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粮影响着一场战争的胜负成败,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自古以来,历代统治者和军事家都非常重视军粮事务。“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无粮草自散”“朝廷不差饿兵”,这些治兵名言都是对军粮重要性的诠释。那么,古代的军粮具体长什么模样呢?
在古代,军粮的种类和老百姓口粮的种类基本一致。但由于军粮需要经历长距离的运输,因此有两个特殊的要求:储存时间要长;运输负担要小。古代最常见的军粮是粟,即小米。例如《史记·平准书》记载:“匈奴数侵盗北边,屯戍者多,边粟不足给食当食者。”原因一是古人有以粟为主食的传统,二是粟的保存时间要长于其他粮食。《旧唐书》记载“粟可藏九年”。隋朝灭亡20年后,留在长安的存粮还可以食用。
一个军人每天能分到多少军粮呢?《汉书》记载:“合凡万二百八十一人,用谷月二万七千三百六十三斛,盐三百八斛。”也就是说,每个士兵每月能分到二斛多的粟米作为军粮。汉代的一斛即一石,相当于今天的二十七斤。平均下来,一个士兵每天需要二斤多的粟米。这里的粟应该是还没有去壳的,去壳后只剩下原来七成左右。算下来,每个士兵每天能吃到一斤半左右的小米。这个分量只能让士兵勉强吃饱,因为那时候没有其他副食,一天的能量全都靠这些小米补充。士兵们将小米和挖到的野菜放到一起煮,煮成很稠的菜粥喝。条件好的士兵还会放点肉糜,类似今天的皮蛋瘦肉粥。粥里还要放盐,所以除了粮食,古代的军粮还要供应盐,大约每人每月一斤。
古代也有用大米做军粮的。公元前308年,秦国大将司马错率领十万巴蜀士兵讨伐楚国,携带了六百万斛大米。两千多年前的军粮就有大米了,可见天府之国的富裕。唐宋时期流行吃面食,大饼成为军粮。相传,陕西的“锅盔饼”就是古代的军粮,因形似士兵的头盔而得名。宋朝时,地方城市负责制作干粮、麻饼等军粮。士兵还能分到茶、酒、大酱等副食品。
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入侵朝鲜,明朝出兵援朝。有关军粮的文献中多次提到米和豆,这些应该就是明军的主要军粮。这里的豆指黄豆,在古代主要用于应急救荒,可推测明军的军粮供应情况比较紧张。红军长征时期,士兵也曾以黄豆为军粮。央视节目《开学第一课》曾讲到,红军士兵一天只吃一粒黄豆维持生命,这着实让人佩服!
在清朝统一准噶尔的战争中留存了大量关于军粮的文献记载。清军的军粮分为“行粮”和“坐粮”。行粮发给士兵,坐粮发给士兵家属,由当地官府负责发放,目的是让军人无后顾之忧。行粮主要包括粟米和炒面。这里的炒面,不是兰州牛肉面馆里的炒拉面,而是面粉经过炒制后得到的粉状干粮,有点像今天的油茶面。吃炒面的时候,需要配合喝水才能下咽。炒面易于保存和食用,但口感较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志愿军依然在吃这种炒面军粮,即著名的“炒面配雪”。
古代军粮很少有肉,一般只有军中举行宴会时士兵才能吃到肉,即所谓的“八百里分麾下炙”。这是因为粮食的运输比较麻烦,需要大量的运输工具,保存不善还会有大量损耗。针对这个问题,清军想了一个妙招——赶着牛羊到前线做军粮。因此,在清军的军粮分配中,粟米、炒面和牛羊肉各占三分之一。两只羊抵一个月口粮,一只牛抵三个月口粮。相比于明朝的万历援朝战争,清朝在对准噶尔战争中的军粮供应还是比较给力的,这也是清军能够获胜的重要保障。
古代战争动辄数万人,一打就是几年,消耗的军粮数量惊人。这么多军粮来自哪里呢?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就地屯田,征召前线附近的军民耕种。这一招可以吃粮不求人,曹操当年就是用这招称霸北方的。如果前线条件不允许,那就只能从内地运输粮食到前线军区了。运输军粮是一项很庞大的工程,既要配备运输的车船,还要建设交通道路和征发大量的民工。隋朝当年开通大运河,目的之一就是为征讨高句丽的战争运输军粮。
为了调动民间力量运送军粮,古代政府还出台了一些专项扶持政策,比如盐引制度。每向边疆军区运送一次军粮,政府就会给运输人一些“盐引”作为奖励。盐引是民间贩卖食盐的特殊许可证。盐在古代是国家专卖商品,民间不得擅自经营,但其利润非常高,因此很多商人为了获得盐引而主动为国家运输军粮。这实际上是用经济杠杆来解决军粮运输问题。
古代战争的胜负,军粮补给往往是关键。比如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袁绍实力远在曹操之上,但曹操偷袭了袁绍屯粮的乌巢,最终成功逆袭。相比之下,古代的游牧民族就少有军粮问题的困扰,因为他们要么打到哪抢到哪,随时随地补给,要么就是携带便携式军粮。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军队就食用特殊的压缩牛肉干军粮——布勒刺。一头牛的精华红肉经过风干、撕碎、冲压之后,被塞进一个牛膀胱袋里。一袋布勒刺够一个士兵吃三十个礼拜,蒙古军队从布勒刺的准备数量上就可以估算出本次出征可以动员的军队数量。依靠这种压缩军粮,蒙古军队从黑龙江一路征服到了多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