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听过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西汉丞相匡衡,小时候家穷,晚上想读书又点不起蜡烛,只能凿穿墙壁借助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小时候读这个故事的时候,王老师就很好奇:难道古人连蜡烛也点不起吗?这一篇,咱们就来介绍一下古代的照明方式,看看蜡烛到底贵不贵。
古人最早的人工照明方式是篝火照明。原始人学会用火后,就在居住的山洞口点燃一堆篝火,不仅可以烤熟食物、驱赶野兽,也起到照明的作用。从此,原始人有了最初的夜生活,晚上也敢出去方便了。进入农耕社会后,人类盖起了房屋,篝火也被搬进了屋内,演变成火塘。陕西半坡遗址中,很多房屋的中间都有火塘遗迹。上万年的历史长河中,火塘不仅照亮了现实的世界,也形成了独特的火塘文化。火塘被看得很神圣,火塘里的火越旺,就代表家族越兴盛。古人不能向火塘里吐口水或扔垃圾,也不能脚踩火塘,长辈还要坐在火塘的上方位,这都是对火塘的尊重。今天,云贵高原的一些少数民族家庭还在使用火塘,这并不是没有电,而是很难割舍这种文化。
△半坡人使用的火塘模型(位于中国消防博物馆)
火塘照明有种种不便之处,比如无法实现多个房间照明,夏天用还特别热。另外,火塘容易引起火灾,尤其是在房屋密集的城市。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巧灵便的照明工具出现了,这就是油灯和蜡烛。
油灯是通过燃烧油脂和灯芯来照明的灯具,早在商朝就出现了。1975年出土的商代盂形陶灯,是目前可见的最早油灯。古代最著名的油灯是汉代的长信宫灯,其照片被选入中学历史教科书。这盏油灯为铜制,造型是一名手持宫灯的宫女。灯罩可以左右开闭,用来调节灯光的亮度。宫女的右手上举,右臂中空为烟道,油脂燃烧后的黑烟可通过烟道进入油灯腹内,干净卫生。
唐宋时期,价格低廉的陶瓷油灯开始普及,样式众多。比如可调节亮度的“多管灯”,灯口有五个小细管,每个细管中都有一个灯芯,都通到油灯中央的储油区。使用者根据照明的需要,可以任意点燃一个或多个灯芯以调节亮度。还有“计时灯”,油灯的内部器壁上刻有均匀的水平线,使用者可以通过查看灯油的燃烧量来估算可燃烧的时间。
△长信宫灯(藏于河北博物院)
古代的灯油有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两种,前者使用较多。最上等的灯油是芝麻油,燃烧时无味且少烟,非常洁净。可芝麻灯油的价格较高,一般老百姓用不起。民间最常用的是桐油,即油桐树果榨的油。但桐油燃烧时产生的黑烟较多,容易把室内物品熏黑。宋人庄绰在《鸡肋编》里就提到过桐油的这个弊端:“烟浓污物,画像之类尤畏之,沾衣不可洗,以冬瓜涤之乃可去。”
古代的动物灯油多用鱼油。在宋代海外地理著作《诸蕃志》中,提到了用“大鱼”油脂做灯油的事例。这大鱼有多大呢?记载说“身长十余丈”,换算到今天有二三十米长,推测应该是鲸鱼。古代欧洲人就大量捕杀鲸鱼炼制灯油,他们在发现南极洲后,还大量捕杀企鹅炼灯油。
中国古代还有一种特殊的灯油,那就是人油。史书记载,董卓死后,人们在他肚脐眼上插上灯芯点起了油灯。因为董卓肥胖,油灯点了三天三夜。这就是古代的酷刑“点天灯”的原型。
说完了油灯,咱们再来说说蜡烛。古代的蜡烛分为黄蜡和白蜡两大类。黄蜡用蜜蜂的分泌物制作,颜色发黄;白蜡用白蜡虫的分泌物制作,颜色发白。白蜡的熔点较高,燃烧后的烛液不易下淋,品质胜于黄蜡,价格自然也更高。所以,古代用白蜡的多是有钱人家。那具体的价格是多少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算一算。
△邛窑绿釉瓷省油灯(藏于邛崃市博物馆)
古代蜡烛太贵,一般人家用不起。即便是相对便宜的灯油,古人使用时也非常节省,甚至还发明了一种“省油灯”。今天,人们在形容某人爱惹是生非时,常会说他不是一个“省油灯”,在古代还真有其物。这种省油灯的储油区外层有个空心夹层,夹层上方的小口可注入冷水,从而给灯油降温,以减缓灯油的消耗速度。古人还有一个常见的省油的办法,就是不去挑灯芯,而是让灯油慢慢燃烧,因此还形成了一个歇后语:不拨灯不添油——省心(芯)。
看来在古代,“挑灯夜读”不只是学习刻苦的表现,更是一种“凡尔赛”式的炫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