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国人走出国门,护照成为大家常用的一种证件。古代中国对外交往密切,也有类似护照的证件。比如《西游记》里,唐僧每到一国都要使用通关文牒,便是古代的护照。那么古代的护照长什么样呢?
先秦时期,国人眼中的世界还没有今日中国的范围大,那时候的“出国”,顶多是诸侯国之间的“跨省往来”,或者是出关到遥远的西域地区。那时的人们并没有护照,只有一些特殊的出行凭证。最早的出行凭证是“节”,其形制是一根长棍子。汉朝的节由八尺长的竹子制成,长合约1.8米。节的上半部分系有节毛,汉节有三重毛,秦节是两重毛。节毛一般要用蜀郡的牦牛尾制成,就是今天藏区的牦牛。节毛长而松软,看起来非常漂亮。秦朝崇尚黑色,节毛便是黑色。汉朝崇尚红色,节毛也就用红色。
战国以前,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节。除了官吏外,更多是走南闯北的商人出行时使用。到了秦汉时期,节成了皇家专用,只有奉皇帝命令出使的人才能用节。因此,奉命出使的人被称为“使节”。张骞出使西域时持节,苏武出使匈奴时也持节。《汉书》中记载,苏武被扣押在匈奴王庭后,时刻手持着汉节牧羊。日久时长,节毛都脱落了,就剩下光秃秃的木棍了。使者在危难之中仍保留汉节,是忠于汉王朝的表现,这便是“气节”“节操”等词语的出处。
△战国时期青铜虎节(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战国时期青铜龙节(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最初,人们用节时还要配有辅助的文书,常见的有“符”和“传”。符的形制可一分为二,一半为使用者持有,一半为管家保存。两半相合可验证真假,汉语“符合”一词便来源于此。大家熟悉的虎符也是符的一种,主要用于调兵凭证。“传”的形制更像证件,上面有字,写有持节者的姓名、目的地、所带物品等信息。只有持节人的情况和传上记载信息相一致时,关隘守卫才会放行。秦汉时期,节成为了皇家专用信物,“传”便脱离了“节”,成为了单独使用的一般出行凭证。
古人用传,分为公事和私事两类,类似今天的因公护照和因私护照。公事用传,沿途驿站要提供车马和饮食保障。私事用传,没有沿途服务,而且审核程序特别严格。申请人要先向乡级官员提出申请,乡级官员需要确认此人没有涉及司法案件,没有拖欠赋税、躲避徭役等情况,然后再报送到县级相关的主管官员那里,县级最后审核签发。这就像今天办理因私护照也需要无犯罪记录一样。《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了传的使用规则:持传人在出行途中,每经过一个县,该县都要查看传上的封印,然后加盖本县的封印。今天过海关也要在护照上盖章,可见传在秦汉时期已经具备了护照的特征。
在传的基础之上,汉末又出现了出行凭证“过所”。过所的本意为“所过之处”,古人出行每过一地都要经过核验并封印,因此而得名。过所一直沿用到唐宋时期,《西游记》里唐僧所用的通关文牒,指的便是过所。然而,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法师并没有获得过所,因为当时唐朝正在准备与突厥开战,实行了严格的封边政策。玄奘屡次申请过所都未获批准,他最后是偷渡去的天竺。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对外贸易,只有同藩属国的朝贡贸易还在维持。朝贡贸易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来华人员还要持有明朝政府颁发的勘合文书,故又称勘合贸易。藩属国中有两个国家较为特殊:一是朝鲜,二是琉球。明朝政府对这两个国家给予了足够的信任和优惠,不需要明朝政府颁发的勘合文书即可来华。但使者需要证明自己的身份,所以琉球政府就自行颁发勘合文书。勘合文书相当于当时的护照,上面信息丰富,有使团负责人的姓名及随行人数,有所带货物种类、数量和所乘船只信息,还有目的地和签发时间。同今天护照上的编号一样,勘合文书上也有编号,如成化年间的一份勘合文书为“地字一百二十五号”。
△唐朝时期的过所(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值得注意的是,琉球国颁发的勘合文书上还有一段请求保护的声明文字,如“经过关津把隘去处及沿海巡御官等,验宝即便放行,毋得留难”“承自谕遣在途,毋得迟滞不便”等。当今很多国家的护照上也有类似的请求保护声明,中国护照上写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请各国军政机关对持照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协助”。可见,勘合文书和今天护照很相似了。
清朝前期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民众鲜有机会从海上出国。只有北方陆地和沙俄接壤,民众才偶有到俄国经商的机会。中俄《尼布楚条约》为此规定:两国人民如持有“路票”,准其在两国境内往来贸易。这种“路票”便是当时的护照,在条约的拉丁文本和俄文本中,“路票”的外文用词就是护照。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张护照,诞生于1877年。当时,清政府为解决华工被诱骗出国问题,与西班牙签订了《会订古巴华工条款》。条约中规定,出国者须先向口岸的海关申请执照,送交西班牙领事馆签字,再发给申领者。此种执照的正面用中文写明持照者的姓名、年龄、原籍、体貌特征以及擅长何种手艺、系何人之子等有关内容,并载有执照的号码。从此,中国人有了真正的护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