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人们常常能听到有关天价彩礼的新闻。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关于结婚彩礼更是有“三金”“万紫千红一片绿”等说法。许多家庭因彩礼不堪重负。在202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那么,古代的彩礼多吗?都送些什么呢?本篇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彩礼的历史。
所谓彩礼,是指男方在婚前以结婚为目的赠送给女方的财物,古人称之为“聘礼”。古代婚礼有六个环节,即“婚姻六礼”,其中有一个专门送彩礼的环节,叫作“纳征”。(详细内容可参见《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古人结婚难吗?》一篇)《礼记》里有“非受币,不交不亲”的说法,意思是如果不给彩礼,双方都不能进一步接触。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彩礼,将其视为婚姻成立的重要环节。在某种程度上,一旦送出了彩礼,就标志男女之间的婚姻关系已经基本成立,就差个仪式了。古人既然如此重视彩礼,那送的数量是不是就很多呢?这个问题,就要分时代和阶层来具体分析了。
先秦时期,人们更注重彩礼背后的美好寓意,不太讲求经济价值和数量多少。《仪礼·士昏礼》规定了士大夫阶层的彩礼内容:玄(xūn)束帛和俪皮。束帛是捆为一束的五匹帛,当作为彩礼时,这五匹帛的颜色必须为玄两色,即黑色和红色。黑色代表上天,主阳;红色代表大地,主阴。这两种颜色合在一起寓意阴阳结合,表示婚姻顺应天命。俪皮指鹿皮,一般要送两张,古人也讲究好事成双。之所以送鹿皮,是因为鹿在野外常成群出现,常给人一种子孙繁盛的印象。古人有生殖崇拜的思想,送新人鹿皮是祝福他们在日后像鹿群一样子孙旺盛。当然,如果古人知道翻车鱼一次产卵可达三亿颗的话,可能就送翻车鱼了。
大雁也是古人喜欢送的彩礼。婚姻六礼中,有多个环节都和大雁相关。古人为何如此执着于大雁呢?首先,大雁是守时模范,每年春天向北飞,冬天又向南飞,周而复始。这种守时的作风正是婚约要遵循的原则——准时来娶我,别晃点人家。除此之外,还寓意婚后丈夫要准时回家,不要夜不归宿或者回了别人家。其次,民间认为大雁一生只有一个配偶,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最后,大雁迁徙时非常重视队形——“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这种对秩序的重视,正符合家庭生活中夫唱妇随、和睦有序的美好愿望。
△古画中的大雁(出自《宋人画秋塘双雁图》)
先秦平民阶层的彩礼虽不像士大夫阶层有那么多讲究,却也很重视美好的寓意。《诗经》里最常见的平民彩礼是鹿皮、桃和花椒。是的,花椒也能作为彩礼,但这并不是在暗示妻子今后要多下厨房,而是表达对子孙兴旺的美好愿望。因为花椒的果实是成串的、一粒粒的,数量非常多,象征着“多子”。由此可见,古人对婚姻的期望其实非常朴实无华——加油生孩子。
到了汉朝,彩礼的内容变得丰富了,特别是富贵人家。既有寄托美好寓意的礼物,比如象征夫妻关系如胶似漆的胶和漆,以及鸳鸯、合欢铃之类;还有一些生活必需品,比如生火用的阳燧、写字用的丹青,还有清酒、粳米等食物。据统计,汉朝的彩礼种类合计有三十多种。
除了送东西,汉朝人还开始送钱了,天价彩礼的罪恶之门就是在汉朝打开的。汉朝官员阶层娶妻最低的彩礼数目是两三万钱,相当于一位刺史一年的俸禄。高级官吏的彩礼数更是水涨船高。《后汉书·列女传·皇甫规妻》记载,董卓想娶皇甫规的遗孀,出的彩礼是“軿辎百乘,马二十匹,奴婢钱帛充路”。这个彩礼的价值在百万钱以上,即便是当时的丞相,也要领十年的俸禄才能赚回来。
到了唐朝,彩礼的种类更是五花八门。《敦煌文书》记载了当时一个送聘礼队伍的配置:走在最前面的是两匹马,紧跟着的是两个车轿乘具,接下来是布帛和钱财,再接下来是猪羊、糕点等食品,最后是油、盐、酱、醋、花椒、葱、姜等调料,可谓“十里红妆”。这个彩礼队伍不仅有牌面,还很有味道,估计十里之外都能闻到,如果不说是彩礼队伍的话,还以为是卖十三香的来了。
古代送彩礼最“豪”的,当属宋朝。南宋《梦粱录》中记载“富贵之家,当备三金送之”,可见宋朝就已经有“三金”的说法,分别指戴在手腕的金钏、戴在脚腕的金镯,以及挂在霞帔礼服上的黄金饰品。即便是平民百姓之家,彩礼也包含银锭、布帛、鹅、酒、茶饼等物。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彩礼没有大雁了。这是因为野生大雁不易得,于是换成了家养的鹅。苦命了千年的大雁终于可以放心地飞翔了。与更注重彩礼寓意的先秦和汉朝相比,宋代的彩礼更注重实用性和经济价值,不玩虚的,只要实的。
这么昂贵的彩礼,如果悔婚了,彩礼能否退还呢?这就要看悔婚的过错方在谁了。明朝的《大明律》规定:如果男方有过错,就不能要求退还彩礼;如果女方有过错,那么男方可以要求退还彩礼。看来,古代法律也会防范女方以结婚的名义来骗取彩礼。
天价彩礼在汉朝的官宦阶层中出现,在宋代开始全民流行。有人可能会想:如果能穿越回宋朝,我一定要多生几个女儿,光是收彩礼就可以发家致富了。抱歉,你想多了,与彩礼相比,宋代的嫁妆更夸张!咱们下一篇就来仔细讲一讲。
△迎亲人员将彩礼举过头顶(出自仇英《清明上河图》)