈敏广招亡命,有不轨之心。若使扬州一乱,江东四十八州钱粮皆不能北上矣。大王何不调取吴王司马晏移镇京口,使司马睿复至建业,守父原镇。令其收揽英雄,集聚钱粮,以备急用,彼必倾心于大王矣!一则可以制压陈敏,二则我王有甚事变,亦可以藉其兵粮为用,实有两便之美。”此言皆王导教使者传与裴妃者。东海王听裴妃所言,深以为然,即奏帝加司马睿为安东都督、总领扬淮诸军事,仍袭瑯琊王镇建康。以吴王晏镇京口,以防陈敏。

  瑯琊王得遣回镇江东,乃入谢东海王,求讨赐授随侍名职,好令百姓。东海王乃以王导为长史,潘仁、伏尚二将为平东都尉,一同赴镇。当有西阳王司马羕、汝南王司马祜、南顿王司马宗,皆司马亮之子。又有长沙王子司马沈等四人,皆闲散在洛,东海王并不采用。羕等亦知中原不久将变,江东贪安,乃各密随瑯琊王渡江。故后人有“五马渡江,一马化龙”之谶语云。司马睿至京口,见吴王已自到镇,乃往参见。然后回建康,以一应大小政事,皆托王导为区画。导首先上言,以为:“中州多变,衣冠世族皆思南避,殿下宜虚心谦接,延揽俊杰,相与共济大事,毋使贤人君子归于他处。”睿皆一一听从,欲求英彦,但睿名誉素轻,仰慕者鲜,久居建业,名人智士无有至者。睿忧之,言于王导,导亦不能罗络,无可奈何。时当三月,清明将近,导出外闲讯,见隐逸贤达者纷纷于野外做道行。问于旁观者,咸对曰:“江南风俗,清明前三日、后三日,不问贫富贵宦之家,俱要祭祀先茔。所以读书君子、林下高贤,俱有数日玩游山水之暇。”王导听言,心生一计,归谓瑯琊王曰:“今此佳节,江南名儒硕士皆祭祖先,登坟拜扫。游商寄旅,悉要闲玩。殿下一向来招徕贤士,并无肯至者,皆缘殿下未有好贤盛名,外人那知心切求贤之诚,是以鲜得来就耳。殿下明当亲出观察,祭祀山川鬼神。可大排銮驾,盛陈兵卫,整顿仪仗,皆鲜明号服,铺设森严,列于郊外,然后以雕鞍骏马、龙幢凤盖,拥从而行。臣与殿下联辔并肩,游于郊原之上。吴士观之,见殿下赫赫威仪,而乃与臣并骑,识者皆以为殿下敬贤重能,互相传报,则智士名人将不远千里而来奔矣!昔郭隗语燕昭求贤,当自隗始,即此意也。”睿然之。次日,盛陈仪从,与王导二人并辔游观,雍容于郊原之外。果有高士卞壸、贺循二人相遇于途,见此行径,知瑯琊王好贤敬士,乃不退避,相与拜见于道左。睿慌下马扶起,以宾礼相叙,慰谢而别。日晏回驾,王导曰:“殿下急于求贤,久无至者。适此贺循、卞壸皆吴中高才,人所推重者,今既得与相会,宜引之以结人心。二子若至,其他当不求而来矣!”瑯琊王听言大喜。次日,遣王导奉币帛聘迎二人。二人见导至,备言瑯琊王之意,循、壸受命而至,睿乃拜为从事司马。自此,江南名士归者甚众。导又见瑯琊王颇好酒滥用,上言谏曰:“今诸王皆滥用财物,故天下常乏食;骄傲士庶,则人民多反背。且谦可以待士,俭可以足用。愿殿下以勤俭为先,谦恭是尚,抚恤新旧,则天下归心焉!矧中州士大夫因好饮以致丧坏天下,今殿下又效尤之,是亦知而不知悔也。”睿皆从之,乃与王导、贺循等面矢曰:“从今日为始,永不嗜此!先生诸君为证。”即取酒杯满斟,对众饮之,覆杯于地曰:“吾今再不用汝矣!”遂绝不饮酒。童谣纷纷歌曰:“五马渡江东,一马化为龙。”

  按《晋史》:南渡元帝讳睿,字景文,乃司马觐之子,伷之孙也。咸宁二年生于洛阳,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所藉之稿,如初刈之新。及长,有白毫生于日角之左,隆准龙颜,目有精耀,顾盼炜如也。年十五,嗣位瑯琊王。幼鲜令闻,及惠帝时,王室遭值多故,睿每谦恭退让,得免于祸。沉敏有度量,不显灼然之迹,故时人未之识焉。惟稽绍异之,尝谓人曰:“瑯琊王毛骨非常,殆非人臣之相也。”元康二年,拜员外散骑常侍,累迁左将军。以讨汉荡阴之败,从成都王居邺。以叔东安王繇为颖所害,睿惧祸及,欲遁去,以侍者覆檄未果。会雨暴至,雷电大作,侍者皆弛纵散去,睿乃乘怠潜出。又值成都王有令,遣人守住河阳津,不许贵人官属奔走入洛,睿为关吏盘住,从睿心腹家吏宋典步行在后赶到,故以鞭策打睿马,曰:“舍长尔从何来?今关津禁止贵人官属,你何得在此耽阻,以误石先锋公事!”官吏见言是舍长奉石超出差之人,放关催之速行。睿乃奔于东海王,以为平东将军,使收兵下邳。与王导共谋,贿赂裴妃,求镇建业。乃渡江广求贤士,聘贺循、卞壸与纪瞻等,相与为治,凡事悉资王导为之谋主。兵粮渐集,帝王之规将成矣。

  又按《晋史》:贺循字彦修,会稽山阴人。曾祖贺齐为吴国名将,祖贺景为吴灭寇校尉,父贺劭为吴中书令,为孙皓所杀。循母虑祸及族,求买当权,乃徙家于边郡。循少膺家难,流放海隅,吴亡,乃还归本郡。循操行高尚,童稚时即不群于众,言语进止必以礼让。及是丁义为相国,召循为官掾,不就。刺史稽喜举秀才,除阳羡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后为武康令,俗多重厚葬,及循拘忌,致回避岁月,停丧延久不发者,循皆禁革其弊。邻邑咸化,政教大行。声誉颇闻,但朝无党族,久不进秩。陆机上疏荐之曰:“庶士殊风,四方异俗。壅隔之害,远国益甚。至于荆、扬二州,户各数十万,今扬州无一为郎,荆州、江南居天下之半,乃无一人为京城职品,当非圣朝待四方之公心。若论才望资品,武康令贺循德量邃茂,刑罚肃穆,堪为尚书郎。蒸阳令郭讷可为太子洗马。”朝廷从之,召为太子舍人。及赵伦篡位,循乃辞疾避位。寻迁南中郎长史,不就。会有强寇李辰起兵于江夏,征镇不能讨,皆望风奔走。李辰别帅据有扬州,名石冰。冰势倡,侵江左,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将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夏宰舆领山阴令。前南平内史王矩拒之,合旧吴兴内史顾秘与前举秀士周玘等倡首,会合州郡之兵讨冰。循亦以兵赴义。石冰有大将杭宠拥兵数千,屯于郡之讲堂。循以兵少难剿,乃移檄与宠,陈以顺逆之道,杭宠畏罪遁去。程超、夏宰舆皆归命迎循,循复请张景还郡,江左悉平。循乃分赏义勇,谢而遣去,杜门不出。朝中论功报赏,循、玘皆不要,请俱归于陈敏。敏后作乱,诈称诏旨,以循为丹阳尹。循知非出朝命,辞以手足有疾,不能制笔执事。又服寒食散,露发裸身,示不可用,敏不敢逼。是时州郡豪杰皆被陈敏縻执,或有老疾,亦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预其事。及后陈敏破败,征东将军周馥上循功,领会稽内史,寻改吴国内史,车征皆不就任。至是瑯琊王聘为安东将军,欣然赴命。

  又按《晋史》:卞壸字望之,济阴冤句人。祖卞统为瑯琊内史,父卞粹以清廉鉴察称,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称“卞氏六龙,玄仁无双”,玄仁乃粹之字也。初杨骏执政,人多阿附,而粹正直无谀。及骏诛,超拜右丞,迁右军将军。张华之诛,卞粹以华婿免官。齐王冏辅政,卞粹为侍中中书令,进爵为公。及长沙王收齐王,乃害之。时粹如厕,见一物若两眼,俄而难作。卞壸弱冠有名誉,司、兖二州悉皆推重之,齐王冏辟召,不就。后遇父难,避还乡里。永嘉初,朝廷以壸荫袭父爵。周馥请为从事中郎,壸不肯应。复因寇乱,本州遭陷,东依妻兄徐州刺史裴循。循以壸行广陵相。至是瑯琊王渡江,陈敏势横,壸乃谢事。游建业,瑯琊王遇于郊,辟为从事中郎,乃就之。


目录(共146章)


  • 续三国演义
  • 第一回 后主降英雄避乱
  • 第二回 二贤合计诛邓艾
  • 第三回 晋武帝兴兵伐吴
  • 第四回 王浑王浚大争功
  • 第五回 郴岭吴将败晋兵
  • 第六回 晋武帝大封宗室
  • 第七回 陶璜郭钦谏撤兵
  • 第八回 关防孔苌相结纳
  • 第九回 刘璩改名投元度
  • 第十回 齐万年锁川打虎
  • 第十一回 晋武帝托孤杨骏
  • 第十二回 张宾被劫访元达
  • 第十三回 柳林川刘渊聚兵
  • 第十四回 齐万年独斩三将
  • 第十五回 诸葛宣于别徐光
  • 第十六回 赵石勒上党聚义
  • 第十七回 齐万年泾阳大战
  • 第十八回 刘渊大破司马伦
  • 第十九回 司马肜雍州败绩
  • 第二十回 王济荐周处行兵
  • 第二十一回 张华举孟观西征
  • 第二十二回 万年死张宾破敌
  • 第二十三回 梁王遣傅仁和汉
  • 第二十四回 贾后夺权害杨骏
  • 第二十五回 司马玮杀汝南王
  • 第二十六回 帝敕张华杀楚王
  • 第二十七回 叙李特出身本源
  • 第二十八回 晋惠帝任用张华
  • 第二十九回 张茂先好贤得士
  • 第三十回 贾后妒杀皇太子
  • 第三十一回 张韪劝父逊相位
  • 第三十二回 赵王伦谋废贾后
  • 第三十三回 孙秀设计害石崇
  • 第三十四回 赵廞谋反请姜发
  • 第三十五回 姜发设计斩陈总
  • 第三十六回 赵王秉政篡大位
  • 第三十七回 齐王会兵讨孙秀
  • 第三十八回 成都王大破孙会
  • 第三十九回 齐王灭赵专朝政
  • 第四十回 刘渊接位复汉仇
  • 第四十一回 汉刘渊平阳建都汉
  • 第四十二回 刘灵钜鹿战许戌
  • 第四十三回 关防钜河擒许戌
  • 第四十四回 汉兵夺取常山郡
  • 第四十五回 刘聪兵下兖州城
  • 第四十六回 张孟孙智取汲郡
  • 第四十七回 关继雄馘斩庞鹰
  • 第四十八回 刘聪议取瀛州郡
  • 第四十九回 蜀李特谋杀赵廞
  • 第五十回 流民聚众拒辛冉
  • 第五十一回 罗尚会兵征李特
  • 第五十二回 罗尚因败擒李特
  • 第五十三回 李国设计夺汉中
  • 第五十四回 李雄并川称成国
  • 第五十五回 汉夺魏郡渡漳河
  • 第五十六回 宣于说退四雄兵
  • 第五十七回 成都王大会军兵
  • 第五十八回 晋王侯选择先锋
  • 第五十九回 成都王出兵征汉
  • 第六十回 陆机布阵战张宾
  • 第六十一回 张宾布阵战陆机
  • 第六十二回 刘聪退兵遭晋败
  • 第六十三回 刘曜石勒双进兵
  • 第六十四回 夏庠围刘曜被打
  • 第六十五回 石勒连斩晋四将
  • 第六十六回 五鹿墟晋汉斗阵
  • 第六十七回 斗阵法汉败晋兵
  • 第六十八回 晋汉通和两罢兵
  • 第六十九回 司马冏骄横起祸
  • 第七十回 长沙谋议取齐王
  • 第七十一回 顾秘起兵平石冰
  • 第七十二回 晋惠帝三王互战
  • 第七十三回 关邺两兵围洛阳
  • 第七十四回 司马越害长沙王
  • 第七十五回 王浚大破司马颖
  • 第七十六回 石勒辅汉收赵魏
  • 第七十七回 石勒襄国破王浚
  • 第七十八回 刘曜兵打西河郡
  • 第七十九回 关家兄弟擒吕钟
  • 第八十回 东海会兵讨张方
  • 第八十一回 祁弘迎驾破长安
  • 第八十二回 司马越专权制帝
  • 第八十三回 陈敏谋反据江东
  • 第八十四回 刘弘死陶张回兵
  • 第八十五回 甘顾诸贤诛陈敏
  • 第八十六回 慕容廆兼并辽东
  • 第八十七回 王弥刘曜寇洛阳
  • 第八十八回 刘灵祁弘齐射死
  • 第八十九回 苟晞拒汉杀汲桑
  • 第九十回 曹嶷际遇据青州
  • 第九十一回 杜弢反王陶征讨
  • 第九十二回 坦延诈降破刘曜
  • 第九十三回 石勒南侵据江汉
  • 第九十四回 汉破洛阳掳怀帝
  • 第九十五回 石勒袭苟晞报仇
  • 第九十六回 石勒谋并杀王弥
  • 第九十七回 刘曜一打长安城
  • 第九十八回 索綝会兵破刘曜
  • 第九十九回 姜发关河夺并州
  • 第一〇〇回 刘曜二打长安城
  • 第一〇一回 孙纬甲始败石勒
  • 第一〇二回 石勒伪降擒王浚
  • 第一〇三回 张敬廪丘破刘演
  • 第一〇四回 刘聪三打晋长安
  • 第一〇五回 刘曜掠关西诸郡
  • 第一〇六回 汉破长安愍帝降
  • 第一〇七回 石勒奉诏并晋阳
  • 第一〇八回 元达死关姜辞职
  • 第一〇九回 关姜罢靳准专权
  • 第一一〇回 猗卢伐子遭刺殒
  • 第一一一回 东晋江东接天位
  • 第一一二回 周访杨口破杜曾
  • 第一一三回 郭璞避乱过江东
  • 第一一四回 王敦一计害二王
  • 第一一五回 李矩救洛败汉兵
  • 第一一六回 韩璞上邽败陈安
  • 第一一七回 汉刘约死后还魂
  • 第一一八回 段匹殚杀害刘琨
  • 第一一九回 刘聪死靳准谋汉
  • 第一二〇回 靳准灭汉乱平阳
  • 第一二一回 刘曜石勒灭靳准
  • 第一二二回 刘曜石勒灭靳党
  • 第一二三回 祖逖收张平樊雅
  • 第一二四回 石赵王大封群臣
  • 第一二五回 赵刘曜悔过兼陇
  • 第一二六回 晋祖逖威震河南
  • 第一二七回 石勒兼并幽燕地
  • 第一二八回 王敦霸荆襄思乱
  • 第一二九回 王敦谋乱害谯王
  • 第一三〇回 赵封仇池陈安反
  • 第一三一回 刘赵主剿陈定陇
  • 第一三二回 王敦叛据石头城
  • 第一三三回 魏义助逆破长沙
  • 第一三四回 刘赵下凉李雄死
  • 第一三五回 郭璞尸解成仙去
  • 第一三六回 明帝南皇堂大捷
  • 第一三七回 周光斩钱凤归正
  • 第一三八回 石勒并齐擒曹嶷
  • 第一三九回 刘岳荥阳退石生
  • 第一四〇回 二赵争雄夺荥阳
  • 第一四一回 刘曜蒲坂破石虎
  • 第一四二回 苏峻谋反抗庾亮
  • 第一四三回 温峤会兵讨苏峻
  • 第一四四回 陶侃兴师讨苏峻
  • 第一四五回 三大帅平定苏峻
  • 声明:以上数据资料为会员整理分享上传,或转载自互联网,墨星写作网不对内容的原创性负责,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墨星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