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是风靡大江南北的一种棋牌类游戏。看过香港TVB电视剧《醉打金枝》的朋友,一定会对里面打麻将的情节印象深刻。在电视剧里,唐朝公主也热衷于打麻将,时称“打马吊”。这样算下来,麻将在中国至少有一千三四百年的历史了。事实果真如此吗?在这一篇里,我们就来探寻一下麻将的前世今生。
古代将赌输赢﹑角胜负的游戏称为“博戏”。中国最早的博戏是“六博”,先秦时便已流行。孔子曾经说过这么一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意思是整天吃饱了没事干,也挺闹心的。幸好还有六博和围棋,玩玩也比闲着强啊!看来,老夫子并不是每天都在“之乎者也”,偶尔也玩六博放松放松。
六博的对阵双方各有六枚棋子,在一张方形棋盘上行棋。棋盘有棋路,中间横一空间为水,放置鱼棋两枚。游戏时,双方轮流掷采,掷骰子决定行棋的步数。棋到棋盘中间水处则能吃掉对方的“鱼”,并获得棋子,以此判断胜负情况。六博有点像今天“大富翁”之类的游戏,和麻将的形制还差很远。
△汉代博具(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麻将的鼻祖是唐朝的叶子戏,一种纸牌类的博戏。叶子本身是一种纸片。古人看书时为方便查找,往往在叶子上写出备检的要目,置于书中,类似今天的书签。也许是看书看累了,古人就在“书签”上画上图案,发明了叶子戏。
叶子戏有四十张牌,分四种花色。叶子戏的具体玩法已经失传,但根据古书画的记载,应该类似于今天的扑克,但需要用到骰子。叶子戏在唐朝很流行,公主甚至能玩个通宵。《杜阳杂编》记载:“(同昌公主)好为叶子戏,夜则公主以红琉璃盘盛夜光珠,令僧祁捧立堂中,而光明如昼焉。”晚上为了玩叶子戏,令僧人捧着夜明珠照明,像不像成宿打麻将的富太太?电视剧《醉打金枝》中,公主打麻将的情节可能以此为原型。
到了宋朝,叶子戏更加流行。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当时有专门卖叶子牌的行市。宋朝的杂耍表演中,还有江湖艺人将猴子训练成为“斗叶猢狲”,为观众表演叶子戏。但宋人在玩叶子戏的过程中,发现纸牌很容易磨损,而且野外玩牌时纸牌容易被风吹走,故在叶子戏的基础上发明了骨牌,用兽骨制作棋牌。因为是在宋徽宗宣和年间发明的,所以这种棋牌又称宣和牌。宣和牌已经具有了今天麻将的材料形制,但具体玩法和麻将仍有所不同,倒是和今天的牌九相近。
叶子戏发展到明朝形成马吊牌,是今天麻将的前身。打马吊牌有庄家、闲家之分,玩家轮流坐庄。三个闲家合力攻击庄家,使之下庄。根据胡适考证,马吊牌三人对一人,像马站立时吊脚一样,所以称为“马吊”。马脚后来变音为麻雀,麻雀又变音为麻将,所以马吊是麻将的前身。马吊牌有四种花色——万贯、贯、文钱、索,皆与筹码相关。索是穿钱的绳子,文钱是一枚铜钱,贯是一串铜钱,万贯就是一万贯铜钱。马吊共有四十张牌,四个打牌者各取牌八张,剩余八张放在牌桌中间,玩家轮流取牌、出牌。这种玩法和今天麻将很接近了。
清初,在马吊牌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默和牌。牌面只留三种花色——万贯、文钱、索子,就是今天麻将的万、饼、条。每张花色一到九各四张牌,另加入各种配牌,总共一百二十张。默和牌的花色与今天的麻将几乎一致,只是万字牌上面画的是水浒人物。今天,山东和东北地区依然有这种纸牌游戏,名曰“水浒纸牌”,王老师小时候就见过老人玩这种纸牌。
△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的水浒纸牌
现代意义上的麻将出现在清末,诞生地普遍被认为是浙江宁波。相传,同治年间的官员陈鱼门,在宁波马吊牌的基础上改进出了麻将。还与当时英国驻宁波领事夏福礼一起打麻将增进感情,麻局自古是社交的捷径。后来,陈鱼门又到上海经商,将麻将带到了万国云集的十里洋场,麻将从此风靡全国。宁波话中“麻雀”和“麻将”是同音,也可印证麻将源于宁波。今天宁波天一阁景区,设有麻将创始人陈鱼门的雕像,景区内还有麻将博物馆。
关于麻将的发明,还有多种其他传说。另一种流传比较广的说法认为,麻将的发明和护粮工有关。明清时期的江苏太仓有很多粮仓,为了防止麻雀偷食粮食,护粮工经常要捕杀麻雀。闲暇之余,他们就发明了麻将。麻将中的诸多元素都和捕杀麻雀相关。比如麻将一词的吴语发音和麻雀的发音相同。再如麻将里的饼字牌,又称筒,源自护粮工打麻雀的火铳。这似乎也能自圆其说,但从麻将的演变史来看,其绝非一朝一夕的发明,而是在古代各种棋牌类游戏的基础上融合而来。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郑和下西洋时的水手们发明了麻将,这种说法无据可考,可信度不高。
△清代象牙麻将牌(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