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水的消耗量巨大。以王老师生活的长春市为例,日用水量在一百万立方米以上,相当于一天消耗掉一个济南大明湖。现代城市有供水系统提供的自来水,因此人们不再为吃水发愁。那么,我国古代的城市居民如何获得生活用水?他们也有“自来水”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分水源和输水线路两部分来说。
先说说水源。古代城市多建在河流附近,目的就是要满足城市用水。秦都咸阳,横跨渭水;西汉都城长安,素有“八水绕长安”之说;宋都汴京,栖息在汴河之上。不过,河水的流量有季节性变化,加上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有时候会出现供水不足的情况。为此,古人还会修建蓄水工程来弥补天然河流供水不足的问题。比如,在长安附近修建的昆明池,最初是汉朝为征服南方昆明国而用来训练水军的,后来成为皇家园林,但最重要作用还是蓄水。唐朝长安的曲江池,也兼顾了皇家园林和蓄水工程两个作用。
有了水源,还要有输水线路将水输送到城内生活区。最常见的输水线路是水渠,有主渠和支渠之分。主渠穿城而过,与水源地相通;支渠与主渠相连,将水供应到每一片生活区。唐朝的长安城,有五条输水主渠,分别是龙首渠、清明渠、永安渠、漕渠及黄渠。根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水渠宽约2.5米,深约3米。考古工作者曾在西安市区发现了一段唐代水渠,其宽3.4米,深6米。在没有挖掘机的时代,修建这样的水渠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唐朝的水渠多为明渠,裸露于地表,蜿蜒绕城,有美化城市的作用。但是,明渠里的水裸露在外,很容易污染,因此古人还会修建暗渠。比如在大明宫龙首渠遗址,渠底、渠壁皆为石材,渠上盖有石板,密封性极佳。这种暗渠造价较高,多修建于皇家宫苑。有了它,皇帝就不怕有人在水渠里撒尿了。而在与汉朝同时期的古罗马时代,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水质问题。所以,罗马城的水渠皆为石材建制,要么是高架,要么是暗渠,保证了水质。并且,这种水渠是全民普惠性的,并非皇家专享,长度总共有二百千米。由此可见,在供水卫生这一点上,古代中国不如同时代的西方。
在河流与水渠密布的古代城市中,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人们还可以凿井取水,地下水也更为洁净。然而,如果我们考察唐代长安城内的水井遗址,会发现它们大多位于宫苑和府衙之内,老百姓的生活区几乎没有水井。这说明井水只供上层社会使用,老百姓很难享受到。原因可能是水井的造价较高,井壁四周皆要砌砖,老百姓负担不起。况且已经有了水渠供水,一般老百姓是不会费钱费力挖水井的。
△《清明上河图》里的水井
到了市民阶层崛起的宋朝,水井不再是贵族专享。北宋初年,汴梁城内的水井仍然多为官方专用的“官井”。老百姓使用官井是要收费的,称为“水课”,相当于今天的“自来水费”。宋真宗时,废除了水课制度,民众可以免费使用官井。同时,为了解决市民用水问题,北宋政府大力开凿居民区水井,仅庆历六年,就开凿了三百九十口民用水井。《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居民区水井的画面。方形的水井,中间十字交叉,形成一个“田”字。田字的四口皆可以用桶取水,提高了使用效率。由于井水清洁且使用方便,成为宋朝城市居民饮用水最主要的来源。在元明清三朝的北京城,老百姓也主要使用井水。今天,老北京城的居民区小巷称为“胡同”,就源自蒙古语里“水井”一词的音译,说明在元朝时,老百姓多围绕水井聚居。另外,在汉语里,城市里的街坊民居称为“市井”,这也说明了水井与民众生活的密切度。
水井附近的人家比较享福,离水井远的人家就麻烦了,远距离担水是很累的。不过别担心,古代还有“自来水”服务——人工送水。送水服务在古代也称为“沽水”或“贩水”,唐朝就已出现,宋朝形成了产业。宋朝从事贩水行业的人多为社会底层,靠出卖体力为生。贩水行业关乎民生,宋朝政府对其实行免税政策,以降低水价。贩水行业是“划片服务”的,每个水贩都有各自的服务区域。有的受雇于人家,包月服务;有的则直接沿街售卖。依据距离的远近,一担水的价格三五文,多的不超过十文。一户人家每天的用水量一两担,算下来,一天的买水费用约合今天十元钱。与今天的自来水相比,这个价格真心不低!
在古代,取暖做饭的薪柴费和水费一样,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开支。因此,宋代便出现了“薪水钱”一词,表示每月挣的钱主要用来交薪柴费和水费,看来宋朝也到处都是“打工人”。后来,薪水就成为工资的代名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