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这其中,甜味是最能给人带来愉悦感的。小孩子哭闹时,家长常会哄着说“宝宝乖,妈妈给你买糖吃”,而绝不会说“妈妈给你买辣椒吃”或“宝宝乖,快来喝碗醋”之类的话。女生心情不好的时候,一块提拉米苏的功效抵得上一个心理医生。今天的甜味多来自蔗糖,俗称白糖。然而,在古代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人是没有蔗糖吃的。
古人最早吃的糖是麦芽糖,先秦时就有了。麦芽糖有两种形态——块状和稀状,块状的称为“饧”,稀状的称为“饴”。《诗经·大雅·绵》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意思是在周原(周人先祖开国之地)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连苦菜都像麦芽糖一样甘甜,形容周人生活在一片希望的田野上。制作麦芽糖的原料一般是小麦、大麦或糯米。古时候粮食产量低,人们吃饱饭都是问题,不可能把大量粮食用来制糖。所以,麦芽糖是上层贵族享用的奢侈品,老百姓也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尝一尝。民俗中有句老话:“二十三,糖瓜粘。”这里的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糖块,人们在过小年时才能吃到。
今天吃的蔗糖以甘蔗或甜菜为原料,甜度远高于麦芽糖。甘蔗并非中国原产,它最早在公元前八千年前后种植于新几内亚岛,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甘蔗被用来喂猪而不是制糖。“糖”这个词的英文是“sugar”,德文是“zucker”,法文是“sucre”,据学者季羡林考证,它们都源自古印度的梵文“sarkara”。这从词源的角度印证了各国的制糖术起源于印度。印度人的制糖方法是将甘蔗榨出汁晒成糖浆,再煎煮成石头一般的蔗糖块。这种蔗糖传入中国后,被称为“石蜜”,其迷人的味道引起了中国人对其制作方法的好奇。
唐太宗时期,朝廷派出了以王玄策为正使的使节团,到印度北方的摩揭陀国学习制糖术。不巧,该国刚发生政变,新篡位的国王不太了解唐帝国的实力,居然袭击了使节团。王玄策是个很有胆量的人,他并没有跑回遥远的大唐去求救,而是选择绝地反击。他到邻国尼泊尔借来七千名精兵,又发檄文号召附近的大唐藩属国出兵支援,就这样拼凑出了一支万余人的“联合国军”,攻破摩揭陀国,俘虏了国王,最终也学会了制糖术。这就是历史上王玄策“一人破一国”的故事,被记载入了《唐会要》。电影《功夫瑜伽》中就提及了这段历史。
中国引进印度制糖术后,多次对其进行改进。早期的蔗糖不是白色,而是黄黑色,类似今天的红糖,主要原因是无法有效提纯。明朝时,中国人发明了“黄泥水淋糖法”,将蔗糖提纯成白糖,使其甜度大增。明朝的白糖曾出口日本,荷兰人还将其转运回欧洲赚差价。这种改进的制糖术后来又传回其发源国印度,印度人称这种白糖为“cini”,在印地语里就是“中国”的意思。
古代的欧洲人,最初只能从蜂蜜里找甜味。直到十一世纪十字军东征,他们才从中东学到了起源于印度的制糖术,吃到了蔗糖。这种味道让欧洲人欣喜若狂,从此蔗糖迅速风靡欧洲上层社会。那时候蔗糖的价格非常高,几乎与黄金等同,是绝对的奢侈品。贵族吃甜品,喝咖啡,甚至喝茶都放糖。伊丽莎白女王嗜糖如命,把牙齿都吃黑了。于是上层社会也都特意把牙吃黑。要知道,这黑牙可是“女王同款”,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天工开物》(明崇祯十年涂绍煃刊本)中有关“黄泥水淋糖法”的记载
十五世纪末,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大陆,这片温暖的土地非常适合种植甘蔗。很快,欧洲人在美洲建立了大批甘蔗种植园,并掳掠非洲奴隶在种植园内劳动。在著名的三角贸易中,从美洲开出的船上,蔗糖是大宗商品。一船又一船的蔗糖被英国商船贩运回欧洲,不仅使廉价的蔗糖进入寻常百姓家,也让英国商人赚得盆满钵满。有学者认为,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红茶的时候,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蒸汽机的发明相提并论。因为蔗糖的大量贩卖,使英国迅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世界的近代化进程。可以说,蔗糖是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甜蜜食品。
尽管糖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甜蜜,但是过多地摄入白糖对人体危害极大,不仅会导致肥胖,还会引发糖尿病、心脏病,甚至脚气,还会增加近视的风险。在此,王老师提醒朋友们:吃糖有风险,多吃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