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 23:53:49入库680人气
清朝时期,甘肃作为中国西北部的重要省份,其地域范围涵盖了现今甘肃省的大部以及周边部分地区。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西临新疆,北接蒙古,东连陕西,南界四川、青海。
在行政划分上,清朝时期的甘肃行省下辖有兰州府、凉州府(今武威市)、甘州府(今张掖市)、肃州府(今酒泉市)、西宁府(今青海省西宁市及其周边地区当时属甘肃)、宁夏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其中,兰州是当时的省会,也是重要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节点。
清朝对甘肃的管理极为重视,因其地理位置特殊,既是连接中原与西北边疆的桥梁,又是抵御外族侵扰的战略要地。同时,甘肃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银、铜、铁等,对于清朝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农业方面,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得益于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形成了著名的“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带”,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而在陇南山地和平凉、庆阳等地,则以旱作农业为主。
此外,甘肃还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清朝时期,大量穆斯林移民进入甘肃,使得该地区的民族文化更加多元,尤其是伊斯兰文化影响深远。
总的来说,清朝时期的甘肃在国家领土完整、国防安全、经济开发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